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结合生活指导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2020-12-20韩翠影
韩翠影
(徐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临床中,高血压是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类严重综合征,患者表现是血压升高,可伴或者不伴心血管危险因素[1]。高血压的发生同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关,其可影响机体的心、脑、肾等功能,对组织结构造成破坏,致使器官衰竭。目前主要通过降压药给予患者治疗,控制血压以及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但是在治疗中还要重视非药物治疗[2]。本文探讨和分析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中生活指导+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研究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选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医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做研究,随机分为乙组(40例)、甲组(40例)。男性是45例,女性是35例;其年龄在41~69岁之间,平均为(50.11±3.25)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做对比。
1.2 方法
乙组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根据医生指导进行内科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同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思想沟通,使患者对心理因素同血压控制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引导其控制自己情感,减少情绪波动;用药指导,嘱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药,详细记录患者的服药情况,避免漏服,严禁患者擅自更改药物或者服药剂量,嘱其再次就诊,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法。告知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院外护理,在患者出院前教会其血压自测方法,要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药物。在此基础上甲组加生活指导:运动指导,增加患者的日常活动量,按自身健康情况进行相应强度有氧运动;饮食指导,控制胆固醇以及食盐的摄入量,告诫患者要戒烟限酒。
1.3 观察指标
记录血压情况(舒张压、收缩压)、并发症情况(脑卒中、心绞痛、动脉硬化)
1.4 评价标准
患者血压有效控制:肾病或者糖尿病患者低于130/80 mmHg;老年患者低于150/90 mmHg;普通患者低于140/90mmHg[3]。
1.5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由“±s”表示血压,行t检验,由(%)表示血压有效控制率、并发症,行x2检验,如P值不足0.05,那么两组间差异就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血压控制情况
在乙组患者中,血压有效控制的例数为30例,其概率是75.0%;在甲组患者中,血压有效控制的例数为37例,其概率是92.50%;甲组患者的血压有效控制率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x2=4.501,P=0.034)。
2.2 比较血压情况
甲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是(83.12±7.10)mmHg、(130.25±7.38)mmHg,乙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是(95.71±6.48)mmHg、(151.25±7.94)mmHg。甲组患者的舒张压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t=8.284,P=0.000)。甲组患者的收缩压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t=12.252,P=0.000)。
2.3 比较并发症
在甲组患者中,有1患者发生动脉硬化,其概率是2.50%;在乙组患者中,发生脑卒中、心绞痛、动脉硬化的例数是2例、2例、3例,其概率是5.0%、5.0%、7.50%,总发生率是17.50%(7/40)。甲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x2=5.000,P=0.025)。
3 讨 论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使高血压发病的概率也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临床尚无根治高血压的方法,治疗目标主要控制血压水平,使心血管疾病发生概率以及患者病死率下降[4]。患者在院内时血压大都控制良好,但是在院外血压的控制情况不佳,主要同生活方式、药物服用情况、生活习惯等相关。
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中,主要是基于患者护理,特别是日常生活指导,戒烟限酒可降低动脉硬化出现的概率,使心脏负担减轻。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要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饮食方案,遵循低盐饮食原则,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锻炼可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所以给予患者锻炼指导。告知患者药物的药名、用法、剂量和作用机制,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而取得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5]。
总之,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中,生活指导+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血压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