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内恶性神经鞘瘤2例

2020-12-22彭媛媛任翠萍程敬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鞘瘤轴位组织化学

彭媛媛,任翠萍,程敬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图1 病例1,右侧颞叶MINST A.轴位T1WI; B.轴位T2WI; C.轴位增强T1WI; D.病理图(HE,×40) 图2 病例2,右侧小脑MINST A.轴位T1WI; B.轴位T2WI; C.矢状位增强T1WI; D.病理图(HE,×100)

病例1 患者女,65岁,以“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进行性加重2月余”入院;既往高血压2年余,血压控制良好;48年前接受“颅内占位”切除术。查体:左侧上下肢肌力3级,双眼近乎失明,视野检查不配合。MRI:右侧颞叶7.31 cm×5.30 cm×5.34 cm不规则混杂信号,伴出血(片状短T1短T2信号),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占位效应显著(图1A~1C);诊断:右侧颞叶富血供占位,伴出血。行显微镜下右颞叶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光镜下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呈席纹状、旋涡状排列,可见瘤细胞致密区、稀疏区及瘤巨细胞(图1D);免疫组织化学:EMA(+)、PR(-)、GFAP(-)、Oligo-2(-)、S-100(+)、Ki-67(15%+)、Nes(灶+)、PGP9.5(-)。病理诊断:(右侧颞叶)恶性神经鞘瘤。

病例2 患者男,3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20天”就诊;2天前外院头部MRI示小脑占位;既往体健。查体:指鼻、轮替及跟膝试验左侧不准,龙贝格征(Romberg sign)征阳性。MRI:右侧小脑半球3.54 cm×3.05 cm×3.03 cm团块,边界清,呈长T1、混杂稍长及长T2信号,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占位效应显著(图2A~2C),考虑脑膜瘤可能。行右侧小脑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光镜下肿瘤细胞呈疏密相间分布,呈卵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图2D);免疫组织化学:CK(灶+)、EMA(-)、Vim(+)、S-100(+)、Nes (+)、SMA(-)、GFAP(-)、Ki-67(约70%+)。病理诊断:(右侧小脑半球)恶性神经鞘瘤。

讨论颅内恶性神经鞘瘤根据发生位置不同可分为2类:①轴外病变,与脑神经密切相关,多起源于颅后窝;②脑实质内病变,又称恶性脑内神经鞘瘤(malignant intracerebral nerve sheath tumors, MINST),与脑神经无关,多位于幕上。本组2例均为MINST。MINST罕见,多散发,无性别差异,可能与1型神经纤维瘤病或受电离辐射有关,肿瘤细胞可能来自异位的神经嵴细胞或脉络组织;临床表现包括头痛、癫痫、运动及感觉异常等。MINST影像学表现为体积较大的不规则肿块,可伴囊变、坏死、钙化及出血,强化明显且不均匀,占位效应显著。鉴别诊断:①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好发于硬脑膜旁,多呈分叶状,肿瘤内或周边流空血管影多见,强化更显著;病理学上肿瘤间质可见“鹿角样”血管,CD34(+)、STATE(+)、S-100(-);②脑膜瘤,圆形或椭圆形,典型者可见脑膜尾征;③转移瘤,有原发病史,一般多发,“小病灶大水肿”为其特征;④恶性胶质瘤,多见明显坏死,呈花环状、虫蚀状或斑片状强化,可伴出血,GFAP(+)。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检测有助诊断与鉴别,Vim和S-100阳性提示MINST。

猜你喜欢

鞘瘤轴位组织化学
舌尖神经鞘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髌骨轴位X线片的结构化报告:诊断和定量测量要点
卷丹的显微及组织化学观察
勘误声明
吉非替尼通过促进H3K27甲基化水平抑制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虹膜纹理引导的飞秒激光囊膜标记法在Toric IOL植入中的应用
颌下腺神经鞘瘤超声误诊1例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植物地上部位叶的组织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