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TOmed四肢运动训练仪对COPD机械通气病人康复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2020-12-22朱小英李雪华

循证护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肌力通气住院

秦 霞,朱小英,王 芹,李雪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已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我国COPD发病率为3%~5%[1]。机械通气是COPD的基本治疗方法。有研究发现,机械通气>4~7 d的病人发生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可达33%%~82%,35%~67%COPD病人撤机困难,出现谵妄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年内重症监护室(ICU)再入院率或死亡风险增高[2-3]。因此,早期运动康复尤为重要。综合国内外有关运动训练对COPD病人康复影响的研究,运动训练基本上可分为呼吸训练、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3种方式[4]。目前,上肢训练方式包括上肢拉力器练习、无支撑上肢训练(握力球),下肢训练方式包括踝泵运动、踏车运动。但目前对COPD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运动实施存在很多问题,不同医院对运动方式、活动量与频率、使用仪器缺乏统一标准,护士缺乏康复知识规范培训,ICU实行封闭式管理,护士是辅助或主导病人早期运动锻炼的主体,但护士工作繁忙,病人早期活动工作量大阻碍了早期运动开展[5-6]。因此,在不影响疗效的条件下,需要通过探索应用智能康复设备部分替代人工康复过程,相对减轻医护工作量,达到提高康复治疗效率的目的。本研究将MOTOmed床旁训练仪应用在COPD机械通气病人中进行四肢联合运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机械通气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34例,女6例;年龄44~80(64.95±3.40)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为(14.88±1.36)分;3级或4级肌力占82.5%。试验组:男31例,女9例,年龄44~80(66.00±2.62)岁;APACHE-Ⅱ评分为(15.33±1.65)分;3级或4级肌力占87.5%。两组病人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肌力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岁;②行机械通气,意识清醒;③无骨盆、脊柱骨折;④四肢无器质性病变;⑤生命体征平稳,氧合指数>200 mmHg(1 mmHg=0.133 kPa);⑥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近期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病人;②静脉血栓栓塞症病人。

1.2.3 剔除标准

①出ICU或死亡;②试验过程中并发禁忌证;③试验中途其他原因退出者;④数据不完整。

1.3 研究方法

参照ICU病人早期目标导向康复锻炼安全标准[7],制定COPD机械通气病人开始功能锻炼标准:①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FiO2)≤60%;②血氧饱和度≥90%;③呼吸≤30/min;④心率≤120/min;⑤呼气末正压(PEEP)≤10cmH2O;⑥RASS镇静程度评估表(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评分为-1~1分;⑦无谵妄;⑧无或低水平药物或机械辅助下平均动脉压(MAP)高于正常低限;⑨虽植入静脉或心外膜起搏器,但自主心律稳定。

1.3.1 对照组

传统功能锻炼方法,即握拳和双上肢上举练习,双下肢屈曲90°、直腿抬高30°,护士辅助或主导功能锻炼,每次5~10 min,每天3次,每隔2 h翻身侧卧。

1.3.2 试验组

采用MOTOmed床旁训练仪对病人进行上肢、下肢功能锻炼,下肢20 min,上肢20 min,每天2次,上下肢运动训练切换时病人可休息5 min。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包括3个阶段。第一阶段: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活动无耐力时,采用MOTOmed床旁训练仪进行四肢被动运动,运动时间20 min,每天2次;第二阶段:活动耐力好转,可进行四肢主动运动时,采用MOTOmed床旁踏车训练仪进行上下肢助力、主动运动,运动时间20 min;第三阶段:活动耐力明显好转,第二阶段活动后无不适,采用MOTOmed床旁训练仪进行四肢抗阻运动,运动时间20 min。运动强度以及阻力的大小采用症状控制和病人自身感受为依据。运动主要集中在08:00~16:00,运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需要暂时终止活动:①活动过程中,心率<50/min,或>130/min;②活动过程中,呼吸<5/min,或>40/min;③收缩压>180 mmHg;④血氧饱和度<88%;⑤主诉呼吸困难;⑥新发心律失常。经过医护评估符合开始锻炼标准后,再进行活动。

1.4 观察指标

1.4.1 肌力

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6级肌力评定法(the 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8]在病人入ICU时、活动前后、出ICU时评估病人肌力,MRC评分内容包括双侧肩外展肌、伸腕肌、屈肘肌、伸膝肌、屈髋肌、足背肌等骨骼肌。单个肌群评分:0级表示肌肉无收缩;1级表示肌肉可收缩,但无法产生动作;2级表示肌肉可移动,但无法抵抗自身重力;3级表示肢体可进行低阻力动作;4级表示肢体可做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5级表示肌力正常。

1.4.2 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

在病案系统中根据病人信息统一调出。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肌力(见表1)

2.2 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见表2)

表2 干预后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 单位:d

3 讨论

3.1 MOTOmed运动训练仪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COPD机械通气病人活动耐力,促进肌力恢复

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强调肺康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9]。MOTOmed运动训练系统是一种电动四肢训练全身功能康复仪器,可供上肢、下肢分别进行训练,有3种治疗模式[10]:被动训练(0~2级肌力完全依靠电机)、助力训练(3级或4级肌力电机配合人力)和主动训练(5级或6级肌力完全依靠人力)。智能系统使用有利于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模式,是一种重复性练习,这种重复训练可以增强肌力,减少肌肉萎缩,提高肢体耐力,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11-12]。本研究中,试验组5级肌力占比95.0%,对照组5级肌力占比77.5%,试验组病人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MOTOmed运动训练仪能够促进COPD机械通气病人肌力恢复,改善运动耐力,与Cameron等[13-14]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MOTOmed运动训练系统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降低COPD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有研究显示,ICU机械通气病人呼吸肌和骨骼肌均出现不同程度肌力下降,延长了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不仅增加了病人经济负担,还造成医疗资源浪费[15]。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早期运动训练的重要性,同时大量研究也证明COPD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高[16]。而MOTOmed运动训练系统是一种重复性练习,优化胸廓运动,提高肺残气量呼出,增加换气功能与呼吸肌功能,有效提高呼吸肌耐力,改善病人心、肺等脏器功能,提高机械通气病人脱机成功率;且训练仪有病历档案存储、查询管理功能,便于医生查看病人情况,实时调整方案。本研究试验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7.60±0.77)d]、ICU入住时间[(11.30±0.93)d]均短于对照组,与杜安琪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使用MOTOmed运动训练早期康复治疗对COPD机械通气病人的效果。

3.3 保证病人安全

本研究为了保证早期康复运动计划安全有效进行,一方面康复治疗师参与制定运动方案,制订了标准使用流程,并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规范化理论与实践培训;另一方面MOTOmed床旁训练仪具有平稳驱动系统,该功能非常突出,训练开始、结束或病人发生痉挛时,语音提示相关训练数据,此功能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训练者安全。最后,实施中医护人员全程监护,参照开始功能锻炼标准和暂时终止活动等量化指标,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通过图谱、视频健康宣教、读写板及图册与病人进行有效交流,保证了病人安全。

4 小结

综上所述,将MOTOmed床旁训练仪应用到COPD机械通气病人,实施早期康复锻炼,增强了病人四肢肌力,提高了病人体能及心肺贮备,减少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及总住院时间,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深化了ICU护理内涵,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本研究实施计划前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用活动监测指标记录表随时观察病人运动后的不良反应,及时终止和调整;安排管理者督查和管控等措施都保证了研究的顺利进行。但由于条件限制,样本量较少,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更严格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证实,为ICU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肌力通气住院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妈妈住院了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