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20李金凤
李金凤,李 爽
(吉林市化工医院,吉林 吉林 132021)
在临床中,急性脑梗死属于神经科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是该疾病的病理学基础。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挽救患者缺血半暗带是治疗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治疗期间,需在患者缺血组织灌注有效血流,防止脑组织不可逆损伤现象。实施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文本择取接收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有以下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03月~2019年08月择取科室诊疗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采纳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49例采纳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对照组女21例,2男8例,年龄43~80岁,平均(61.39±7.05)岁,病程1~4年,平均(2.99±0.02)年,根据受教育程度可分为:小学28例、高中15例、初中4例、大专2例。观察组女19例,男30例,年龄44~79岁,平均(58.26±7.87)岁,病程1~3年,平均(2.54±0.29)岁,根据受教育程度可分为:小学25例、高中6例、初中15例、大专3例。对比一般资料,无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49例采纳静脉溶栓治疗,在患者静脉注射0.9 mg/kg阿替普酶,首次注射总量的10%,在1 h后注射剩余90%,实施静脉滴注溶栓治疗方案[1]。
观察组49例采纳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以对照组作为基点,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脑血管病变现象进行检查,倘若血管闭塞需立即实施动脉溶栓,通过导丝引导,将6F动脉鞘更换,然后将目标血管放置在引导管中,在微导丝的辅助下实施轴导管技术,在血栓栓塞部位通过微导管,在远心端推注阿替普酶1 mg,然后将血栓拉回微导管中,然后将阿替普酶18 mg推注,将微导管拉至近心端,推注阿替普酶1 mg,在必要的时候,捣碎栓子,通过支架将栓子取出,血管通常后,倘若较狭窄,需实施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手术,防止闭塞。实施静脉溶栓后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药物,初始剂量为每天100 mg[2]。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治疗效果,根据不同的治疗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是指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恢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幅在90%以上;有效是指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幅在45%~89%;无效是指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想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幅在15%以下。有效率=显效+有效。
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详细记录并实施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平方差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以%、x2表示,统计数据借助SPSS 22.0分析,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
2 结 果
2.1 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97.96%)较对照组(85.71%)低,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49例,17例,25例,7例,42例85.71%
观察组49例,23例,25例,1例,48例97.96%
2.2 分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显示,治疗前,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4 6±1.8 4),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52±2.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5.46±1.29),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1±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坏死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该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偏瘫、失语以及偏盲等,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数据显示,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律失常等和急性脑梗死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且年龄越高,发生率越高。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多采用药物治疗,实施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可延长患者疾病治疗有效期,在靶区给药,靶点的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血管的再通率。
综上所述:实施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