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性大学治理模式建构
——李喆《大学治理行思录》评介

2020-12-20刘宝存

临沂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学体系教育

刘宝存

(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大学治理是我国新时期推动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不断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大学自身有序运行的内在需要,也是新时代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一所大学如何确立治理体系、实施治理方略、提升治理能力、达成治理初心?这是一个时代话题和现实课题。李喆教授的新著《大学治理行思录》以所在两所地方性大学的治理实践为样本,对大学治理模式的建构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创新探索。

一、行与思:聚焦教育的时代拷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推进,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势在必行。李喆教授先后在担任聊城大学校长、临沂大学党委书记期间,一直把办校的重点放到“大学治理”上,并从“思”与“行”即理论探索与创新实践两个维度不断加以研究和尝试。正如《自序》中提到的:“怀揣大学管理者须臾都不可忘怀的良知良心,记录下一点思考与感悟。”[1]2

在理论探索上,聚焦前沿。李喆教授在该著作中辨析了大学之“道”与大学治理之“道”,认为大学有道,大学治理亦有道。大学之“道”的达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治理。大学治理之“道”的殿堂,筑基于“止于至善”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大学治理之“道”重在构建一种机制。[1]4一个优秀的大学管理者应该在教育之道、学问之道的基础上悟出治理之道。作者对一系列大学治理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学术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在创新实践上,敢为人先。大学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表现为一种持续不断的历史过程,是一种大学治理模式丰富化、展开化的建构过程。因此,大学治理的创新实践难能可贵。该著作随处可见大学治理各个层面和领域的生动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大学治理创新的实践过程和显著成效,对地方性大学的治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正与奇:大学治理的路径选择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是以将阅文情,先观六标,三观通变,四观奇正”。“正”为常规本色,“奇”为与众不同,奇正相谐而生色。文学创作欣赏如此,教育改革实践亦然。我国高等教育学界于20世纪末引入治理观点,并展开了相关研究与实践。在具体的选择策略上,李喆教授提供的案例和样本是守正与创新的结合。

以改革创新引领转型发展。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这是动力之源,也是新时代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正如作者所言:“创新是大学永远的作业。”[1]204首先,重视思想先导。两所大学经常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通过专家报告、外出考察、专题研讨,更新观念凝聚共识。其次,构建大学治理模式。临沂大学实施了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调整完善了学校的顶层设计,制定了大学章程。最后是深化综合改革。破除发展障碍,深化教学改革、方法和手段,推进教育信息化,激活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创新,追求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凸显教育本质规律的回归。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李喆教授提出了“四个回归”。要从教育理念上回归大学本质,牢固树立全员育人育全人的理念,把教书和育人真正统一起来。要在教育目标上回归社会需求,构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架构。要在教学常识上回归教育规律。紧紧围绕教学关键环节,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要在教学模式上回归学生主体。要落实好师生见面制度、课后辅导制度,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学业规划,帮助学生从“四个出口”选择好适合自己的方向,重塑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三、文与质:文本阅读的个性体验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论文主张“文”与“质”并重,“文”与“质”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大学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似乎显得复杂而枯燥。而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常让人有文质兼美的感觉,产生丰富而充实、思辩而艺术的体验。

从内容看,该著作丰富而充实,信息量大。该著作共分11章,129个专题,覆盖了大学治理的方方面面。作者指出:本书所说的大学治理之道,不是多么高深的剖析面,而是最日常的“点”。这些点涉及大学治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几乎办学治校的基本问题,大大小小,林林总总,都能在本书里找到创新探索的足迹和成果。

从形式看,该著作思辩而艺术,可读性强。无论从深沉、理性而坦然的自序,还是感动、质朴而执著的结语,无论从匠心独运的章节拟题,还是文采斐然短论随想,都能发人深思,又回味悠长。在行文中,129个专题,大多简短精炼,主题集中,观点鲜明。话题往往从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开始,结合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提出自己的主张。

总之,李喆教授的《大学治理行思录》以自身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为基础,对大学治理的时代课题交上了一本厚厚的答卷,值得认真品读分析和推广借鉴,因为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大学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更是教育工作者肩上的神圣责任。

猜你喜欢

大学体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大学求学的遗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