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龙夏海汤加减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22赵维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氢氯噻嗪顽固性

赵维

(息县中心医院 内二科,河南 信阳 46430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好发于60岁以上群体,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2亿,其中顽固性高血压约占25.0%[1]。目前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一直不太理想,而患者血压水平较高可能会引发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等并发症,严重时可造成死亡。缬沙坦氢氯噻嗪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最常用的药物。该药物虽然可下调血压水平,减轻临床症状,但患者多需长期用药且停药后易复发,血压水平波动大,效果有限[2]。中医将高血压归于“眩晕”范畴,认为该病的病因为血瘀阻滞、血气亏虚、肝肾亏虚等,治疗则需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行气为原则[3]。红龙夏海汤加减是中医常用的药物,药方中红牛膝、天麻等药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络等作用,诸药合用可发挥活血化瘀、调节阴阳、行气等作用[4]。本研究探讨红龙夏海汤加减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息县中心医院2019年2—12月收治的6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参与本研究的对象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54~81岁,平均(64.44±1.99)岁;病程1.3~8.0 a,平均(5.65±2.99)a。观察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 59~91岁,平均(67.81±1.72)岁;病程1.9~11.0 a,平均(6.10±2.12)a。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痰湿壅盛证相关诊断标准,主症为胸闷、眩晕、头痛、呕吐等,次症为心悸、口淡、失眠等,舌脉为舌胖苔腻、脉滑;②符合《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6]中相关诊断标准,伴有头痛、心悸等表现;③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收缩压≥140 mmHg;④接受≥3种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未恢复正常水平。(2)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肾功能异常;②存在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③继发性高血压;④合并恶性肿瘤。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患者缬沙坦氢氯噻嗪胶囊(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481)进行治疗,每个胶囊含缬沙坦80 mg和氢氯噻嗪12.5 mg,每次1粒,每日1次,治疗4周。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红龙夏海汤加减进行治疗。红龙夏海汤主要由中药菊花、天麻、桑叶各10 g,红牛膝、地龙、钩藤(后下)各12 g,夏枯草、太子参、海藻(另包)各30 g组成。肝肾阳虚加制附片、杜仲、肉桂;气虚加太子参、黄芪;肝经湿热加虎杖、枝子、龙胆草。所有药材均需在冷水中浸泡15 min后大火煮沸,再转小火慢煎15~30 min,每次煮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服用150 mL。患者接受为期4周的药物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血压疗效判定标准评估疗效。显效,即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 mmHg并处于正常范围,或下降≥20 mmHg;有效,即舒张压下降至正常范围但<10 mmHg,或下降值为10~19 mmHg,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无效为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2临床症状 参照疗效相关标准拟定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临床症状。症状包括胸闷、眩晕、头痛、呕吐、心悸、口淡、失眠、食少、舌脉等。舌脉根据有无计分(有计1分、无计0),其他症状则根据轻度、中度、重度计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得分越高提示临床症状越严重。

1.4.3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e,PRA) 于治疗前、治疗4周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部静脉血5 mL,以4 000 r·min-1转速离心10 min,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PRA水平。

1.4.4不良反应 记录患者用药期间咳嗽、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疗效治疗后,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55%(29/31)]较对照组[70.97%(22/31)]高(χ2=5.415,P=0.020)。

2.2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3 PRA水平治疗前,两组PR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RA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R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RA水平比较

2.4 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咳嗽1例,腹痛1例。观察组发生咳嗽1例,恶心1例,腹痛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8%(3/31)]与对照组[6.45%(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1)。

3 讨论

顽固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年龄较大及动脉管壁弹性减弱等有关。患者交感神经张力较大,血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水平较高,会增加外周PRA,导致临床治疗该病的难度加大[7]。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点、难点,而寻求有效的药物对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尤为重要。

缬沙坦氢氯噻嗪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该药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利尿剂组合的复方制剂,其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成分具有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作用,可扩张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小剂量利尿剂具有减少血容量的作用,可减轻前负荷,同时两种成分协同作用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减轻靶器官损伤[8]。中医在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医认为高血压为肾精不足、血瘀阻络引发的疾病,治疗需以活血化瘀、补气血为原则[9]。红龙夏海汤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该方中红牛膝苦甘酸平,祛瘀通经,补肝肾且能够增强筋骨;地龙咸寒,清热定惊,主治高热烦躁之症;海藻味咸苦且寒,消痰软坚而散结;夏枯草辛苦而寒,清肝泻火而消肿散结;太子参甘平微苦,可补血气不足,菊花甘苦微寒,可散热风而平肝目;钩藤甘凉,天麻甘平,皆可平肝抑阳、熄风而定惊;石决明咸寒,桑叶甘苦而寒,皆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10]。诸药合用可发挥通络散结、平肝熄火、调和阴阳等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这提示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红龙夏海汤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PRA是肾小球旁颗粒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该酶可促进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刺激突触前AT1受体,增加儿茶酚胺释放量,且可激活中枢神经系统,促使血压升高[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PRA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红龙夏海汤加减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可降低PRA水平。两种药物联用在阻断血管中紧张素Ⅱ受体的同时,可疏通瘀阻经络,继而全面降低血压水平,减少PRA释放[12]。

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红龙夏海汤加减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的疗效较佳,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PRA水平。

猜你喜欢

氢氯噻嗪顽固性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
降压治疗:重视和合理使用噻嗪类利尿剂
菖远安眠汤治疗顽固性失眠60例
旋降汤治疗顽固性梅核气2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