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教材“课后活动”的特点和教学价值
2020-12-21邵群芳
邵群芳
【摘要】历史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分析历史教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的历史教学实践来看,自2016年秋季以来,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初中历史教学开始采用部编版历史教材,此版本教材和过去使用的教材具有比较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实施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们针对部编版教材积极开展研讨活动。从活动的具体开展来看,教师们发现部编版教材的“课后活动”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突出的现实价值。基于此,本文以七年级历史教材为例,对部编版历史教材的“课后活动”的特点和教学价值进行分析,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部编版历史教材;课后活动;教学价值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的教材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我国积极进行教材改革,部编版教材便是在此大背景下产生的。目前,部编版教材已经广泛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具体分析部编版教材可以发现,其“课后活动”的特点显著,并在教学方面有突出的价值。因此,分析部编版教材“课后活动”的特点和教学价值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部编版历史教材“课后活动”的特点分析
对目前的部编版历史教材“课后活动”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发现,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基础性
基础性具体指的是部编版历史教材的“课后活动”与教材涉及的基础内容有紧密的联系。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涉及较多的基础知识,如基本的史事和历史概念等,占比为40%~50%。(2)涉及学生学科能力的训练,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2.启发性
启发性具体指的是通过课后活动的具体开展,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等进行启发,使其综合素养获得显著的提升。以“青铜器和甲骨文”一课为例,其课后设置了“识别甲骨文”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具体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其有什么共同特点,能够解读出什么文化含义。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深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3.创新性
创新性具体指的是部编版历史教材在“课后活动”的具体设计中一改传统的单一形式,基于多元化发展的角度对活动做了多方面的设计,使得活动的趣味性有了显著的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例如,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课中,有这样的活动:基于文化统一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各区域方言在经济发展实践中的优势和不足。此活动将现实方言和具体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现实感受来分析相关的内容。这样,活动的趣味性明显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
二、部编版历史教材“课后活动”特点的教学价值分析
对部编版历史教材的“课后活动”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发现,具有多样化特点的“课后活动”对具体的教学实施而言有突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课后活动”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从目前的历史教学来看,虽然教材有所更换,教师使用的具体教学方法依然传统,即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授课。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具有被动性,而且對于部分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以致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刻。课后活动具有基础性的特点,不少活动会涉及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学生参与活动实际上是对基础知识点的二次记忆和掌握,这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加深而言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课后活动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次,“课后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意识及能力。从具体的教学分析来看,要想加强学科学习能力,学生就要具备学科学习意识及思维。课后活动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通过活动的启发和创新,学生的历史思维意识会不断加强,其历史思维能力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提升。这样,在具体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显著性提升。总之,通过现有的课后活动,学生的具体能力会有显著的提升,在学习中的表现会更加良好。
最后,“课后活动”的特点对提升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有积极的作用,对增加学科吸引力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从过去的历史教学来看,很多学生觉得学科的趣味性不强,所以对历史学科没有学习的欲望。在教材改革后,部编版历史教材的“课后活动”更加重视趣味性和互动性,具体的活动开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体验到历史学科的学习乐趣。如此一来,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升,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了显著提高。
三、基于部编版历史教材的教学实施
基于部编版历史教材的特点,教师要对教学做有针对性的调整。只有这样,教材的特点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历史教学效果才会显著提升。以下是笔者基于实践总结的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听讲,主动性不够,对具体知识的思考也不够。而且,这种教学模式的长期作用使得学生的主动性被压抑,所以其在学习过程中活力明显不足。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引导和辅助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会显著提升,参与活动的热情也会有效提升。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历史学科的具体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例如,教师可以以中西方交流为主题设计“丝绸之路”探寻活动,让学生基于“丝绸之路”进行知识总结,并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在活动中,教师主要进行问题汇总与提示,具体的内容总结及相关思考由学生自己或组队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丝绸之路”的兴起、发展和中断,也会明确“丝绸之路”的涉及区域和影响范围,更会进一步认知“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总之,这样的活动设计会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由被动变主动,其整体学习效果会有显著性提升。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要基于“课后活动”的具体特点多开展一些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从目前的教学分析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利用教材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历史物件,这种展示由于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其体验感不强。在历史教材中,不少“课后活动”具有实践性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或古迹遗留场所进行现场的实物参观和考察。当看到真正的实物后,学生的体验会更加深刻,对历史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基于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效会更好。例如,在“隋唐经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博物馆探索”活动。在博物馆中,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更多的隋唐器物,而且博物馆也会有一些时代风貌的场景展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对隋唐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的体验、感悟会更加深刻,对隋唐经济文化生活的特点总结、脉络分析会更加清楚。
再次,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班级可以通过共同参与“课后活动”实现活动趣味性和整体实效的加强。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对未知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探索欲。通过班级联合的方式,学生会增加更多的体验感,活动的趣味性会显著提升。活动中融入和渗透的具体历史学科内容会成为优秀的教育资源,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与影響,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实效的显著进步。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年级知识竞赛”活动,具体的活动以“班级”和“个人”两种形式开展。前者强调团队协作,后者重视个人能力展示,两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可以让整个年级的历史学习氛围有明显的提升,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最后,在教学实践中要对教师自身的能力进行强化。教师的具体执教水平对教学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提高理论专业性,更加专业地解读历史知识,另一方面要提升活动实践能力,以更好地将课后活动和课堂内容进行结合。总之,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巨大,强调教师的专业性建设对历史教学的整体进步而言有突出的价值。
综上所述,部编版历史教材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编写的,相比于过去使用的教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课后活动”的设计方面。部编版历史教材的“课后活动”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并在历史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本文对部编版历史教材的具体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为当前的历史教育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进而提升历史教育实践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罗京.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教学方法浅议[J].文教资料,2018(10):206-207+193.
郑桂华.部编本语文教材单元学习活动的特点及教学建议: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部分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03):6-13.
李晓军. 试析部编历史教材“课后活动”的特点和教学价值:以七年级历史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 2018(06):4-5.
张鹏.通史教材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变革探析[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03):44-48.
吴宝明.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史料的方法与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