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例超高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诊治分析

2020-12-20葛淑静翟文超武祖光杨春敏

空军航空医学 2020年6期

葛淑静,翟文超,陈 英,徐 姗,武祖光,杨春敏

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危重胆道感染,病情重,进展快,容易出现胆囊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对于超高龄、不能语言交流的老年患者,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待明确诊断时病情已较重,因此,对于反复发热、感染灶不明确的高龄患者,及时行肝胆超声检查,及早发现并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近期收治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超高龄患者,分析其发病及治疗特点,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

1 病例资料

例1,女,90岁,痴呆,不能语言交流,长期卧床,鼻饲饮食、留置导尿管,因泌尿系感染、间质性肺炎入院,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9.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8%,体温波动于37.7 ℃~38.3 ℃,中段尿培养、痰培养均提示肺炎克雷伯菌阳性,按药敏结果给予抗炎治疗后体温曾下降至正常,应用抗生素期间体温再次升高,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13.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8%,降钙素原0.155 ng/ml,快速C反应蛋白118 mg/L,查体:腹部饱满,软,腹部触诊患者无痛苦表情。行床旁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增大,大小6.6 cm×12.8 cm,形态饱满,壁厚0.9 cm,周边可见无回声区渗出,囊内液区不清晰,内可见泥沙样回声及强回声充填,较大一处强回声约1.6 cm,胆总管稍增宽,内径约1.0 cm。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抽出黄绿色脓液约200 ml,穿刺当天体温降至正常,胆汁培养结果为阴性。穿刺术后3周复查超声示胆囊大小正常,壁厚0.7 cm,胆总管下段泥沙样结石。

例2,男,92岁,痴呆,不能语言交流,长期卧床,因呼吸衰竭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鼻饲肠内营养液,留置导尿管。反复发热,体温最高37.2 ℃~38.8 ℃,有胆囊结石病史。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24.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4%,降钙素原0.421 ng/ml,C反应蛋白95.7 mg/L。查体:腹部饱满,软,腹部触诊患者无痛苦表情。床旁腹部超声示胆囊增大,大小7.7 cm×13.4 cm,形态饱满,壁增厚水肿,胆囊内可见细密回声沉积,胆囊颈部可见强回声约1.77 cm,胆总管内径0.65 cm。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水肿,胆囊颈部结石、胆汁淤积、胆泥沉积,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抽出黄绿色脓液约300 ml,穿刺当天体温降至正常,穿刺液常规:总细胞数316 180×106/L,白细胞计数23 400×106/L,蛋白定性+++,胆汁培养结果为阴性。

2 结果

2例患者经床旁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均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引流黄绿色脓液,穿刺当天2例患者体温均降至正常,经抗感染、引流治疗后病情控制。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根据结石的存在可将其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约95%以上的患者有胆囊结石,5%的患者无胆囊结石。上述2例患者均胆囊结石病史。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发病原因:①胆囊管梗阻,胆囊结石移动至胆囊管附近时,可堵塞胆囊管或嵌顿于胆囊颈,嵌顿的结石直接损失黏膜,以至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滞留、浓缩,高浓度的胆汁酸盐具有细胞毒性,引起细胞损害,加重黏膜的炎症、水肿甚至坏死。②高龄患者的胃肠蠕动和胆囊排空能力都有所下降,使胆汁无法正常排除,造成长期胆汁淤积、胆汁浓缩。③细菌感染,致病菌多从胆道逆行进入胆囊,或血循环或淋巴途径进入胆囊,在胆汁流出不畅时造成感染,致病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克雷伯菌、大肠杆菌。病历一患者有胆囊结石病史,同时合并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中段尿培养、痰培养均提示肺炎克雷伯菌阳性,且耐药,因此出现化脓性胆囊炎不能除外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所致。④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致使胆囊血供不足,细菌若侵入缺血部位,会发生急性胆囊炎[1-2]。综上所述,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发生最终归结于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淤积,因此在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后感染很快得到控制,在不能行手术的超高龄患者穿刺引流能有效解决问题。

对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诊断并不难,大多数患者以腹痛、发热为首发症状,腹部超声检查就能明确诊断[3],分析我科这2例患者病例特点:2例患者均超高龄,≥90岁,男性、女性各1例,均有胆囊结石病史,均有老年痴呆,不能语言表达交流,长期卧床,反复因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而发热,体温最高不超过38.5 ℃,治疗期间均有血象、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性指标的明显升高,查体腹部体征不典型,查腹部超声均提示胆囊增大,壁厚,壁增厚水肿、胆囊结石。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起病隐匿,同时可能合并其他部位的感染,症状与体征往往与病情严重程度不相符合[4],而对于超高龄、不能主诉,反复发热的患者,查体症状不典型者,当出现血象升高、CRP、PCT明显升高时,而体温并非似重度细菌感染时的高体温,且广谱抗生素抗炎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及早行肝胆超声检查至关重要。有文献报道,重度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血清PCT、CRP明显高于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同时D二聚体在化脓性及坏疽性胆囊炎中明显升高[5]。我科2例患者D二聚体均有升高。

对于单纯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而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内科合并症时,治疗上首选外科手术,手术时机以72 h内为最佳时期,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被广泛用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6-7]。由于患者超高龄,合并呼吸衰竭、或者心肺功能不能耐受手术者,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为有效、快速、安全的治疗方案[8-9],上述2例患者均不能耐受手术,及时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穿刺当天体温均降至正常。

高龄患者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处理不及时,很容易进展为胆囊穿孔、胆囊坏死,易导致感染性休克,病死率高,因此重视高龄老年患者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诊治的全过程,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