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汉籍《乘槎录》西湖逸诗及其回流的意义
2020-12-19程继红
黄 昊 程继红
(浙江海洋大学,浙江 舟山 331022)
唐宋以降,迁客骚人以湖光山色佐酒引兴,赋诗咏唱,成就了西湖的千古盛名,远播海外。留下的诗词数以千记,其中大有脍炙人口而影响深远者,亦有随岁月推移以致散逸漂没者。得幸于域外汉籍《乘槎录》中撷英朝鲜漂人崔斗灿与杭州文士的西湖唱和诗及西湖十景诗一组,未见录于西湖诗集,以为补益。
一、有客漂海
《乘槎录》系朝鲜漂人崔斗灿以汉字所著的日记体域外汉籍。崔斗灿,字应七,号江海散人。乾隆四十四年(1776)生于朝鲜尚庆道慈仁县上台里。家世累宦,但自其祖父两辈起,不再出仕,不过仍以诗文传家。嘉庆二十三年(1818),崔斗灿应妹夫全罗道右营讨使张公翼的盛邀,于四月初十登舟解缆,自济州岛乘舟向全罗道进发。然而在济州海峡,他与同船的五十余人不幸遭遇了风暴,为避免船倾舟覆,在崔斗灿的指挥下,舟人不得不砍断船樯降低重心,但船也因此失去了风帆动力。在长达十六天的漂海之旅后,于四月二十六日被东海渔人所救,并在宁波府定海县(今舟山)普陀山登陆。移县治甄别身份后,被护送至杭州,经由京杭大运河抵北京,再由陆路至鸭绿江于十月返朝。乡途迢迢,崔斗灿在近六个月的返乡路程中,以日志的形式将此行的经历、见闻、交游、唱和述诸纸笔,即为《乘槎录》。
其中崔斗灿一行人为候旨,在杭州驻留时间长达十七日,是其在归途中停驻最久的一地。在漫长的等待中,崔斗灿与杭州当地宦士文人产生了大量的交流互动,与汪焕其、周元瓘、高澜、孙传曾、章黼、冯智、陈应槐、高师鼎、高师颐、高师震、高荻浦、程荣、程润寰、余锷、阳秀才、王乃赋、王春、叶潮、舒林、朱瑛、周蓝仙、汪复、孙仰曾、孙熙元、孙颢元、孙辅元、沈起潜、罗承烈、邵伦、陈云桥、汪公、徐秋雪、沈学善、李堂、李寅圣、方学启、孙锡麐、李世稭、刘承绪、李泉、孙奎、沈福春、沈乔年、杨山樵、杨匀、杨竹香、程诗、屠琹坞、孙树果、袁勲、孙秀芬、孙庠、查初白、吴瑶华、脩梅居士等55 人交游,唱和121 首,另撰联4 首。得益于《乘槎录》中详实的记述,这些原本泯于历史长河的文人形象立时鲜活了起来,也使其中西湖逸诗得以存留,为今人所知。
二、逸诗缘由
崔斗灿驻留杭州候旨期间被安排寓居于仙林寺中,得知消息的杭州士宦出于同情与慰问纷纷来访,赠予衣食药品、文房书籍,双方虽然语言不通,但文字相通,因此便通过笔谈的方式进行交流。其间中国文人对朝鲜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物衣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斗灿也是知无不言,一一相告。由于大家对崔斗灿的明制朝鲜兜帽十分新奇,甚至借来轮流佩戴,互相指点谈笑,气氛友好而融洽。
李氏朝鲜自明朝初年高丽而立,并纳入中国朝贡藩属体系后,受中华文化影响极深。但朝鲜上下对中国的实质了解仅局限于幽燕一带,即贡使往返沿途区域,对于遥远的江南风物无缘得见。崔斗灿也久闻西湖盛名,却未见其景。因此当其机缘巧合,得以寓驻杭州时,便向看守官人请求游览西湖,但可惜始终未被允准外出,只得遗憾地赋诗二绝,
一曰:
篮舆晚到浙江城,西望长湖眼忽明。
谁把烟霞都管领,却教荷桂未忘情。
一曰:
越中山水尽精神,最爱西湖景物新。
洽似东家贤处子,隔墙相望不相亲。
这两首西湖诗通过来访文人口口相传,很快便在杭州士林间传播,并引来诸多唱和之作,前后共计有21人予以应和。如余锷①(平湖教谕):
三面环山一面城,湖心亭子映波明。
移舟若傍西泠住,杨柳千条系客情。
暂客殊乡莫怅神,却教眼界一时新。
明朝风便乘槎去,应忆僧楼笑语亲。
沈起潜②(直隶州同知):
梯山航海到杭城,景物怡人照眼明。
对面西湖成背面,天涯咫尺不胜情。
读罢琳琅句有神,果然俊逸更清新。
相逢何必曾相识,文字目缘见便亲。
章黼(训导):
阻风漫忆故乡城,遥看湖光一鉴明。
行箧携将图画去,西泠佳处最关情。
诗篇书法妙通神,偶合萍踪结契新。
我欲乘槎观日出,海鸥何日重相亲。
这些诗作大致描绘了西湖的整体风貌,感叹了崔斗灿遭遇的艰险,对其文学修养给予高度评价,赞扬了他豁达的胸襟与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作的应和交流使崔斗灿与在杭文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他返朝以后,犹不忘在《乘槎录》后记中记述:“诸公之恩,尤不可忘也!”
就在崔斗灿一行即将离开杭州,抱憾北上之时,在路边遇到了匆匆赶来、于道旁相候已久的修梅居士。听闻斗灿欲见西湖而竟未得偿,特作《西湖十景诗》相赠,以慰其憾:
西湖十景诗奉赠朝鲜江海散人
苏堤春晓
胜迹传苏子,明湖对白堤。惜春人独立,破晓鸟初啼。
睡足怜花倦,眠余认柳低。曙钟三竺后,残月六桥西。
波镜糚纔启,山眉画未齐。诚窥西子面,犹似宿酲迷。
平湖秋月
曾比湖为月,今看月照湖。水平湖面阔,秋净月轮孤。
铸出波心镜,流还浦口珠。菱花天上艳,金粟浪中铺。
世果窥银界,人真在玉壶。广寒宫不远,亭内是仙都。
柳浪闻莺
浑讶湖光泻,还疑菱浪平。凝眸方见柳,侧耳忽闻莺。
歌送枝头滑,簧调叶底清。飏开丝万缕,传出曲千声。
不是金梭织,安能翠带成。可能携斗酒,系马惬吟情。
花港观鱼
小港匝三经,繁花点满渠。临渊浑忘我,倚槛且观鱼。
剪锦银刀疾,裁罗玉尺徐。萍星翻翠后,桃浪唼香余。
一道开红雨,双跳出素书。天机真活泼,此乐乐何如?
南屏晚钟
何处蒲牢吼,悠然驻马听。苍茫迷晚寺,指点出南屏。
乡度岩云白,音缠巅树青。一声传镗鎝,万窍透玲珑。
惊散枝头鸟,和将殿角铃。管弦归去尽,尘梦此时醒。
曲院风荷
一曲采莲歌,兰舟打桨过。当年曾曲院,此日胜风荷。
色借湘娥艳,香分小女多。留仙裙在手,微步袜凌波。
栏外花鸟壁,帘前水叠罗。碧筒成雅会,莫惜醉颜酡。
双峰插云
并带碧芙蓉,层云亘古封。谁将湖上壁,插作日边峰。
翠耸三千仞,霄凌第一重。烟中屏对峙,天外刃双卫。
堗屼奇难胜,氤氲秀独钟。两鬟垂倒影,镜里佛头浓。
三潭映月
霄汉升明月,光辉浸碧潭。在天原是一,映水忽成三。
彩壁双双合,银钩乙乙探。界从金粟悟,禅向木樨参。
幻影何时堕,前身到处谙。放生池半亩,太极此中含。
雷峰夕照
地岂传雷姓,山偏倩晚容。南屏辉玛瑙,西日映芙蓉。
金碧亭台耀,丹青草树浓。霞标光万丈,云炫色千重。
火是黄妃塔,人游赤壁峰。一鞭残照里,归兴未教慵。
断桥残雪
十里银沙印,残英尚未消。欣看梁苑雪,移入段家桥。
树落花千片,堤铺玉两条。梅应遂粉额,草不露裙腰。
水月牵清梦,湖山付白描。为寻和靖墓,驴背挂诗瓢。
此诗所取西湖十景,称谓形成于南宋定都临安后,其后历代虽也有不同版本的十景选法,但南宋时期所定十景仍然是目前认可度最高的十景版本。作者为修梅居士,自古以来多有以修梅自号者,据年代及地域考,此诗作者修梅居士或为吴家麟。《上杭县志》卷三十一《方伎传》中载:“吴家麟,字玉庭,下山溪人,邑庠生,自号修梅居士,性谦恭,尚气节。虽盛暑,必穿长衣,坐必端正,工吟咏,善画梅兰竹菊,解音律,喜弹三弦,好栽花木,著有《有竹山房诗抄》。”诗抄现已不存。诗篇取材于西湖十景,对西湖周边的景点作了系统性地描写,相较于之前的应和诗作,《西湖十景诗》对西湖的描写更为全面,也更为具体,情景贯穿了西湖一年之春、夏、秋、冬;一天之朝、午、夕、夜;天候之晴、雨、雪。斗灿读诗,便如西湖四时跃然眼前。可惜路遥时急,不便长谈,仅能抱拳作别。两位文人素昧平生,原本山海阻隔相距万里,并无交集,却因一场风暴、一鉴湖水而相遇相知,人生际遇莫过于此,可谓中朝人文交流史上一段难得的佳话。
目前对西湖文献进行收集选编的著作不少,笔者查阅《西湖文献集成》《西湖景观诗选》《西湖诗词》《西湖诗文》《杭州全书西湖丛书》等西湖相关文献,上述崔斗灿与杭州士宦的西湖唱和诗作及修梅居士所赠《西湖十景诗》均未见载,当系西湖散逸诗文,对当下西湖诗词的相关研究以及中朝文学交流史的研究,有着补遗价值。
三、回流意义
《乘槎录》为一部域外汉籍,所谓域外汉籍总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自中国以各种原因传播、散逸或被掠夺至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文献书籍,前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后者则往往伴随着不可修复的损失。另一类则为中国周边使用汉字或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与地区,如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国,以汉字所著与汉文化相关的文献书籍,比较有代表性的为记录朝鲜向中国派遣朝贡使行程始末的《燕行录》,《乘槎录》便收录于此。
域外汉籍作为散逸文化回流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日益引起学界的重视。正如昔日拜占庭帝国的藏书回流西欧,为文艺复兴提供文化支持一样,域外典籍的回流一如薪火相传,对本土文化保存与发展的作用意义非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担当起“继绝学”的任务。例如明代宋应星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成书初刊于明崇祯十年(1637 年),曾广泛流传于朝鲜、日本等国且极受重视,影响深远,而在中国却于清廷修撰《四库全书》期间遭到毁禁,直至民国初年自海外回流,国人方得见其今颜。还有些古籍版本众多,而其中不乏有失佚者,例如国内失传已久的崇祯元年尚友堂刊《拍案惊奇》四十卷足本,便是由王古鲁于1941 年在日本日光山轮王寺慈眼堂中觅得,抄录点注后交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刊行。令人不禁感慨,昔日东传的典籍如火种一般,得以回续重燃。再者如《燕行录》,作为来华的朝鲜使团成员,是根据其在华时的所见所闻著录而成的汉籍。由于身份差异、视角不同,其中所载往往为中国本土古籍所未见未察未载之事物,同样值得学界关注研究。本文所述《乘槎录》所载西湖逸诗便是一例。
西湖逸诗回流,就西湖与诗歌本身的意义自不待言。关键是这些诗歌的产生情景,其实为后世中朝文学史写作提供了诸多想象空间。有研究表明,15—19 世纪,中朝之间频繁出现大规模的诗歌接触,并且形成一种诗歌制度。这种制度又分为外交型诗歌制度和日常生活型诗歌制度。其中明代中朝诗歌接触以外交型为主,而清代诗歌接触则以日常生活型为主。清代日常生活型中朝诗歌接触,产生了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接触空间,即公共空间、私人空间和以结社为主的软性空间。但是,无论在明代还是清代,绝大部分中朝诗歌接触的空间驾驭者,都是由双方使臣扮演主要角色,但在嘉庆二十三年(1818),这个格局被一个漂流到中国的朝鲜举人崔斗灿打破。历史上曾把崔斗灿这些经历海难而获救的海难民称为漂流民,或称漂人,故我们也姑且将这次以崔斗灿为主角的中朝诗歌接触场域,视作海上漂来的场域,故以“空间漂移”称之。③《乘槎录》西湖逸诗的回流,见证了东亚汉诗歌接触史上的一场意外,其意义一方面为中朝诗歌交流带来一个纯属偶然的空间建构,另一方面也为东亚汉诗圈互动场域注入新的活力与想象。
注释:
①余锷,字起潜,号慈柏,晚号老慈,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初师从奚冈学隶书,无所成,改学画梅、篆刻,著有《慈柏山房吟稿》。
②沈起潜,字芝塘,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著有《於斯堂诗集》四卷。
③参见程继红,阙膺和:《明清东亚汉诗圈互动场域的三种空间形态及其特征——以15—19 世纪中朝诗歌接触为中心分析》,《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 年第2 期,第13—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