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个性化方案定制研究进展
2020-12-19许柏青黄晓芳仲怀琴
许柏青,黄晓芳,仲怀琴
(华东疗养院,江苏 无锡 214065)
背 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转向以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为首要目的方向发展。2019年7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1],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健康体检是实施疾病早期预防和开展健康管理的基本途径及有效手段之一。中华医学会在《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中,明确对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健康状况,必须采取不同的健康体检方案。因此,对个性化健康体检方案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1 国内研究现状和方向
健康体检作为健康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指对无症状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医学检查与评价的医学服务行为及过程[3]。其重点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进行筛查与风险甄别评估,并提供健康指导建议及健康干预方案[4]。个体如何选择经济、科学、合理的体检方案?《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指出,健康体检的基本项目设置遵循科学性、适宜性及实用性的原则,建议用“1+X”的体系框架进行健康筛查。然而在实际的健康体检过程中,套餐五花八门,项目千篇一律,体检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和医务工作者、体检机构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于个性化体检方案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向。
1.1 基于健康风险自测问卷进行个性化方案定制
健康体检自测问卷是制定个性化体检方案必不可少的依据,基于现代多维度健康概念和健康测量指标体系[5,6]。目前相对比较权威的是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制定的版本,包含6个维度和85个具体条目。不过,该自测表较为复杂,个人全部完成填写的意愿不高。陈志恒开展了基于健康风险自测问卷的个体化健康管理[7],采用网页电子问卷等方式进行填写,体验较好。然而,此类研究仅限于主观健康自测,缺少客观数据的支撑,对于个性化方案定制缺乏的严谨性。
1.2 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个性化方案定制
有学者通过分析既往体检数据和问卷调查[8],深入探索不同类受检者对体检及体检套餐的需求,并应用数据挖掘软件Clementine11.1构建体检数据的K-Means聚类模型、C5.0决策树模型、Apriori关联规则模型,最终产生个性化健康体检套餐。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开展了医院个性化健康体检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此类研究是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个性化健康体检套餐设计,存在数据源单一、数据量不足问题,缺少临床支撑,可信度较为欠缺。
1.3 基于职业团队的体检方案定制
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不同体检机构制定的方案千差万别,大多数体检机构仍满足于团队化服务,一套体检方案解决成百上千人的需求。张建祥等研究了军队特勤人员健康体检基本项目设置架构与作用,提出构建军队特勤体检项目"1+X"体系框架。成福秀以100名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微信群,提前设计个性化方案的形式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9],提升了体检者在体检时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但上述均为特殊群体,不具有代表性。
2 当前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从体检者角度分析
由于个人健康素养的不同,受检者自身感觉的健康状况和实际的健康状况普遍存在偏差,在选择体检项目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盲从性。实际上,某些昂贵的有创性的健康体检项目并不适合所有人。譬如,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张伟华等在《无症状体检人群中18F-FDG PET/CT筛查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中指出,低阳性预测值及射线暴露诱发肿瘤的风险是在无症状体检人群中应用PET/CT筛查恶性肿瘤时应重视的问题,防止滥用检查。
2.2 从体检机构角度分析
健康体检一般是为了早发现、早治疗疾病,不属于基本医保范畴,费用由单位或者个人负担,大多数体检方案是基于受检者单位的预算。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的陆峰、郑延松研究表明,从相对减少费用的卫生经济学方面考虑,胸部CT 检查优于普通胸片。为此,在有限的经费下,如何选择适合的项目,是需要重点研究的。
2.3 从医学从业人员角度分析
由于缺少统一的体检方案制定标准,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医务人员推荐下可能会选择完全不同的体检方案,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医务人员推荐下也可能会选择完全相同的体检方案。此外,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从业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也要不断更新。譬如,对于肺部的放射检查方式的选择,卫办监督发〔2012〕148号文件规定,除非有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不宜使用CT。然而最新循证医学表明,低剂量CT胸部平扫完全可以作为胸部健康体检的首选影像检查和早期肺癌的主要筛选手段[10]。
3 发展建议及展望
3.1 从科研层面,建立个人健康体检方案的实施模型,实现科学化定制
通过搜集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最新诊疗指南,对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广泛调研,找出疾病及并发症的体格、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的内容,并进行及时更新到方案模型中。弥补了现有体检前个性化评估的方式,相较以往问卷评估更为科学。此外,数据运算的模型根据指南和实践不断更新。譬如高血压防治,有中、美、欧三种主流的诊疗指南,其诊断标准有明显差别,即便中国版指南[11]也在不断修订,因此及时更新相应的方案对于受检者、医务人员均有益。
3.2 从应用层面,可建立信息输入(健康问卷、历史数据),模型(算法),信息输出(体检方案)的标准化流程
受检者在健康问卷自测或者历史数据挖掘中发现某种疾病,则根据模型推荐相应的检查项目。同时,将不可检项目提前抽取,列为禁忌体检项目。譬如短期内准备怀孕或者已经怀孕的体检者将不可行放射类项目检查,经期的体检者不可行妇科检查等,可设置黑名单。随着数据的日益增多和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可以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医疗辅助诊断和疾病风险分析。
4 结 语
个性化健康体检是健康体检发展的主要趋势。建立持续改进的、科学合理的个性化体检方案定制模型,以及个性化健康服务建议,可提高疾病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这不仅可满足受检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健康体检机构更可借此降低运营成本,打造高效便捷、标准化的健康服务,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