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香通窍鼻炎口罩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症状的研究
2020-12-23韦韩萍涂惠琼李容华
罗 芬,韦韩萍,涂惠琼,李容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变应性鼻炎,俗称过敏性鼻炎,是指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的非感染性疾病[1],以鼻塞、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等为主要特征,属中医“鼻鼽”范畴。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据报道发达国家发病率达10%~20%以上,我国高发区已达到37.74%[2]。变应性鼻炎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对患者因鼻部的鼻塞、鼻痒、流涕等鼻腔症状会引起头晕脑胀、难以入睡、易焦虑易怒、难以集中精力等诸多问题,严重影患者的生活和学习、响日常工作。且病程慢性迁延、反复发作,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现有的医疗水平暂时无法根治,治疗以控制鼻部症状为主。我科在长期实践中改良普通口罩,设计成能携带中草药的口罩,加入芳香通窍的中草药,制成兰香通窍鼻炎口罩,使中草药内的有效成分直接经鼻熏吸入鼻腔内而发挥治疗作用,使用方法简单,有效的解决患者的鼻塞、鼻痒、流涕等症状,治疗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均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3]中的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经鼻腔黏膜检查、鼻内窥镜检查、过敏源筛查确诊的患者,选能理解和配合检查治疗过程及随访的患者。排除病例:变应性鼻炎合并持续性支气管哮喘同时发作;合并鼻腔其他病变患者,如: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有免疫治疗史;中断治疗或无原因失访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女为48:52,对照组为49:51,年龄5~60岁。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喷鼻,2次/天,连续使用3周。观察组患者单纯佩戴兰香通窍鼻炎口罩,3次/天,每次0.5~1小时,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每日更换口罩及药包,口罩每日使用后清洗晾干备用。
1.2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第2天、第7天、第3周对入组患者随访填写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治疗后第3周调查患者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鼻腔症状改善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1]制定评定标准:(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其中≥51%为显效,21%~50%为有效,≤20%为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有效+显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采用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第2天鼻腔症状观察组显效,有效及无效分别为48例,29例及23例,对照组分别为32例,23例及45例,观察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鼻腔症状观察组显效,有效及无效分别为57例,33例及10例,对照组分别为53例,35例及12例,观察组症状改善等于90%,对照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等于88%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鼻腔症状对照组显效,有效及无效分别为67例,25例及8例,对照组分别为63例,27例及10例。观察组症状改善等于92%,对照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等于90%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治疗变应性鼻炎,西医治疗以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喷鼻控制症状为主,如患者使用不规范,容易出现反跳现象;兰香通窍鼻炎口罩中的中药成分藿香、佩兰、白芷、薄荷等药物均有清利头目、利湿消肿、宣通鼻窍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此类药物含挥发油、甘露醇等,可消除鼻腔水肿;佩戴兰香通窍鼻炎口罩既能有效减少外界粉尘及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通过病人的自然呼吸,使中药成分作用于鼻通、素髎穴等鼻部有效穴位,又可经鼻粘膜吸收,直接改善鼻部症状,很好的发挥了中草药组合物的药效。并且佩戴兰香通窍鼻炎口罩亦有醒脑通窍作用,解决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在急性发作期因鼻部的鼻塞、鼻痒、流涕等症状引起的头晕脑胀症状,也避免了因使用抗组胺药引起的口干、嗜睡等不适症状,可以神清气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兰香通窍鼻炎口罩为我科医护团队的创新发明,极大方便了不同年龄患者的需要,使患者不受年龄、时间、地域等因素的影响,随时、随地接受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痛苦性、使用方便,易于坚持,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无反跳现象。经临床研究表明,观察组变应性鼻炎患者佩戴兰香通窍鼻炎口罩第2天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天及第3周两组结果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兰香通窍鼻炎口罩对急性发作期患者鼻腔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迅速解决患者鼻腔症状优于对照组。宜于在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这对于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