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2020-12-23王太才朱广周张金云
王太才 朱广周 张金云
1.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推广站,四川凉山
2.会东县野租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四川凉山
3.会东县农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四川凉山
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露聚糖的植物,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及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上对魔芋的应用以提取魔芋精粉为主。会东县魔芋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主要种植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处于半自然生长状态,没有形成规模。
魔芋是一种喜温暖、忌高温,喜散射光和弱光、忌强光的半阴性植物。魔芋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25 ℃。会东县多数耕地适宜种植魔芋,特别是海拔2 000 m 左右的高寒贫困山区,适宜大面积发展魔芋。
1 种芋选择
选择球茎充分成熟、表皮光滑、圆形或高圆形、顶芽充实粗壮、叶柄痕小(小于球茎直径1/2者为优)、芽窝浅、无病斑、无伤口的种芋为佳。
一般栽培的花魔芋种芋重量在500 g以下,应按大小不同进行分级种植,不能大小种芋混种。
2 选地
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pH 值6.5 左右、排水条件好的坡地种植魔芋。一般以壤土或沙壤土为优,沙土及较粘重的土壤不适宜魔芋生长。
地块选择还应考虑前茬作物,避免选择种植魔芋、马铃薯、蔬菜类作物的地块,宜选择种植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的地块,降低魔芋病害发生的几率。
3 播种
1)播种期。在种芋生理休眠解除后,春季气温回升至14 ℃以上即可种植魔芋,一般在清明前后种植最好。
2)种植密度及用种量:魔芋种植密度应由种芋的大小来决定,种芋越大,株行距越大,种植密度就越小,具体可参考:
种芋单粒重20 g以下,株行距为0.27 m×0.50 m(75 000穴/hm2),每公顷用种量1 200~1 500 kg。
种芋单粒重100 g左右,株行距为0.40m×0.83m(30 000穴/hm2),每公顷用种量3 000 kg左右。
种芋单粒重250 g左右,株行距0.53 m×0.53 m(35 600穴/hm2),每公顷用种量6 000 kg左右。
种芋单粒重500 g左右,株行距为0.67m×1.00m(15 000穴/hm2),每公顷用种量7 500 kg左右。
根据种芋大小,每公顷播种1.5 万~7.5 万穴,每公顷用种量1 200~7 500 kg。
4 栽植方法
实行垄作是由于魔芋喜水又怕渍,垄作既可避免田间积水,又可增厚土层,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大昼夜温差,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球茎膨大和地上部分生长。平地起垄可减轻发病率。
1)在种植沟内先施用腐熟农家肥和复合肥,盖1 层薄土后斜放种芋(倾斜45°摆放),然后盖土起垄,盖土厚度在10~15 cm。100 g 以下魔芋种,2 行魔芋1 垄,100 g 以上魔芋种,1行魔芋1垄。
2)先起垄,再挖穴种植魔芋(种芋不能直接接触农家肥和化肥)。
魔芋是喜阴作物,最适宜的荫蔽度为40%~60%。低于40%的遮荫度,发病率高;高于60%以上的荫蔽度,虽可以有效抑制发病,但是球茎膨大较差。生产中多与玉米间作,也可在较稀疏的退耕还林地和果园、桑园进行间作。
魔芋间套种关键在于布局合理、密度适当、荫蔽适度,魔芋与间套作双方受益,单位面积总效益高于单作。高海拔地区,夏季多雨,日照度较低,可适当遮荫或净种。魔芋与玉米间作通常采取1~2 行玉米套2~6 行魔芋,套种1 行玉米的可在垄边种植,套种2行玉米的单独起垄。
采用植物秸秆覆盖,既能有效减轻暴雨对土壤的冲刷,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调节土壤的温湿度和通气状态,有利于根系生长和球茎膨大,抑制杂草。同时,减少了人工除草的人为干预,有利于减少病害。对于海拔2 000 m 以上的魔芋种植地区,魔芋生长积温不够,直接影响魔芋的产量,可采用地膜覆盖来增加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促进增产。对两年收获的可在秋季种植光叶紫花苕,起到覆盖和培肥地力的作用。
魔芋地杂草危害比较重,可在播种后、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处理,每公顷用5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3 kg,兑900 L清水喷雾,可防除一年生的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使用化学除草剂,必须要考虑到间套作物的安全性,严格控制用药量。
5 魔芋的营养需求与施肥
魔芋是一种耐肥性较强的作物,在整个生育期中,对氮肥、钾肥、磷肥的需求量较大,其比例为6∶8∶1。
1)重施底肥。魔芋种植时,需施入整个生育期需肥总量80%以上的底肥。一般每公顷施农家肥45 t,25%复合肥450~750 kg。
2)适时追肥。第1 次追肥在出苗至展叶期,魔芋尚未封行,结合中耕除草视苗情进行追肥,也可用麦秆、玉米秆、稻草等进行覆盖,减少杂草为害。第2 次追肥一般在7 月上中旬,魔芋开始换头,需要吸收大量养分,可结合中耕培土,每公顷施150 kg钾肥和150~225 kg复合肥。此时叶片已全部展开,人为损伤植株易加重病害。第3 次追肥采取叶面施肥,可喷0.5%磷酸二氢钾、绿神168等。
6 病虫害防治
魔芋长期以来生长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处于半自然生长状态,基本不存在病害,但是在连片规模化大田种植后,其生长所需的特殊自然生长环境被人为改变,造成魔芋病害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严重影响了魔芋产量。魔芋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白绢病等,虫害发生较少。病害综合防治措施有精选种芋、种芋消毒、选择地块、进行轮作、与高秆作物套种和进行药剂防治等。
1)软腐病防治。魔芋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传染性强,在魔芋整个生育期都易染病,一般在种芋贮藏期、运输途中、生长换头期、膨大期极易感染。
软腐病的症状与诊断。球茎感病最先出现不定形水浸状、暗褐色的病斑,伴随有大量菌液流出,并有恶臭味,最后球茎变成黑色干腐的海绵状物;植株感病先出现水浸状病斑,随后迅速蔓延扩散,形成沟槽杂斑,感病一侧的叶片先失绿后渐变成黄色,最后全部叶片变黄倒伏。
栽培措施防治。首先是选择无病种芋,保证种芋质量。其次,选择病原菌较少的地块,合理轮作,间隔期越长越好,采用生物多样性种植,如果树套魔芋、玉米套魔芋,最好是采用高厢垄作和两年连作免耕种植,第一年种植子芋,适宜稀植,当年不收获,翌年进行除草、施肥,防病等中耕管理,倒苗以后再收获。
茬必健一底一追。利用生物空间占位和位点竞争原理,底施茬必健,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生根活土,显著降低病原菌基数和繁殖倍数。幼苗期覆土追施茬必健,有效抑制软腐病、白绢病、根腐病的发生,减轻连作或重茬带来的土传性病害发生和流行,提高有益菌群数量,充分发挥种群优势,巩固病害防治成果。
膨大期防治。魔芋进入膨大期,生长较为迅速,田间管理比较关键,此期是决定魔芋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病害高发期,高温高湿、暴雨、大风天气频繁,土壤含水量高,外伤感染、农事操作等因素有利于病菌的入侵、扩散和蔓延。根据田间长势适时追肥,50%氯溴异氰尿酸+年年丰水合+竞双+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每10 d喷1次。
2)白绢病防治。白绢病属真菌性病害,又称菌核病或茎腐病,为中国魔芋第二大病害。
白绢病的症状与诊断。发病初期,根系局部受害,地上部分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在叶柄基部离地面1~2 cm 处呈现出淡红褐色小斑,发病部位前缘呈半透明水渍状。患病部位逐渐软腐下凹,随后有白绢状长丝长出,将叶柄基部团团围住,上下蔓延,致使植株倒伏,直至形成菌核。第二年若连栽魔芋或豆科、茄科作物,便会继续发生白绢病。
栽培措施防治。播种时每公顷撒生石灰750 kg,调整土壤酸碱度到中性或微碱性,选择种植禾本科作物的地块进行轮作。
生物防治措施。用50 mg/L井岗霉素药液浸种、灌根或叶面喷施,药效长达20 d。在发病初期及早用药,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00 g 稀释为1 000 倍液于生长期灌根,10 d用1次,连续2次;或50%代森铵8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施于植株基部及周围土壤,1周后再喷1次。
7 收获与分级
魔芋收获一般在霜降后,魔芋自然倒伏1周以后开始收获,过早过晚均不好。收获时,边挖边晾晒,尽量减少伤皮、破损。按照魔芋球茎大小分为子芋、根状茎、种芋和商品芋。带病、带伤种芋分开,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进行预贮,形成愈伤组织,提高贮藏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