APP下载

护理本科生《医患沟通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反思

2020-12-23束娇娇王文婷陈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汇报医患医学生

束娇娇,王文婷,陈红

(1.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新疆 石河子;2.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3.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人文研究所,新疆 石河子)

0 引言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医务人员的必然要求[1],同时也是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医患沟通能力的不足的背后是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及沟通能力和技巧的相对不足[2]。因此,如何培养医学生树立医学人文意识,更好的掌握医患沟通知识和技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患沟通学》课程教学过程,并结合课程满意度调查,分析其教学效果、教学反思与评价,以期为开展医患沟通课程、改善医学生人文关怀理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1 实践教学总体设计

1.1 课程分析

《医患沟通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修养课、辅助课和实践课,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集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训练为一体。本课程旨在帮助医学生在医疗活动中适应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并树立牢固医学人文意识,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的三个层面掌握人际交往和医患沟通的技巧和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到临床中去。

1.2 学情分析

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学习医患沟通学这门课程。以 2019 级全体护理本科学生为实践主体,共计128人,其中女生85人,男生35人。共4个班级,在开学初每班分 6个小组,每组 5-6 人。

针对授课对象在授课前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授课对象16-21岁(18±1.34),学生生源地来自农村,且有与祖父生活经历;有强烈的好奇心,态度积极向上,学习思维创新意识和可塑性强,喜欢挑战;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医学专业知识尚有缺乏,对医学人文知识和伦理素质更是匮乏,渴望了解专业及职业环境。

1.3 教学现状分析

《医患沟通技能》实践课程共设置8学时,教材参考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系列教材《医患沟通学》(主编:朱金富)和《医学沟通技能》(主编:钟照华)。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分析,该课程具备实施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首先,教学对象为本科护理专业大一新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并能通过网络获取大量资源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医患沟通学》实践训练内容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上总结汇报,课后反思等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再次,教师团队具有丰富课堂教学经验,能够娴熟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多种混合式教学方法。最后,学校建设了专门的课程网络平台,均为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运行保障。

1.4 考核标准

按照3个教学单元分别制定学习目标、训练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分阶段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实践教学占期末总成绩的40%(人际交往技巧训练成绩占10%、小讲课/学术汇报成绩占10%、医患沟通技巧考试成绩占20%)。

2 实践训练教学计划与实施

2.1 人际交往技巧训练

目标:①撰写沟通准备计划;②详述人际沟通的准备阶段、开始沟通阶段、正式沟通阶段、结束沟通阶段各阶段的具体内容;③掌握人际关系的特点、类型以及人际关系技巧中倾听、提问、关心、沉默、触摸等技巧的使用。

训练方法:课前 分组,每班6组(5-6人一组)→ 学习教学课件→ 分享视频(与父母、舍友、同学、老师沟通为主题)→小组讨论分析。课中 总结汇报→ 解析难点→ 组内、组间点评→ 集体辅导。课后 讨论并进行书面报告→ 思维导图梳理沟通技巧。要求:组内同学为小组汇报学生录制视频,以便该学生课后完成自评汇报。

考核:小组汇报结束,完成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组内自评,并采用自设评价表,包括汇报主题、语言组织与表达、汇报分析、团体印象,教师和班级学生借助问卷星完成本组成绩评分,平均分为本组最终成绩。

2.2 小讲课学术报告技巧

目标:①梳理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形式;②完成10min的小组讲课;③讲课过程中适时适度运用提问、倾听、沉默、总结等语言组织及语言表达技巧,并恰当的呈现授课的结构、内容、互动、趣味、节奏。

训练方法:课前 分组,每班6组(5-6人一组)→ 学习教学课件→ 选定授课内容,制作小组授课课件→ 小组课前试讲;课中 小组汇报→ 组内、组间点评→ 集体辅导;课后 讨论并进行书面报告→ 思维导图梳理沟通形式。要求:组内同学为小组汇报学生录制视频,以便该学生课后完成自评汇报。

考核:小组汇报结束后完成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组内自评,并采用自设评价表,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基本功,教师和班级学生借助问卷星完成本组成绩评分,平均分为本组最终成绩。

2.3 医患沟通技巧训练

目标:①学生能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②根据沟通目的设计合理的沟通形式,恰当运用言语沟通(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类语言)和非言语沟通(微笑、目光、界域语、体触、装饰性符号系统);③适时适度的运用称赞、说服、道歉、拒绝技巧;④书写沟通报告。

训练方法:课前 小组根据沟通目的做出护患沟通计划,结合见习,与辅导教师进行讨论并修改。课上 小组根据护患沟通计划进行角色扮演(组间同学录制视频),教师及全班同学讨论评价。课后 学生结合角色扮演视频、课堂评价和自我评价及反思,完成沟通报告。

考核:本次考核为医患沟通技巧考试。考前随机抽签分组,两人一组,互为患者和护士,自行设计沟通情景,两位老师同时打分。采用自设评价表,两位教师借助问卷星完成本组成绩评分,平均分为本组最终成绩。

3 课程满意度调查

自行设计《课程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总体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回收有效问卷122份,有效回收率96.83%。

总体评价中,对提升沟通能力“有启发,作用大”和“作用较大” 的占76.23%,而认为“有一定作用”的占 23.77%,没有同学认为“没有任何作用”。在“开设实践教学课程,您认为具体在哪方面获益”,“临床实践”占40.98%;其次是“职业认知”占20.49%;“专业发展”占17.21%。110名(占90.07%)的同学对本次实践课是“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有11名(占9.02%)是“基本满意”。此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安排较为满意,认为有收获且能提高其医患沟通能力,任课教师认为此环节有利于学生从医学生向医务人员的角色转变,在医学人文意识的树立和医学模式适应上有一定的作用。

教学内容中,“最受启发的实践教学内容”的3个单元的选项差别不大,即67.21%、65.57%、65.57%。“实践教学的内容”的建议中依次是“增加情景教学”“增加面试 或自我介绍技巧”“增加视频讨论汇报”。由此说明,学生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能够从实践教学中获取沟通技巧的运用,但学生缺乏对患者生理、心理需求的了解,尤其是面对专业操作的解释,感到很被动和无措[3]。

教学方法中,“教学方法评价的建议”中,“增加案例教学”“增加互动讨论”“增加视频讨论”“增加角色扮演”,项目的选择率分别是64.75%、59.84%、52.46%。由此反映,学生有对医患沟通的技巧和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树立的真实愿望;同时还希望通过增加与教师、同学学生讨论,以增加医患沟通技巧、沟通思辨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掌握的真切意愿。

教学评价中,“教学评价的方式的建议”中“分阶段性实践考核”占比70.49%。学生“学习本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反映“内容理解简单,实际操作很难把握” “理论知识过多”占比59.02%,52.46%。可看出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希望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获取更多训练体验。

此次实践课后同学对人际沟通、医患沟通的理论和技能认知有所增加,对医患的人员角色的义务及责任、医学人文素养涵养有所提升。实践教学的改革能够使学生逐步积累沟通的技巧和经验,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共同提高沟通能力的目的[4-5]。但仍要丰富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如增加标准化患者教学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医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思考以及灵活运用沟通策略的能力[6];鼓励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兴趣小组,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层次理解理论知识,通过亲身体验锻炼沟通交流能力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开展预见习的教学,将学生引进医院,将医患沟通教育贯穿于整个临床带教过程[7]。

猜你喜欢

汇报医患医学生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