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伴严重脊柱侧弯1例

2020-12-22王思宝纪志娴泮思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导丝肺动脉

王思宝,罗 刚,葛 文,纪志娴,泮思林*

(1.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 青岛 266071;2.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3.影像科,山东 青岛 266034)

患者女,31岁,因“活动后乏力半月余”入院;出生时发现脊柱侧弯、后凸,1岁余检出心脏杂音,均未经系统诊治。查体:胸廓畸形,脊柱侧弯、后凸;心率8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P2亢进。超声心动图:心尖偏前,左心房、左心室明显扩大,动脉导管内径6.00 mm,可见左向右连续性分流,压力阶差106 mmHg。CT平扫及三维重建示脊柱以T11椎体为中心侧弯、后凸(图1A)。CTA示心脏增大,主、肺动脉间见管状结构,起自主肺动脉近左肺动脉起始部位,与肺动脉干夹角近90°,直径9.00 mm,降主动脉纡曲下行(图1B)。综合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脊柱侧弯后凸畸形。以介入治疗,穿刺右侧颈静脉置入动脉鞘,送入0.035 in泥鳅导丝至肺动脉尝试经动脉导管建立轨道,但因动脉导管与肺动脉向前成角近90°,置管数次均未成功。后穿刺左侧颈内动脉置入动脉鞘,沿鞘管送入0.014 in冠状动脉导丝建立轨道,送入5F猪尾导管行主动脉造影,显示动脉导管直径8.00 mm,沿右心导管将0.035 in泥鳅导丝自右颈内动脉、降主动脉、动脉导管送入主肺动脉,以鹅颈圈套器自肺动脉抓取导丝(图1C),成功逆行建立自右侧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动脉导管至降主动脉的输送轨道。以塑型良好的直径12.00 mm堵闭器封堵动脉导管(图1D),复查造影未见残余分流,释放封堵器。术后随访至今无并发症发生。

图1 PDA合并严重脊柱侧弯后凸畸形 A.脊柱三维重建CT图像; B.心脏大血管CTA; C.以鹅颈圈套器自肺动脉抓取导丝; D.释放封堵器成功封堵动脉导管

讨论介入封堵治疗PDA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首选;但合并严重脊柱侧弯患者血管走行纡曲复杂,治疗具有挑战性,尤其建立轨道相关经验有限。本例PDA合并脊柱侧弯畸形,动脉导管与肺动脉近乎垂直走行,且向前成角近90°,导致经股动脉及股静脉建立轨道均十分困难,后经颈内动脉至颈静脉建立逆行轨道,克服了垂直型动脉导管的挑战,并避开下肢纡曲血管而成功封堵PDA,患者预后较好。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导丝肺动脉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肺动脉肉瘤:不仅罕见而且极易误诊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症的CTA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