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人护理相关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
2020-12-20陆海林程浩然
陆海林*,程浩然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医疗条件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与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社会中重要且特殊的服务型部门,负责对病人提供治疗与护理的重要任务,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病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需求也随之增加[1]。重症监护室承担着对各类重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职责,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作为护理管理者,不仅需要自身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而且培养具有过硬专业能力的专科护理人员也是重要工作职责[2]。为了适应医疗工作发展需求,培养满足医疗工作需求,具备良好适应能力、可为重症病人开展科学护理干预的特护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6月~2019年9月期间重症科室组织的护理人员培训进行回顾性分析,接受培训考核护理人员共24名,均无重症监护工作经验,年龄在21~27岁,平均年龄(24.19±2.49)岁,护龄2~6年,平均护龄(4.57±1.45)岁,学历:中专6例,大专14例,本科学历4例。
1.2 方法
由医院护理负责本次组织实施,由护理部主任亲自负责,选择2名具有丰富临床重症监护经验、具有5年以上带教经验的护士,坐位带教老师,负责培训工作。确定本次培训目标:掌握重点护理工作意义与特点,明确重症患者抢救护理流程,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技能,回到原科室后,可胜任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顺利完成重症患者的护理任务。
培训时间安排,培训周期为3个月,培训结束后,开展理论考核,考核达到85分者为合格,开展实际重症护理操作考核,达到90分者即为合格,两项考核均达标者,视为培训达标。若两项考核中有1项及以上未合格者,则需继续培训,直至补考达标为准。
培训内容:提下下方本次培训内容的理论知识文件,让接受培训的护理,提前预习,根据护士原科室要求与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培训细则。培训计划:培训第一个月为初期阶段,主要培训任务为熟悉ICU环境,掌握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班工作职责,对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仪器使用方法进行掌握,做好人工气道管理工作,熟练掌握抢救治疗配合护理步骤[3]。了解常规护理工作与特护记录的书写方法,初步掌握危重症护理的工作规程。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带领接受培训的护士,对病情稳定的重症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并让护士独立完成交接班工作。第二个月为中期阶段,对学员的学习情况与独立完成重症病人的工作能力进行考核评估,根据考核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使护理人员在此阶段均可独立完成重症患者的监护工作。第三个月为尾期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对前两个阶段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进一步加强重症护理技术与技术操作,总结培训教育效果,开展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
1.3 观察指标
由医院护理部与ICU共同组织制定考核方案,由自标准化考试题库筛选理论考试题目,所有知识均围绕重症护理相关知识开展。实际操作考核主要是ICU常见护理技术与专科护理技术为题目进行实践,抽签考核,抽取2项。
1.4 效果评定
由护士长对此次培训满意度进行评分,包括病情观察与护理、护理过程中心理素质两方面,总分100分。
2 结 果
2 4 名培训学员接受培训后, 出科理论成绩为(89.48±4.65)分,实际操作评分(93.45±2.45)分,所有护士均在第一次出科考核中达标,无补考成员。护士长对培训学员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心理素质两项评分较高,综合评分达到(90.46±2.15)分。
3 讨 论
为各科室培养具有重症病人相关护理技术的专业特护人员,可有效减轻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压力,提升医院整体护理工作质量[4]。重症护理技术培训教育良好开展的前提,是对培训教育内容进行完善,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使培训教育工作可有序开展,提升培训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使学员均可按照制定的学习方案,对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器械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同时熟练开展电除颤术、心肺复苏术、微推输液等危重症护理技术。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有效避免不必要浪费,同时可保障培训的实际效果。本次培训教育过程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原则开展,并根据接受培训学员的实际水平,制定培训方案,可使培训学员逐渐了解掌握重症患者的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5]。同时将第一、二阶段作为学习新知识的主要阶段,第三阶段作为巩固阶段,可在此阶段将前两个月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提升,形成肌肉记忆,切实提升自身的重症护理能力,在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可了解常见问题的处理办法,使重症患者接受全面、周到的照护与服务。
综上所述,重症患者护理工作质量可作为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医院护理质量安全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重症患者照护工作是各科室护理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培养一批优秀的掌握重症病人护理知识与技术的专业特护人才,不论从护理人员自我提升而言,医院护理工作提升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