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点渗液原因分析及护理
2020-12-20张志玲李维霞
张志玲,李维霞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北京 100074)
PICC即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置管周期长、安全可靠、预防反复穿刺、疼痛轻等优势,称为现代临床患者常见治疗方式。但具体护理过程中,极易出现导管堵塞、穿刺点渗液和静脉炎等并发症,既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还会增加其经济压力,较为严重时还会引起医疗纠纷[1]。抽取我院PICC置管患者共102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抽取我院2018年06月01日~2020年3月01日PICC置管患者共102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24~89岁,平均(52.20±5.94)岁。
102 例患者共18例出现穿刺点渗液,但(3例)患者是因淋巴渗液引起的。但在康惠尔水胶体、藻酸盐敷料(2例)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等及时换药处理,均在2~12 d痊愈。
2 PICC置管穿刺点渗液的原因
(1)病情。针对PICC置管患者,多患有实体肿瘤、血液病等状况,且在营养失衡的条件下,极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继而导致组织水肿和血小板计数减少。若患者体质较为特殊,还会出现导管排斥现象,诱发渗液。
(2)导管维护。现代医疗模式中,若PICC导管维护不到位,不仅难以倡导无菌理念,还难以保证消毒液浓度,导致穿刺点愈合不良。
(3)护理操作。常规情况下,均在皮下0.5~2.5 cm予以置管,且导管、穿刺针、血管鞘等皮下留置过长,极易引起皮下组织损伤,甚至还会增加修复难度,诱发淋巴液渗出、组织间液渗出等问题,继而导致穿刺点渗液。同时,若送管操作不规范、不合理,极易在长距离送管期间引起血管内壁损伤,刺激凝血系统活性,在损伤内皮细胞的同时,诱发白细胞、血小板附着,构成凝血酶及纤维蛋白鞘[2]。
3 PICC置管穿刺点渗液护理对策
3.1 评估渗液状况
于患者住院期间,应详细评估穿刺点变化,检查是否存在红肿、热痛等现象;导管、皮肤及贴膜等是否紧贴;皮肤组织是否干燥。
3.2 物理处理
由于PICC置管7 d内为穿刺点渗液高发时段,而本研究患者均在置管1周内出现。以凝血功能差的患者为例,应延长穿刺点按压时间,由原有1~2 min延长至5~10 min,特殊情况下可借助无菌纱布的使用,予以局部组织加压包扎,再取弹力绷带施行固定操作。若存在穿刺点渗液现象,应立即取下透明贴膜,于常规消毒的基础上,将纱布(6~8层)置于穿刺点上方区域,再贴上透明贴膜,联合弹力绷带予以24 h加压包扎,但压力可控制在1指左右;以2 h为时间间隔,对穿刺点予以放松0.5 h,还应评估肢体远端处感觉、皮肤颜色及臂围等状况变化,预防血液循环失衡引起的手指肿胀、前臂肿胀等状况[3]。
3.3 药物处理
若经3~4 d物理治疗,患者穿刺点渗液现象仍未改善,且还伴有渗液增多的状况,应改为药物处理。即透明敷贴更换期间,可覆盖无菌明胶海绵,以此起到渗液吸附的效果,若患者表现为凝血功能低下,可借助蛇毒凝血酶粉末的使用,涂抹在穿刺点,虽可起到止血效果,但不会制约机体凝血酶原,即无血栓风险。此外,还可联合云南白药粉的使用,将其涂抹在穿刺点,但该项操作应满足无菌理念,杜绝穿刺点感染事件;若渗液量相对较少的患者,换药时间可延长至48 h;若表现为血管纤维蛋白鞘渗液,可借助尿激酶溶液予以风管处理,3~5 d可逐步改善[4]。
3.4 预防处理
于PICC置管期间,最大限度上选择上贵要静脉;置管者应预先开展PICC理论学习、操作实践等专业化培训,PICC专科护士完成置管操作,以此增强穿刺成功率;利侧应在右侧,钝侧应在左侧,将穿刺点定义为中心,顺沿导丝方向扩至皮下组织约为0.3~0.5 cm,预防穿刺点、扩皮点存在皮下组织,继而增加送鞘难度;送鞘期间应保持手臂功能位,保持肌肉组织放松,以缓慢、轻柔的手法送入导丝;送管速度应为2~4 cm/s,次进管1~2 cm,减轻血管损伤;做好和管床医师、责任护士间的沟通,做好原发病和基础病的救治,如抗血小板治疗、补充营养、护肝药物等,用以根源上预防穿刺点渗液[5]。
4 讨 论
鉴于医疗技术的逐步增强,PICC置管俨然成为现代疾病治疗的首选,特别是在长期静脉治疗、输注高渗药物或刺激性药物患者中,可在减少反复性穿刺的同时,减轻患者疼痛。特别是在联合超声以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条件下,能够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增强带管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