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在脑梗死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体会
2020-12-20李晓凌
李晓凌,武 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1.神经电生理室;2.神经内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脑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而早期的诊断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尤为关键;但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水肿坏死不太明显,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极易发生漏诊现象[1]。脑电图能够有效检测到患者脑组织代谢情况,进而获得更为全面的脑功能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能够为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研究我院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中应用脑电图的临床价值,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接收且均为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54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6例;年龄在39~76岁之间,均值(53.26±4.16)岁。本次所选对象神志比较清楚且能够配合完成脑电图检测,研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研究无既往神经系统性疾病者,无头颅外伤病史者,无合并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无既往癫痫病史者。
1.2 方法
(1)脑电图检查采用的是常规脑电图仪,时间为0.3s,走纸速度为30mm/s,灵敏度为10uv/mm;均行常规描记、睁闭眼等试验,试验时间为15min;采用无干扰脑电图,在输入以后快速傅立叶转换,并行功率谱分析。
(2)采用CT扫描仪常规平扫患者头颅,并于48h后复查。
(3)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拟定的卒中量表(NIHSS)评估入院时、治疗2周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中:0-4分为小卒中、5-15分为中卒中、>15分为大卒中;卒中加重评定标准,即:与入院时对比,治疗2周后患者NIHSS评分上升4分及以上[2]。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 23.0版统计软件行双侧检验,且P<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其中,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描述。
2 结 果
2.1 脑电图、CT诊断的早期异常率对比
54例脑梗死患者脑电图早期诊断发现异常47例(87.04%)、CT早期诊断发现异常29例(53.70%),两种不同诊断方式发现异常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卒中分型和脑电图诊断异常情况对比
54例脑梗死患者经NIHSS评估后结果显示:小卒中患者11例、中卒中患者24例、大卒中患者19例,其中,小卒中组脑电图异常6例(54.55%)、小卒中组脑电图异常22例(91.67%)、大卒中组脑电图异常19例(100.00%);中卒中组、大卒中组脑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小卒中组(P<0.05);大卒中组脑电图异常率与中卒中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2.3 不同异常程度和卒中加重的相关性
47例脑梗死脑电图异常者中,脑电图轻度异常患者10例(21.28%),治疗2周后卒中加重1例(9.09%);中度异常者18例(38.30%),治疗2周后卒中加重5例(27.78%);脑电图重度异常19例(40.42%),治疗2周后卒中加重10例(52.63%);中、重度异常者,卒中加重率高于轻度异常者(P<0.05)。
3 讨 论
脑梗死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发脑部血供障碍,从而导致脑组织缺氧和缺血性坏死;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早期诊断脑梗死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指导。CT、MRI是临床较为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但脑组织病变24-72h后才会被CT检测到,极易延误疾病的救治;而MRI也仅能够检测到急性期脑组织病变;加之,MRI还未在一些中小型的医院全面普及,有其应用的局限性。相较于CT、MRI,脑电图不仅能够检测出脑组织代谢情况,而且还能够检测出脑组织病变的程度、面积等,进而为临床早期诊断脑梗死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CT诊断结果显示,脑电图检测脑梗死的异常率明显高于CT诊断(P<0.05);大卒中组脑电图异常率高于小卒中组(P<0.05),大卒中组脑电图异常率与中卒中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中、重度异常者,卒中加重率高于轻度异常者(P<0.05),与孙剑等[3]研究结果接近;证实,脑电图对早期脑梗死的敏感性较好,能够为临床诊治脑梗死提供有利依据。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脑电图的异常率较高,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评判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