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020-12-21李琴珍
李琴珍
【摘要】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科成绩,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自信心;语文教学;培养
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在人生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快乐。充满自信,不畏艰难,则容易实现目标;反之,则会一事无成。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学科成绩有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尤为必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归纳出几点针对性建议。
一、培养学生当众发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刚开始,班上总是少数几个学生积极发言,其他多数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为什么会有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学习积极的学生,多数时候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得到老师的及时表扬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提高,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一次次良性循环让学生越来越自信;相反,学习不积极的学生平时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回答的正确率不高,得到表扬的机会很少,多次失败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继而丧失信心,所以,平时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当老师提问时,他们心里可能会想:“我的答案肯定不对,如果举手发言,万一回答错了,别的同学肯定会笑话我,说我笨,我还是不举手为好。”一次次恶性循环,让学生越来越消极,越缺乏自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平时可以有意识地多鼓励这些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学生,比较容易的问题可以让他们回答,让他们“跳一跳”就能获得知识,使他们答题的正确率提高,并给予及时表扬,这样学生的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万一回答错了,说些鼓励的话,比如:答错了也没关系,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是值得表扬的。多次良性循环,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为了让学生习惯在众人面前发言,笔者在平时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到讲台前讲故事,让每个同学都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言,慢慢地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重视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多表扬,少批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强的孩子,对各种活动都能充满自信;而自尊心不强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自信。所以,作为老师,切忌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的态度不能冷淡,不用别的学生的优点比这个学生的不足,不滥施权威,以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发展自尊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三、学生体验信任
大家熟知的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是信任和期望心理的共鸣现象。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应用类似手法,对学生树立自信心有较好效果。即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罗森塔尔效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感觉到教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自信心会大大增强。
四、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切忌要求目标定得太高,实际能力不及而连连失败,会致使自信心屡屡受挫。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一个在游戏中总是做不好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由此不愿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越会不自信,形成恶性循环。家长、老师应通过帮助其完成想要做的事来避免这种恶性循环。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要格外关心。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里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中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个因素,自信心强,则交流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都能有长足的發展,反之,自信不足进而自卑并造成自闭,对成人后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我们自身。告诉学生,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独特的,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让学生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增强他的自信心,能更加努力地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颖.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36.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