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日本有马赖底禅师的佛教文学

2020-12-19任传印

关键词:佛教文学

任传印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佛教于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后于六世纪传入日本,经历初传时期、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期、江户时期、近现代时期等,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①作为通过心理世界改造获得终极价值的普世性、实践性学问,②佛教成为亚洲的根基性信仰,与哲学、文学、伦理等意识形态交互影响,其中佛教文学是信者反映信仰实践和心灵世界的文学创作,③在印度、中国、日本等皆有发展衍化(包括理论建构)。有马赖底(1933—)是当代日本佛教禅宗主流临济宗法嗣代表,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会长,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与文化交流,贡献卓著,其佛教文学成就有代表性。中国大陆2014 年系统引介有《有马赖底禅文集》,④受到传印法师、觉醒法师的赞赏与推荐,但学界尚无系统评论与研究。笔者基于东亚乃至全球共有的现代性命运,考察有马赖底的佛教文学思想、批评与创作实践,以此丰富对当代日本佛教文化的了解,管窥日本佛教文学发展的特点与得失,促进中日佛教文学的互鉴与提升。

一、禅艺理论

考诸中外佛教史,作者在从事佛教文学创作的同时,不乏基于实践的理论总结,⑤其对创作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马赖底亦有较为鲜明丰富的佛教文艺思考,涉及佛禅与美学、佛教文艺创作论、佛教文艺批评三方面,并与作者的佛禅修证、创作实践形成三角互动关系。

第一,关于佛禅修证与审美的关系问题。作者指出,禅是体验型佛教,通过切身体验认识世界,在实践中获得知识。⑥体验是沟通佛禅与审美的重要途径。他认为,造作的审美意识是分别境界⑦;禅的真理与经典文本可以阐明美学真理,解决美学问题,⑧譬如“井户茶碗”之美源于陶工制作时与禅相近的无分别心。⑨由此可知,丰富深邃的禅修体证不仅是真实有益的精神践履,而且是蕴含审美潜质的艺术创造态势,故有学者指出“空”是美学范畴。⑩综上,所谓大道不隔,佛禅与审美可以也应该会通,佛禅审美是证悟美学、体验美学、无我美学,它并非审美经验的全部,但契合审美思维的超功利原则,拓展了审美价值的存在空间。

第二,关于佛禅文艺创作论。首先,关于佛禅文艺界定,作者着眼于“如何写”而不是“写什么”,正如禅画并非取决于题材或者作者的禅僧身份,而是落实到作品,能够把握事物真髓,达到震人心魄的人格境界全体现,故花鸟山水画可能有禅意,出于炫耀或轻薄的禅机图则与禅甚远。11可见,作者的禅修与作品的禅意是核心要素,后者更有终端决定意义。其次,禅修为文艺提供创作动力。“通过这种修行生活,禅僧逐渐地深入到自身观察的对象——生命其本身之中:通过长年累月的修炼而获得的至为重要的直观感觉,驱动禅僧的原始艺术创作本能,从而创造出精美的艺术佳作。”12如果没有禅心观照、心物接洽与情感流动,13则作品不可能立于禅境,而是跌落为依存与执着。再次,佛禅文艺的内容是禅者映澈内外宇宙的般若观照,是艺术化的畅演教法与接机布教。14作品能反映作者的禅悟表现能力与经年积修的人格,通过笔墨自然流露,化为艺术结晶。15因此,作者追求禅修与创作的统一,表现职业画家望尘莫及的自由远大的心灵境界。16最后,禅修在根本上引领艺术风格。禅画有极为特殊的表现形式,它超越传统技法窠臼,自由表现心灵,不求形似而感悟本质,手段简洁粗犷。17可以说,在不同文艺类型的表现形式与技法方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智慧与人格境界决定了作品“应无所住”而现其形,具有无限丰富的创造空间与审美潜质。

第三,关于佛教文艺批评。有马赖底的主张可归纳为禅修基础上“以心印心”的心理批评、印象批评、传记批评。读者以禅观为基本方法,自觉接契佛教体验,将作者的人生阅历特别是禅修经历与创作相结合,注重透察创作心理,这是审美接受,是心性交融,更是人格境界的全面开敞与直面相逢。他赞同欧美人士将禅艺术作为明心见性的契机来观赏接受,18作品展现作者整个生命、全部人格迸发的生命之光,超越技法巧拙,直指魂魄,深邃而强有力地震撼观者心灵。19文本切入方面,重视佛禅审美的内学根底,以把握作者内心世界为重要线索,仔细深入洞察作者心灵才能感受作品的真实之美。20他将艺术形式批评亦归于心性层面,不盲目着眼于技法,而是从禅心层面理解技法,超越巧拙,获得强烈震撼心灵的宗教感染力。21这意味着道对术的优势,内容对形式的导引,以及禅视域下技法的高度个性化,无意于单纯技术层面的规律总结。例如批评画僧玉畹梵芳《石竹图》的运笔特点,重在领悟其意。22

二、禅学随笔

与上述思想相应,有马赖底基于修持体验展开禅文学创作。他说:“我确信身心的变化来源于感悟。我的确信来源于自身不断积累的经验和无数的经历与实践。我愿意与各位有缘之人重新回溯自身在不断的修行实践中所获得的感悟。”23人们掌握了禅的智慧,将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邂逅“感悟”,体验身心的瞬间变化,对人事物的看法与思维也会有根本转变。24这是利益读者的佛教文化事业。综合内容与形式,其作品可归纳为随笔、传记和游记三类。

佛禅随笔主要包括社会批评、历史文化、禅修体验三类题材。社会批评有两方面,一是为遭遇困境的民众提供禅的智慧,如生命观、价值观、意志力、思维修等,如《破壁入禅》包括“在逆境中磨练”“扭转乾坤之力”“甘当凡夫愚人”“随遇随缘而安”“世间本无壁垒”五个主题,作者结合自身修持,拈取佛禅文化、时事题材,叙说对待逆境之道。例如鼓励人们敢于接受逆境、爱护生命、化解执着、激活性灵、避免技术异化、学会幽默和欢喜等。《活在禅中》包括“卸掉包袱”“莫向外求”“舍弃欲望”“洗涤心灵”“人生大事”五个主题,解说保持禅境的原则与方法,例如棒喝、中道思想、淡化占有欲、不求回报的心态、枥堂长老的圆寂故事。二是就日本现代文明积弊与公共问题表达立场鲜明、犀利深刻的批评,可谓人生批评的扩展。如《少欲知足方为快乐》针对福岛核电站事故提倡节约能源;《过于求安反而不安》洞察现代社会普遍缺乏安全感,以传统生活重估现代文明;《诸行无常把握人生》批判科学理性的偏执与自我中心;《善于工作善于生活》批评娱乐产业的功利化与模式化;《如何设计美好未来》针砭社会的“粗糙”“浑浊”“浮躁”。另外,有的文章与佛学义理可能不够契合,例如《人有超越逆境之力》充分肯定本能的价值,25但本能是染净杂糅的业识;《斩断自我之心》指出佛陀说法使世人陷入法执,26但这并非说法之过。总体而言,人生批评提升微观层面的生活品质,文明批评探索宏观的价值方向,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印证。

历史文化随笔是对与佛禅有关的历史、艺术等的述评,既有史实、人物、故事,又有禅思评议,较之社会批评蕴含更多文化气息。如艺术鉴赏文《寂室元光墨迹“光阴可惜时不待人”》从禅观书法的顿悟切入,介绍寂室元光的禅修历程,引用偈语,运思深静,如慧目朗照,结尾发挥印象批评的禅观感悟与澄明想象,开显庄严华美境界:“在白雪皑皑的天目山的山山水水中,在点缀永源寺漫山遍野的五彩缤纷的红叶下,寂室无比潇洒地超越世间一切,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实践禅宗法门。这种在大自然中磨炼陶冶而成的高风亮节,自然而然地荡漾于寂室的手书佳作中。”27再如《千利休手书“半身达摩自问自答”》,先提出千利休的手书隐含对达摩祖师的理解,接着介绍千利休的修行与功业。千利休因政治被迫自杀,但禅修使其悲剧命运获得解脱。面对千利休过于完美和模式化的辞世文,作者别有见地,认为辞世“和歌”更符合他的身世与人格。《王畹梵芳画赞“石竹图”》《雪舟的画境》等随笔亦然。除了佛禅文化,文学批评随笔《我与子夜吴哥》将李白的传记故事与自身的见闻感悟结合,蕴含对芸芸人世的关怀,寄托对自由浪漫审美人生的追求,体现了作者禅思心灵的人间性。

比较而言,基于二元或多元的智性观察与思考多滞于意识层面,超越上述思维方式的深度体验与动态直观则可以打开下意识之眼,发现世界与人生更为完满的实相。28禅修体验虽然诉诸身外的文字,但目的是叙说作者的修持经验,揭示佛教精神生命,传达心性觉悟的当下即是之觉受,亦可能引起读者的好奇乃至惊叹。例如断食是生命修持中比较有创造精神和传奇色彩的事件,可以丰富佛教文学的内容与价值体验,《断舍离的世界》叙述辟谷“截断”经历,表达身心净化体验,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事件,亮出断舍离之智慧蕴含的自由意志。《不畏不惧向前》将禅门腊八接心、参悟佛法的甘苦过程娓娓叙来,作者体验僧团集体共修的氛围,也传达了自己循序渐进的价值意向与内心空净的禅悦境界,涌荡着成佛作祖的大丈夫气概。《禅的对话》中,作者以札记短文叙述云水僧对自然宇宙、天空大地的禅悦感悟,烛照出人与自然在万法一如意义上的和谐之境,29传达化缘托钵带来的有深度的意志与情感历练。因为作者较多地将禅修经历融入社会批评与文化艺术随笔中,转化为弘法利生的精神,故此类题材篇章不多,但专文更加凝练、饱满、深刻,读者可切实领略深湛峻烈的临济禅风。

就艺术表现而言,上述随笔非枯燥说教,说理手法多样,思想融渗情感,以多年禅修为根底,收心摄神,凝明内敛,文字富有悟性、弹性、余味,以此接心明心。文章之间环环相扣、因果相续,既能“抖包袱”吸引读者,亦能阶次进道,使人转迷成悟。文艺鉴赏随笔文图搭配,契合时代接受心理。不足之处有四:一是模式化、类型化削弱审美感受,《破壁入禅》的文章标题皆为八字,《活在禅中》的文章标题皆为六字,思路多循“话题—剖析—收束”的秩序,很是庄严整饬,30但缺少变化,31未能充分开显禅思的散文之美。二是第二人称的说法对话固可剖析读者心灵,32形成沟通体验,但难免不平等的说教。三是某些富有禅者体验的重点、焦点、难点未能充分开掘,如《我与子夜吴哥》自述在宜昌时充满难言之情,此情可能关乎中日战争评价,殊能考验禅者境界,遗憾的是未见深度剖露,博大精深的禅心应该对人类重大事件、酷烈创痛做出观照,提供疗愈智慧,这是菩提心的重要承担;禅悟、断食等增广禅修体验内涵的事件亦值得深究精撰。四是不同文章所谈故事、禅思有所重复,造成新意不足。

三、禅修自传

较之说法随笔的思想与体验,传记《禅僧直往》侧重叙事、描写与抒情,作者以禅僧视角回溯人生,既有修持底蕴,又有特定时期的记忆,佛禅体验与审美叙事融合,呈现了从名门后裔到禅僧的丰富历程与形象。作品的命名有棒喝顿悟意味,“直往”之路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是童年时代,叙述家庭出身、幼儿陪读、寄养寺庙等经历。父亲经营不善,母亲无心持家,最终离婚,被寄养于寺庙的有马赖底是天真懵懂、缺少亲情的不幸儿童形象。作者永难忘怀母亲因离婚被迫放弃孩子而流下热泪的形象,书写亲情的凝重之笔表现了超拔的临济禅僧丰富的人性内涵与情感逻辑。33另有某些细节较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性格心理,为命运埋下伏笔,融渗着因果思维。例如“麻路”女佣姐姐对他的照顾、民歌与四周墙板的花纹,颇有意境,生动感人;移居姥姥家时,舅舅命令作者爬大树,挑战自己,勇敢攀登;自述喜欢在库房翻看卷轴书画等收藏品。后来他不畏艰难,精进修持,保护佛教文物,皆与此有关。

第二是少年时期,主要是岳林寺紧张、被动、孤苦的生活历程。因为懵懂之年“想当一休和尚”的遐想,作者来到梅林寺,受到森下大拙师父的严格管教,关于铁拳、呵斥、湿抹布抽脸颊等细节描写渲染了成长环境,修行、劳动、学习等多侧面经历勾勒出磨练成长的少年僧形象。需要指出,作者此时属于建立信仰认同的“中间人物”,他不能接受人迹稀少、林木葱郁、荒凉冷清的山间寺庙,怀念都市生活;不喜欢岳林寺的僧装;因为参加丧葬仪式或法会而耽误学校学习,遭受同学的羞辱;师父的管教令他形成谨小慎微、畏缩不前的可悲习性,藏在壁柜拉门里抱着半导体收音机听古典音乐,重温童年;还有与寺庙信众特别是少女的交往与诧然等。这些染净杂糅的经历、矛盾心理、性格变化塑造了有马赖底不乏悲苦与被动的青年性格特征。

第三是修行长养时期,重点是到东京相国寺拜师参禅、托钵化缘、养病学习、复兴祖庭等经历,动态地描摹出道心日坚、修持益进、视野拓展、自觉定位的僧青年形象。有些场景、事件、心理描写比较鲜活地捕捉了传主的生命体验。例如描写相国寺的修持,受到麻雀和附近女学生啦啦队的干扰,人境激荡;开始化缘时,鼓起勇气在大庭广众之下吆喝;“纪伊半岛”的远征云游与扪心自问彰显道心;参公案屡败屡战,激发搏斗意志,传达苦修体验;养病期间学习美术,为弘扬佛教艺术做铺垫;临济祖庭寻根问祖涌动忧患意识;传神地描述大津枥堂师父圆寂时的言传身教与师徒默契,对“死无友”遗言的参悟体现作者的悟力与见地。至此可见,经过相国寺禅修锻炼的有马赖底已道业坚固,具备了承当佛教事业的胆识与智慧。

第四是弘法利生时期,主要是信念不移、功夫纯化、勇猛精进、创建佛教事业的奋斗历程,彰显鲜明的临济宗风与自强不息的刚健人格。例如作者发愿保存优秀寺庙文化遗产,艰难募化,建立承天阁美术馆;代表京都佛教会拒不接受古都保存协力税,顶住压力,关闭相国寺,最终废除此税;关注日本经济至上导致的文化迷失与堕落,抗议有损京都传统文化和城市形象的高层建筑计划;于华北凛冬参拜赵州禅师遗址,心理描写颇有高僧愿力:“老衲暮年,壮心不已,为了中国佛教的复兴事业,为了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具有悠久历史的日中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往来,即使上百次,我也在所不辞。”34接任相国寺管长勇毅担当;创办佛教音舞台传承文化;祭拜文化先贤,承担历史责任和文化系谱;创办“和敬学园”,收养不幸少年,面对阳光无忧的孩子,作者忏悔童年的怨天尤人,惭愧心与忏悔意识使人格愈加真实丰富;“老衲,你要赶快警醒!”的结尾源自临济家风的棒喝,是跨过内宇宙的超越之虹。总之,本阶段塑造了有马赖底勇猛精进、敢于担当、内修外弘并进、智慧慈悲兼备的成熟禅僧形象。

在艺术表现方面,自传以时间和修持形成复合式线索,宗教体验、审美情感、学术知识相结合,叙事、抒情、议论等方式交织,通过曲折成长的历程塑造僧人形象,传达佛禅意蕴。选用故事典型,颇能营造意境,深沉入世与超脱淡远兼备,语言平实有禅味,是值得阅读的僧传。不足之处有四:一是结构,前五章的线性结构相对比较传统,不够生动别致,第六章以专题方式补叙游记,整体不够协调。二是焦点内容未能充分开掘,僧传的核心应是宗教体验与心灵表现,35作者在岳林寺时期道心初成,但未见耐人寻味的关键事件,难以饱满地支撑禅僧形象的连贯性与独特性;叙述青春期与寺庙附近少女的交往,言辞颇为闪烁,可能蕴含丰富的心理波澜与染净混合的人性内涵,如以禅观来写,或可成就动态禅修之美。三是禅堂接心、辟谷等体验未能述及,削弱了禅者的文化内涵。另外,有马赖底在禅茶随笔中融入佛陀、六祖慧能等祖师传记,内容与形式继承经典,文思简净,可谓教界趋同,36兹不赘述。

四、参禅游记

云游参访是佛教明心见性的重要途径与内容,佛教史在某种意义上可谓僧人的云游史。《云水禅心》主要是有马赖底海外参访证悟的游记文学,诸如《藏地朝拜记》《柬埔寨纪行》《泰国朝拜记》《不丹朝拜记》《临济寺复兴》等,亦有非佛教题材作品《圣乔治城远眺》。主要包括史地简介、行程叙述、参访体验三方面内容。

史地简介是游记作品的基本内容。文章开头多是陈述所在地的自然与人文背景,参访过程中则以插叙方式介绍城市或寺庙的相关情况。例如《藏地朝拜记》交代西藏地理与佛教历史,《柬埔寨纪行》引用《真腊风土记》简述古国真腊与印度教基本知识,《泰国朝拜记》追溯泰国文化史与日泰交往史,《不丹朝拜记》介绍不丹宗教史与自然人文简况,《圣乔治城远眺》爬梳葡萄牙殖民史与葡日交往。文章陈述事实,介绍风土人情,有时用数字交代时间、人口、面积等,客观详致,朴素平实,有学问僧风格,且与行程叙述、参访体验交错,亦为禅观所涵容。需要指出,有的作品介绍性知识较多,冲淡了游记体验与审美重心。

行程叙述主要循时序展开,特别在参访多地时起到穿针引线、勾连全篇的作用,诸如简要介绍游记背景、出行方式与地点转换,间或叙述印象较深的地域见闻,例如藏地巡游遭遇高原反应,参拜越南胡志明市永严寺时目睹泰国与柬埔寨边境交火,游历不丹国时叙述飞机高技术降落。总体而言,这部分内容不占主体,但有基础支撑作用,作者处理得比较得体。

参访体验是佛教游记的重点,描述风貌、场景、人物,情景融合,抒发禅思与情感。例如《藏地朝拜记》记述在布达拉宫礼拜宗喀巴大师与诸菩萨的感受,在大昭寺礼佛闻法的喜悦;《柬埔寨纪行》描写与吴哥古迹相逢时受到视觉冲击,在巴戎庙的观音菩萨像下获得心灵震撼。有的心与境谐,如不丹国的环境描写:“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耸立在西藏高原南腹,被称为天神之居的巨大雪峰,至今还有许多人类尚未抵达的处女峰。不丹王国北部边境,由万年积雪而形成的巨大冰河一直缓缓流向南部,与印度平原地带的雅鲁藏布江汇合,继续前行而注入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孟加拉湾。”37意象宏伟庄严,暗含临济禅风。作者基于幸福感破斥人类现状:“当今一部分人所讴歌的所谓现代文明非但不可能拯救人类,反而有可能将人类推向毁灭的深渊。这就是我亲身接触了不丹王国悠久而杰出的文明之后所获得的最为深刻的感受。”38体验书写贵在禅心真挚、饱满、涵容,在人地互参、心佛感应中开显和传达意义。总之,知识介绍如大地,行程叙述作枝干,佛禅体验为生机,以文字般若调和,方成游记菩提果。

五、比较互鉴

日本佛教学者末木文美士指出,佛教的亚洲传布已形成不同的地方传统,在日本甚至有不小的变化。39基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深厚历史渊源、优良传统与时代需求,笔者在前文基础上就佛教文学的某些问题进行比较、反思、互鉴,以期有利于中日佛教文学的共同提高。

第一,有马赖底的佛教文学思想虽未建立严整的理论体系,但内容比较丰富和全面,与同时代及前后的铃木大拙(1870—1966)、山田无文(1900—1988)、铃木俊隆(1905—1971)、佐藤义英(1921—1967)、濑户内寂听(1922—)、高田好胤(1924—1988)、高森显彻(1929—)、尾关宗园(1932—)、桦岛胜德(1949—)、玄侑宗久(1956—)等佛教人物比较,成绩突出,体现了佛教文学的理论自觉与现代意识,对佛教文艺创作和批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文学提供新的思想资源和实践道路,这得力于作者的学问僧背景。

当代中国佛教亦对佛教文学进行了某些学理思考,例如赵朴初考辨诗学与佛学的对立统一关系,40对中国佛教诗歌的分类与评价,41对隆莲法师诗词的批评42;净慧禅师关于佛禅真谛与诗偈方便的关系思考43;明海法师以观照思维对诗与禅的打通及其佛教诗词批评44;妙华法师论及佛法与诗歌的差异及其转换问题45;雪漠以大手印修证为背景的“自性写作”思想46;陈兵关于佛教心理学与文艺创作之关系的研究47;星云大师从终极层面对宗教与审美的价值会通,48对佛学与文学的体用关系辨析,49提出“作文如说话”的创作原则50;圣严法师关于佛教文学创作的动机、条件、风格、特性、价值以及涵容希腊、中国、印度三大文学传统的创新路径思考,51肯定优秀宗教文学与经典文学的相通性,52考察宗教信仰与创作自由之间的张力,53体现了较强的现代意识和世界文学眼光。总体而言,中日佛教文学都以慈悲化世、修证体验、心性审美为基本条件与价值落点,但中国佛教文学的学理性思考尚不够丰富、系统、精深;另外,除了台湾林谷芳的禅画批评,关于佛教文艺的批评相当少,这也反映出佛教文艺理论与方法的薄弱,不利于其现代转型与稳健发展,中日佛教应在现有基础上共同推进。

第二,有马赖底其人其文富有张力,彰显入世精神与佛教主体性。如学界所言,现代性的根本心理问题是理性宰制与生命意义感的丧失,54禅者应该从负面透视现代价值之殇,55提供否定式的智慧启悟。在价值立场上,作者深刻批判现代文明道路,立场果决地传达反思现代性的思想情感,56与同时代僧人相比,虽不乏所见略同,但其态度峻烈,强度更大。在微观层面,作者弘法利生,卓然有为,个性鲜明,进取担当,无惧讥嘲,这种入世精神与临济宗风、修持能力、性格气质等直接相关,亦源自佛教在日本的影响、民族性格等。57比较而言,中国当代人间佛教比较顺应现代生活,同时予以净化提升,佛教的反思现代性价值尚未深度开显,其心学智慧与现代人学思想尚未深入对话互鉴,这与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佛教的民族性格及其发展道路有关;弘法利生方面,两岸佛教都取得显著成绩,但大陆佛教对社会发展、城乡治理等现代公共事务的贡献不足。中国佛教尚未获得超越不同利益团体、获得社会各界信任并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与美誉,这是与日本佛教、欧美基督教的差距。58因此,中国佛教可以参鉴日本佛教,结合自身优良传统与时代需求,秉持菩萨道的精神,与时俱进地探索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路径,做好现代性视域下的价值定位,59提高佛教的智性内涵,推动唯识学与禅宗的阐释运用,60提高社会关怀能力,实现优势供给,拓展佛教文学的创作空间与创新可能,积极参与和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与核心价值观的落实。

第三,有马赖底的佛教视域是民族的,也是跨文化的,作品不乏对中国佛教与文学的征引,这源自中日两国深厚的文化渊源,也体现了禅者的空性慧。61当代中国佛教文学对海外佛教文化的吸纳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对日、韩以及东南亚、南亚诸国佛教文化历史与现实的关注,62这有助于在佛教审美层面增强“黄金纽带”的文化力量,63提供“一带一路”的信仰驱动力。

第四,佛教文学的艺术性方面,有马赖底的作品基于真修实证,富有禅者思想情感内涵。文体选择比较持重,不事雕琢技法,有朴拙质实之美,其人其文的风格启发人们戒躁去俗。另外,他的文章与其文艺思想尚有距离,在文体创新、素材处理、禅修见地、人物塑造、结构设计、表现手法、语言艺术、民族文化审美等方面,其丰富性、深刻性、技术性、创造性等尚可加强,可借鉴对本土俳谐文学等优秀涉佛文学与世界文学经典。与有马赖底相近,中国当代佛教文学以散文为主,侧重以质带文,不事造作,较之经典文学,文字般若尚待丰富与精湛。中日可以协同面对佛教文学的现代转型,调动根本智学习经典作家作品,自觉提升艺术表现之后得智,心无所住而转动根尘之美,互鉴共进,以更多佳作飨益海内外。

注释:

①杜继文主编:《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314-331,454-484 页。赵朴初:《赵朴初文集》(上卷),华文出版社2007 年版,第644 页。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凤凰出版社2011 年第2 版,第275-279 页。

②竺摩法师:《竺摩集》(上),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 年版,第381 页。

③(日)加地哲定:《中国佛教文学》,刘卫星译,秦惠彬校,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 年版,第22-23 页。孙昌武:《佛教文学十讲·开讲的话》,中华书局2014 年版,第3-8 页。李舜臣:《中国佛教文学:研究对象·内在理路·评价标准》,《学术交流》2004 年第8 期,第169-174 页。

④2014 年,海南出版社推出《有马赖底禅文集》,包括《云水禅心》《禅的对话》《破壁入禅》《活在禅中》《禅茶一味》《禅僧直往》六册,共75 万字,刘健、华海翻译。

⑤例如《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谈到观世音菩萨变化为紧那罗(诸天之乐神)说法度众,北宋诗僧释惠洪的“文字禅”思想在中国和日本五山禅林有较大影响(此处受教于李小荣教授),近代中国太虚法师、弘一法师等都辨析佛教信仰与文艺审美的体用关系。周裕锴:《惠洪文字禅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4 期,第82-95 页。任传印:《民国高僧大德与白话佛教文学》,《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5 期,第90-96 页。

⑥(日)有马赖底:《禅的对话》,刘建、华海译,海南出版社2014 年版,第138 页。

⑦有马赖底指出,作者如能以无我的精神境界从事设计和创作,必定达到美妙境界;如果心境散乱,瞻前顾后,绝不可能设计出隽美之作。如果美的意识执着造作,蠢蠢而动,则作品与美有天壤之别。(日)有马赖底:《禅茶一味》,刘建、华海译,海南出版社2014 年版,第131 页。

⑧⑨14 15 19 20 21 22 27(日)有马赖底:《禅茶一味》,刘建、华海译,海南出版社2014 年版,第126-127,129,216,148,148,129-130,216,217,208 页。

⑩王耘:《“空”之美学释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279 页。

11 12 16 17 18 37(日)有马赖底:《云水禅心》,刘建、华海译,海南出版社2014 年版,第226-231,237,237,228-229,226,79 页。

16在与舞台艺术家观世清和的对话中,有马赖底指出,佛教艺术家伊藤若冲的创作动力来自火热虔诚的宗教之心。(日)有马赖底:《禅的对话》,刘建、华海译,海南出版社2014 年版,第113 页。

23 24(日)有马赖底:《活在禅中·前言》,刘建、华海译,海南出版社2014 年版,第20,24 页。

25本能是西方心理学概念,对应无意识层面,在佛教视域中应为染净混合之业力,未必是纯粹正确的力量。(日)有马赖底:《破壁入禅》,刘建、华海译,海南出版社2014 年版,第10-12 页。

26云门文偃禅师杀佛弑祖的言论旨在破除修行者参学过程中产生的法执,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佛陀说法。(日)有马赖底:《活在禅中》,刘建、华海译,海南出版社2014 年版,第218-220 页。

28(日)铃木大拙:《悟性的提升》,孟祥森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 年版,第43-65 页。

29(日)铃木大拙:《禅与生活》,刘大悲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 年版,第217 页。

30李小荣:《汉译“论”部佛典文学特色之检讨》,《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4 期,第92-102 页。

31诗韵之妙在于以单调的重复使人迷醉,又以突兀的变化将人惊醒。笔者认为,为文之道亦如是。江弱水:《抽思织锦:诗学观念与文体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95-96 页。

32徐岱:《小说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10 年版,第325 页。

33参见杨奎松:《历史研究中的人性取向问题》,徐秀丽、邹东涛主编:《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年版,第135-141 页。

34 38(日)有马赖底:《禅僧直往》,刘建、华海译,海南出版社2014 年版,第134,219 页。

35心理传记以研究和揭示传主的心理世界为主要目标,笔者认为佛教传记应表现佛禅信仰体验与心理世界。杨正润:《现代传记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283 页。

36诸如当代日本天台宗尼僧濑户内寂听的《佛陀传》、法相宗僧侣高田好胤的佛理随笔等,都有此类作品,中国当代佛教文学亦有多种佛陀与弟子传记,它们在内容与结构上相近,在语言艺术风格上有一定差异。

39(日)末木文美士:《日本佛教史:思想史的探索》,涂玉盏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版,第161 页。

40 41 42 63赵朴初:《赵朴初文集》(下卷),华文出版社2007 年版,第870-880,1200-1201,1395-1396,1401-1404 页。

43净慧:《经窗禅韵·序》,大象出版社2013 年版。

44净慧:《生活禅钥》(增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年版,第324-325 页。

45妙华法师:《禅人禅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 年版,第277-278 页。

46雪漠:《文学朝圣》(下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21-223 页。

47陈兵:《佛教心理学》(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5 年版,第784-790 页。

48星云大师说:“蔡元培先生重视美育,他认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突破人我的偏见,我个人也认为,艺术的极致是宗教的展现,而宗教本身就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代表。”星云大师:《百年佛缘 2 社缘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年版,第432 页。

49 50星云大师:《百年佛缘 3 文教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年版,第44-45,31 页。

51 52 53圣严法师:《法鼓全集》(第3辑),法鼓山基金会2014年网络版,第253-269,272,273页。http://ddc.shengyen.org/pc.htm。

54(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中的自我与社会》,夏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年版,第8 页。

55龚鹏程:《龚鹏程讲佛》,东方出版社2014 年版,第379 页。

56黑格尔认为,宗教属于人类精神的反思——超越层面,对现代性具有反思批判能力。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年版,第8-9 页。

57(日)末木文美士:《日本佛教史:思想史的探索·中文版序》,涂玉盏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版,第2 页。(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增订版),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商务印书馆2012 年版,第255 页。

58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民族出版社2000 年版,第195 页。

59例如楼宇烈指出,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功能定位主要在心灵方面,它既可开显自由平等思想,又可平抑自由主义躁动,是传统文化在当前形势下最有发展潜力的思想。楼宇烈:《宗教研究方法讲记》,法祇、陈探宇、熊江宁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43 页。李四龙编:《人文立本:楼宇烈教授访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2 版,第210 页。

60唯识学与禅宗比较契合现代社会思潮与民族文化心理。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民族出版社2000 年版,第270-271,310-314 页。

61佛教文学的开放度、自由度、创新力与作者的空性慧成正相关。任传印:《佛陀本怀、中国经验与全球视域——佛教文学百年回顾与展望》,《世界宗教文化》2016 年第1 期,第128-135 页。

62嘉木扬·凯朝:《“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外佛教文化交流谈片》,《世界宗教文化》2018 年第6 期,第46-49 页。印顺:《一带一路:慈悲与智慧之路》,《中国宗教》2017 年第5 期,第18-20 页。

猜你喜欢

佛教文学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我们需要文学
佛教艺术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