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作用与策略

2020-12-21李菲

参花(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高等院校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迅猛发展,高等院校汉语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从目前来看,很多高等院校并不注重汉语教学,始终采用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以及观察能力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应当对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作用和策略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分析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作用,找到当前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具体阐述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 汉语教学 作用 问题 策略

作为公共基础课,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对于学生精神教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深入推动下,高等院校汉语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如何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已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详细研究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作用和策略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作用

从目前来看,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作用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包括对学生自身修养的影响、对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影响、对世界文明融通的影响等。

(一)对学生自身修养的影响

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其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中国人的魂。学习汉语既能够使学生交到更多的朋友,又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中华文化,并使之得到广泛传播。更重要的是,学习汉语还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汉语言最含蓄、最简洁、最灵活,可以说汉语是一种文学性最强的语言,它如诗一般优雅。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如何,看他的整体气质和谈吐的文明程度就知道。现代散文的优美凝练、古诗的饱含深情以及古汉语的紧凑简练,都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谈吐表现出来。一个人的魅力,在于不断修炼自己,而学习汉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炼一个人的内心,使其人格更加完美。不管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中学阶段,学生都会受到教师和家长的严格束缚,然而到了大学之后,这些束缚便会全然消失。面对这种突然情况,学生根本无法应付,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盲目自大或自负,这不仅有损学生的心理健康,还会给学生的人际关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汉语的美丽优雅,从而使学生的自身修养得到一定提升。由此可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是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作用之一。

(二)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影响

作为中国人,学生是有必要对中华文化进行传承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点毋庸置疑。而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必须担起重任,将汉语教学纳入教学体系当中,不断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文学读物来强化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这有利于为传承中华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中国最初的文字属于象形文字,这也是人们一切思维的源泉。例如,当人们看到“月”字,便知道这是月亮的意思,因为先人是根据月亮这一具体的形象来创造这个字的。这就是所谓的思维方式,对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就是对汉语文化的继承。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华儿女不断地赋予其新的内涵。除此之外,要想在多元文化的今天确保中华文化依然永葆活力,高等院校就必须积极发展汉语文化,并不断与时俱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也是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主要作用。

(三)对世界文明融通的影响

伴随着全球化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汉语文化也逐渐向国外市场拓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汉语文化首先是中华民族的,其次才是世界的。所以,在融通的过程中,汉语文化必须保持住自己的文化特色。对学生进行汉语文化的特色宣讲,是保持中华文明自身特色最有效的方法。高等院校坚持将汉语教学纳入教学体系中,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而使其更好地融入世界文明中去。由此可见,有利于融通世界文明,同样是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主要作用。

二、当前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始终存在各种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生学习整体实力较弱

从目前来看,在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材通常是以大学本科教材为主,而教材构架也一般是以知识点的学習和难点的记忆理解为主。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始终固守陈规,不愿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一味地给学生传授大学本科教材的知识点,而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除此之外,在如此枯燥的教学氛围下进行学习,学生也是很难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的,这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实力,也不利于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整体实力较弱,是当前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学生学习态度消极

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语文学科被长期作为重要学科进行学习,学生始终持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而进入到大学阶段,由于专业与学科的特殊性质,大部分学生都对汉语学习失去了热情,尤其是对汉语这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学生更是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心理,这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态度消极,也是当前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三、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策略

为了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高等院校就必须结合现状,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文化特色的教学

注重文化特色的教学是提高高等院校汉语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通过在小学、中学以及高中十数年的语文学习中积累的汉语基本常识和应用技巧,学生快速掌握一些比较简单的文学鉴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基于此,在高等院校汉语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汉语文化,教师就需要加深汉语的教学层次,文化特色的教学就是其一。通过分析鉴赏西方主流文化,可以对比出中华文化独有的特点与内涵。与此同时,通过学习这些特色文化知识,学生还能够产生文化的共鸣,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从目前来看,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国外文学的赏析、古典诗歌的学习、现代散文的学习、古文的学习、现代散文的学习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合理安排,使学生能够对国外的优秀文学、我国的现代文学和传统文学进行更好的欣赏和学习。需要强调的是,学习语文尤其是赏析文学,不应该有标准的答案,经过十数年的语文学习,学生早已养成了凡事都必须有标准答案的思维,以至于连鉴赏文学作品都有一套标准答案和标准思考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入到大学阶段,学生需要转变以往思维,改掉凡事都必须有标准答案的坏习惯。一方面,高等院校应当鼓励学生对自身思维进行创新,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应当开阔学生的眼界,并对汉语言的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合理安排阅读任务

积累汉语知识并将其合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是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开展的主要目的。然而,一味地让学生记忆这些知识点,并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会让学生感到越来越厌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对实践教学加以高度重视,并合理安排阅读任务。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例如,古代的经典名著、现代的创新文学作品、通俗小说等;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后,试着在全班同学面前讨论自己的赏析结果,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学鉴赏习惯;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

四、结语

总之,详细研究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作用和策略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分析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对学生自身修养的影响、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影响、对世界文明融通的影響,同时找到当前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学习整体实力较弱,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等,并具体阐述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策略,即注重文化特色的教学;合理安排汉语学习的内容;合理安排阅读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应有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菊梅.浅谈基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汉语教学[J].汉字文化,2020(14):74-75.

[2]崔蕾.探究式教学法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20(06):76-77.

[3]童美茹.地方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与发展研究[J].现代交际,2019(21):39+38.

[4]孟盈.高校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3):121-122+143.

[5]张园园.高校现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03):258-259.

[6]刘衡.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新模式[J].文教资料,2018(29):13-14.

[7]王琦. 汉语新手教师动机教学策略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8]宋现芳.我国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现代交际,2017(17):137.

(作者简介:李菲,女,硕士研究生,沈阳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高等院校作用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