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OO后”大学生思政育人路径研究
2020-12-21李焯晨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新媒体环境下“00后”大学生思政育人存在的挑战,主要从加强专业素质、改变教学考评制度等三方面内容提出对策,希望能够帮助“00后”大学生接受新教育和新思想,改变原有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创新思政育人提供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思政育人;人格障碍;考评制度
高等院校始终背负使命,致力于培养出一代代业务精、政治强,能成为社会建设事业的高素质人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是践行核心价值观、宣扬社会主旋律、培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阵地,应该拓宽育人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我国社会主义理论能够走进大脑、走进教材、走进课堂。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只有理解与正视新媒体对“00后”大学生思政育人路径提出的挑战,抓住机遇,才能实现教育目的。
一、新媒体环境下“00后”大学生思政育人存在的挑战
(一)虚拟环境下大学生出现人格障碍与信任危机
新媒体环境下,互动的便捷性与渠道的多样性较为突出,并且具有虚拟性,网民只需要匿名就能在不同的空间内展开讨论,因此无法规范言行,也不能保证言论的真实性,有些网民为了增长名气吸引粉丝会散步虚假信息。长此以往,民众在新媒体环境下必然会产生信任危机,相互之间持怀疑的态度。这种环境会严重影响“00后”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既缺少真诚的态度,又会因为无人承担责任而出现欺骗心理,这种情感态度十分不利于“00后”大学生构建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除此之外,在虚拟环境中匿名的人可能同时会与不同的人在沟通,在间接沟通方式下大家都不用承担责任,这也减轻了“00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可以直率地与人互动。不过虚拟环境与现实之间产生矛盾时,可能会使个体出现不同的人格,进而造成危机与心理落差,甚至出现人格障碍。
(二)大学生课堂出现重构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当中,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收,在信息双方的交互性方面缺乏吸引力,而且书本上的知识以缓慢的速度开始更新换代,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学生能够在网络上第一时间搜索到高校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示范案例,并进行模仿。除此之外,实体课堂中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生态环境中,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听取思政教学课程。比如:网易公开课、慕课、智慧树等其他网络学习工具,遨游于思政信息的海洋当中。所以,思政课堂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并进行梳理和传播,从而达到满足大学生政治诉求的目的。
(三)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过于重视“00后”大学生的专业课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思想教育工作。高校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加办学规模、重视建设学生的文化科学,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品质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短时间内并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导致许多高校的思政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具体到实际的课程规划。
二、新媒体环境下“00后”大学生思政育人路径的对策
(一)建设高校思政信息化平台
与传统、固定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方式相比,在新媒体环境下推进“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便利、高效。所以高校一定要将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占据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防止负面信息的再传播。高校应该根据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建设信息化平台。第一,校园网站必须综合教育、娱乐、服务等诸多功能,在功能多样化的情形下,吸引大学生注意力并用积极的价值观念影响学生。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过于单一、缺少新意与时代特征,无法吸引学生眼球,以至于出现学生极少浏览的现象。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一定要充分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征,多在网页上添加实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第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添加到网络平台时,要使用不同的工具突出网站
【作者简介】李焯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特色、彰显大学生个性,把视频、文字、音乐等融为一体,通过不同类型的新鲜元素宣传国家的思政育人工作,使学生从间接层面受到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如此,还应该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承担各自责任,互相配合,形成协同机制。第三,高校必须要加强信息监督。在建设校园信息化平台时,要保持校园网络的净化功能,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进而确保高校的信息化平台可以健康、稳定地运行,这也是高校顺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途径。
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可以物尽其用、趋利避害。第一,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行为制度规范体系,严格控制大学生上网时间,为大学生制定网络失范行为的处分措施等:第二,开展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教育,用校园文化活动、主体讲座、课堂宣传等方式教育“00后”大学生;第三,开展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第四,建立以学生骨干为首的网络监督小组,其他同学为网络宣传员与监督员,让学生骨干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力军。
(二)改变高校教学考评制度
新媒体环境下,快速改变高校考核学生学习结构和教师的教学考评制度能够显著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此以往,分析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专家、学者,开始注重优化教学形式、研究内容、教学方法等核心教学要素。尽管这种研究思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不过,想要彻底改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一定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利益诉求,要站在“00后”大学生的主体角度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怎样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提升。所以,必须要改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师的教学考评制度和考核学生学习的结构。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教师的考评制度得到转变,加入对教师掌握新媒体舆论、应用新媒体技术、使用新媒体平台的引导经验和考核,倒逼高校教师在新媒体环境下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变化;另一方面,调整考核学生学习结构,让学生用新媒体学习思想政治课程。
另外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改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它也是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要快速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在课后也进行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比如:支持学生多举办党团活动、开展党团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增加“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知识面;其次,提升课堂效率。比如:使用新媒体教学手段,多找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案例和图片等,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重视对新媒体教学模式的效能和效率评价;最后,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使传统死板、僵硬的语境转变成思想政治教学话语体系,把新媒体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充分融合,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活力,用“00后”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现出来。
(三)让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齐头并进
大多数高校的思政教育都和专业教育相分离,同时过于注重专业课的教育,造成思政育人不理想的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产生巨大的信息量,并且不同种类的信息之间具有密切关联,高校教师必须要引导“00后”大学生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高校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使用新媒体平台,把专业知识与思政课堂相互融合,既能让学生得到专业知识,还能提升思想道德素养,提升专业技能。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当中,也要给学生传输相应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规范,让学生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与学习中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专业课程时,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将学生原有的一些学术不端的行为进行纠正。高校在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育人时,必须要灵活使用新媒体技术,不能硬将两者融合。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共同育人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培养出高道德、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还可以培养出高专业素养的人才。
高校思政育人的吸引力是能够影响实际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新媒体环境下有音频、摄影、视频、图片等形式多样的传播媒介,如果这些新型媒介能够融入到思政教育课堂当中,就可以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政理论。思政工作者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仍然保持思想引领力与话语权,就必须适应“00后”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节奏。比如:思政工作者要在“00后”大学生常用的软件开展工作。如抖音、微信、微博等,塑造“网络意见领袖”的形象,在重要时刻能够充分发挥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够给“00后”大学生营造一个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让高校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时更具魅力。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应该使用人性化、互动式、个性化、开放式等新型教育方法,把新媒体技术充分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创新思想政治的教学模式,优化思想政治的育人环境,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育人目标充分结合,加强与培养“00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正确意识、在中国对外交流文化与碰撞出现的主流意识、实现中国梦的奋斗意识,针对高等院校来说,这不仅是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参考文献:
[1]吕宁,由馨媛.0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调研及其应对[J].大学教育,2019(09):98-100.
[2]王昕琦,“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及新途径[J].文教资料,2019(20):154-155.
[3]赵会利,“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