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19巩学梅
陈 炳 尹 辉 巩学梅
(宁波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一、内涵阐释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人才培养数量及办学规模均位于世界首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3D 打印等现代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国家先后推出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战略举措,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作为人力支撑。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大力推动应用型高校建设,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和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为应用型高校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发展方向。2014 年6 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1],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 年10 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积极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建立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的要求。
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关高校通过出台服务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或文件,鼓励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宁波工程学院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科研与教学分离、产业与教育融入不深,进而导致学生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双融合是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育人方法的融合和两个行业的融合,是办学的一种可能性,一种选择,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具体而言,科教融合是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方法,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和创业活动,以研促学、以赛促学、以创促学,实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两个行业相融合,鼓励引导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企业参与学校培养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各教学环节,推进产教融合。
二、研究综述
近几年,国内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如合肥学院实施“服务合肥提升计划”,按照“亲产业、融地方、深合作、求共赢”的原则,形成了“八个转变”的“合肥模式”;[3]黄淮学院按照“三对接”要求,构建了“四位一体”的课程培养体系,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教学做一体”、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4]上海电机学院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方略,构建了“三双四共”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等[5]。国内部分学者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冯军等[6]提出借鉴德国经验,构建一体两翼四轮驱动“六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周震[7]提出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突出应用能力教育、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的“2+X”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胡永生[8]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前3年时间以学校为主体完成专业课程学习,最后1年时间以企业为主体完成实训实践培养的校企合作“3+1”人才培养模式;王嘉铭[9]等认为科教融合是现代大学理念的组成部分,实现一流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依托科教融合理念进行制度设计。学者们理论结合实践,基于自身学校多年的教学探索,提出各具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学者关注科教融合理念,也有学者关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还有学者提出通过“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协同,打造一支应用型本科高水平师资队伍[10]。但目前还没有学者提出“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体现“教育核心”,重点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科研与教学分离、产业与教育融入不深,进而导致学生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由于传统惯性办学思维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往往还没有完全冲破“半封闭”状态,在校园内部由行政“指挥棒”干预,教师“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科学研究针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项目,游离在教室之外的办公室和宿舍完成;教书育人固化在教室内,以培养方案为“纲”,以教材为“本”进行传道解惑,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彼此分割”“互不干涉”。同时,“半封闭”的校园与社会“隔离”,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与产业需求难以“同频共振”“同步共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科研与教学分离、产业与教育融入不深的问题。
(一)科研与教学分离,学生应用科研能力不强
科研是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我国高校在科研数量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科研领域的“迷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研基础薄、积淀弱。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传统研究型高校相比,在科研经费总额、科研成果数量以及技术成果转让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劣势。长期以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定位不清,发展目标不明的问题突出,从本质上说,应用型本科高校缺乏科研“指挥棒”的引领,形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以追求科研“高大上”为方向,以分享研究型大学“科研残羹”为目标的科研现状,科研与教学彼此分离、“两张皮”各扫门前雪现象已成为制约应用型高校发展的瓶颈之一。从本质上看,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本应该是互为补充、互为支撑,但实际上在当前高等教育体制下,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大多名利双收,同时职称评定时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分量重、关联大,导致教师热衷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甚至投入的精力多于人才培养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教融合”就是发挥应用研究在学校转型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应用科研中实现对学生应用研究能力的提升,即寓教于研。而现实中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与教学分离,造成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用研究要素缺失,从而导致学生应用研究能力不强。
(二)产业与教育产业融入不深,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不强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基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发展虽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产业与教育两个行业的融合仍然不够充分和成熟,促进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培养、科技研发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育人不足,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不强。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认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一直在开展,但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不足,合作深度和系统性不够强”。究其原因,可能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校企合作主体的共享机制尚不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都积极响应和广泛开展产学研校企合作,但《章程》《事业发展规划》以及校企合作相关制度等都很少涉及校企合作的机制、程序与收益分配等问题。而校企合作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涉及到企业成本投入与市场盈利等利益机制问题,这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公益性质构成矛盾,导致部分校企合作因为利益分享问题而止步。二是校企合作主体的共赢模式尚未构建。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不足、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不足、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等原因,导致校企合作中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厢情愿“一头热”,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三是校企主体合作的系统性尚未形成。许多校企合作产学对接项目仅停留在立项或正在建设阶段;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与学校合作的深入度不够,学生参与度低、合作培养教育内容较少、合作范围较为狭窄;学生的专业学习、科技活动与产业背景、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对企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不高等。
四、“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
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科研、教育与产业相对独立、彼此分割,普遍存在科研与教学分离、产业与教育融入不深,进而导致学生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宁波工程学院通过构建“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构建基于科教融合的科技创新育人长效机制、建设校企长效共赢机制等相关建议。
(一)构建基于科教融合的科技创新育人长效机制
一是学院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在学生层面制定了“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学生科研助手和学生导师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结合教师绩效和个人发展需要,搭建了科研助手、导师制、学生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科研训练课程等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课内外融合、分层次培养、重点培育等模式,学院提供经费、教师、场地等条件保障,促进了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实现了教学科研的“全面融合”。二是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以“学生—项目—导师”的方式链接,坚持以真实项目为引导。导师要有真实的科研项目方能指导学生申报国家、省、校各级学生项目和招收科研助手;各类竞赛明确项目主题,开展培训和指导;科技训练课程以真实项目为案例开设。有了明确真实的项目,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通过项目锻炼,学生的应用科研能力得到提升。三是通过对竞赛和教学关系的研究和部分专业的试点,学院逐步形成以赛促学的教学方法。学院对学科竞赛采用集中培训、分组指导的组织方式。学生集中培训,先由主讲教师介绍竞赛规则,讲授专业知识和方法;分组后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学院导师提供指导,“以生为主,导师为辅”,形成“查文献—设计方案—方案修证及实施”的自主研究体系。以竞赛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四是科研反哺教学,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竞赛案例带入课堂。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广受学生欢迎。如《化学工艺学》课上组织国赛获奖的队伍把当时的答辩作品进行展示,供学生讨论式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也吸引更多学生参赛。材料专业开设《材料科学研究技能训练》课程,学生实践真实的科研项目来系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专业知识。化工、应化专业则开设《团队化工设计》和《综合创新实验》,把竞赛的模式引入课堂,“以题目为主线,以成果为动力”,激励学生学习知识、设计方案、完成“竞赛”,实现了课堂的翻转。这些课程纳入培养计划后,使科研项目训练、学科竞赛训练有效覆盖到相关专业所有学生,学生应用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有了基本保障。
(二)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合作长效共赢机制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适合产教融合的治理结构。确立“学院办大学”办学思路,下放人事、财务、设备管理等权限,鼓励二级学院建立由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院理事会制度,发挥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作用。鼓励二级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基于学科和专业大类的科技服务性企业,增加高校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与社会的互动性,增强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二级学院社会影响力和筹资能力。二是服务区域经济,搭建校地共赢的研究与服务平台。面向区域现代产业集群,聚焦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结合学校学科专业方向,建设支撑地方产业的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平台。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学校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支持二级学院与行业骨干企业共建的地方支柱产业高端研发与应用平台。鼓励二级学院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产业技术实验室、行业检测中心等。与政府合作建立地方研究院,为企业提供多方位的科技服务。利用二级学院设备和人才资源开展社会培训,将学校建成服务行业和主要企业的培训平台。三是构筑产教基地,建设基于二级学院的产教融合综合应用平台。创新产教融合教育组织形态,设立基于学科、专业大类服务于相关行业、产业的产教融合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工程(工业)中心,集聚学科专业的设施设备、师资力量、行业新技术、产业对人才与科技服务的需求信息,营造真实工程环境,实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平台建成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基地、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和企业技术需求的信息集散地、相关学科的应用研究中心、相关产业的科技服务平台、相关专业的应用型师资培训中心、相关行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培训机构,形成校企合作长效共赢机制,提升学生应用实践能力。
五、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宁波工程学院以建设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为发展目标,以培养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复合型人才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进一步深化“产教+科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 3—5 年的建设探索,构建一套面向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体系;建设一批应用型科研与社会服务平台;建成一批产教融合综合应用平台。通过大量的行业企业和高校调研,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顶层设计策略,指导确定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实施路径和宏观建设内容;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确定高校建设的中观内容(微观内容为专业建设内容)和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相结合的路径设计;实施路径的科教融合引领人才培养方向,产教融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对人才培养过程提供支撑。基于所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实施路径,重新梳理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的内容,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保障条件建设和教学管理与监控制度建设等教学环节设计,并设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其运行结果反馈指导人才培养模式构建。SEI 双融合模式从宏观到中观均实现了人才培养的闭环路径,具有随社会行业发展进步的同时自我完善的机制,保证其长效性和科学性。在此过程中,以科教融合为引领、以产教融合为支撑,以协同育人为核心与落脚点,重构“科教+产教”双融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