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0-12-19温晓年
温晓年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东莞 523808)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把劳动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1]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劳动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总体部署,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时代对我国劳动教育作出的一次系统性、全局性的顶层设计。高校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高素质人才群体,他们将是社会生产力的先进代表,他们的劳动素养水平关系到社会生产劳动的产出效应,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关系到古老中国能否在21世纪尽早实现伟大复兴。
目前,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长期被淡化和弱化,劳动育人的重要价值被忽视,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缺位现象严重。虽然各级教育主体以及学界现在开始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这一重要课题的理论与实践成果都较少。因此,研究“构建系统化、实效性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这一课题显得十分必要和急迫。本文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要义、构建原则、构建策略四个方面系统性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发挥劳动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培养与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的大学生。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什么是劳动教育,研究成果较多,涉及的概念范围也较广,从多种维度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作出了阐释,学界普遍认为劳动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三种类型,劳动教育内容包含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素养等方面的学习和培养。劳动教育内容应具有层次性,也就是受教育者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过程中或者不同的成长环境背景中劳动教育内容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如从教育阶段来看,中学与大学劳动教育内容不同;从成长环境背景来看,同阶段的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又有不同。高校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日常性生活劳动或者是生产性劳动,重点应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注重劳动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高级性劳动素养的培育和塑造。因此,高校劳动教育就是指高校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专业特性,培养大学生具备与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的教育过程。
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塑造和劳动精神的内化,其中劳动精神包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职业精神、劳模精神等方面。劳动能力包括创新创业能力、新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个人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能力都是受教育者本身和社会存在的约束,具有一定局限性,劳动教育的开展就是使人打破其自身的的制约和局限性,使人的劳动素养适应于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要义
(一)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把“劳”上升到与德智体美并重地位,劳动素养已经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劳动教育体系较为松散、缺乏系统性,很少有高校把劳动素养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长期缺位,大学生劳动素养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当前,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专业实践等内容,凸显的是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劳动能力的培养,而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精神的培育受到忽视。这种传统的劳动教育方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相互脱节,显得“头轻脚重”,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五育并举,构建系统性的劳动教育体系是必然要求和必要前提,也是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最佳途径。构建系统化、实效性的劳动教育体系就是把劳动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劳动育人的价值得到发挥,弥补劳动教育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长期缺位的境地,从而形成五育协同育人的合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树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根本路径
从教育目标属性来看,“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目标的价值导向问题和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的本质属性,也是教育最鲜明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是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来看,马克思认为劳动始终是关系着人类发展存亡的最基本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价值。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劳动观,可以让高校大学生在思想上自觉认识到只有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3],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和实现人生价值。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灌输与教化,树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必须要通过劳动教育的灌输和教化,构建和实施系统性的劳动教育体系是树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根本路径。
(三)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必要前提
目前,高校大学生大部分都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经过系统化的大学教育过程之后都具备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来看,不想劳动、轻视体力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错误价值观还存在大学生思想中,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也弥漫在大学生群体之中;从劳动教育的社会环境来看,一方面社会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塑造起到错误的导向作用,在这种社会环境影响下,部分学生衡量价值的标准以金钱和物质为准,崇尚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等主流价值观受到侵蚀;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中长期重“智”轻“劳”,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伴随大学生的成长,在这种对考试分数和考试排名的追求中,整个社会、家庭、学校都把聚焦点放在“智”的提升上,劳动教育受到冷落和忽视;从大学生劳动能力来看,部分大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综合素质与社会发展需要也不相匹配,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劳动精神在大学生身上缺失严重。如何破解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和挑战,只有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劳动教育,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四)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的发展必然需要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支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部分,只有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供给质量,才能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增长。新时代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劳动者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而且需要劳动者在劳动岗位上能脚踏实地、对工作精益求精,具有高度的职业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开展劳动教育就是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奋发有为,用辛勤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大学生的内生发展的原动力,提升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境界,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价值性原则
所谓价值性原则,就是突出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不仅使大学生具备劳动生产能力,更能让大学生懂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财富和幸福的终极性价值。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重复性生产劳动或者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教育的价值性原则是根据社会反映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短板所决定的。新时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我国综合国力、经济地位还有一定距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桎梏在于学生缺乏创新性、缺乏劳动精神,高校人才培养的数量达到了,但是人才培养质量难以适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人才是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破解人才培养的短板,很重要的是要突出劳动教育的价值性,价值性要体现在提高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就要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劳动教育价值导向上用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引领高校劳动教育,使大学生具备创新性的劳动能力和深厚的劳动精神境界。
(二)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教育主体从实际出发,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制定相应教育方案和教育内容,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劳动教育。人的价值观和劳动能力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特征决定的,个人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等的差异也呈现了大学生多样性的特征。因此,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必须要把握层次性原则,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精准有效的教育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把握高校劳动教育的层次性原则:一是把握大学生专业特性,要结合大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专业实践相结合,既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又使劳动教育更有抓手,劳动教育的靶点和目的更加明确,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也会提高。二是把握大学生成长的阶段性,要结合大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构建由低到高的劳动教育体系。低年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点应是劳动价值观、劳动品质的培养,从大学新生入学时,就开始进行系统性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鼓励大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养成积极健康的劳动价值取向。高年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点应是劳动能力的培养,要构建多元化的劳动实践平台,重点提高大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劳动能力的培养。通过打造有特色、有层次性劳动教育体系,更能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三)渗透性原则
渗透性原则指要把劳动教育贯穿到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等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劳动教育只有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教育才能根植于更深厚的土壤,才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受到劳动教育的影响,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劳动育人的作用,从而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和针对性。
(四)共享性原则
高校劳动教育的共享性原则主要是育人场所的共享、育人教育资源的共享。在育人场所共享方面,高校应针对学生的专业特色,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平台,以满足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需要。各高校要建立育人场所相互开放的共享机制,实现各高校育人场所的共享,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育人需求,达到场地共享和资源节约的效果。育人教育资源共享方面,高校劳动教育刚起步,各高校劳动教育在育人教育资源上也应建立共享机制。如劳动教育课程、教材、教育内容等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建立劳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提高劳动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助力劳动教育在高校更好地开展。
(五)示范性原则
劳动教育的示范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家长以自己的劳动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家长等,在日常的劳动教育过程中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通过教育主体的言行举止和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教育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行为。二是要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学生是一群思维活跃,性格未塑形的群体,有从众、模范、追随的心理特点,要把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劳模精神融入到学生日常劳动教育过程中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用劳动模范身上散发的正能量感染和感化大学生,影响大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发挥劳动模范的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大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六)时代性原则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须把握时代性原则,要突出劳动教育的与时俱进。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劳动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劳动学说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针对新时代条件下劳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二是劳动实践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劳动实践本质上是生产力活动,劳动教育本质的作用使受教育者的劳动素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对劳动教育具有决定性作用,反过来劳动教育要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劳动教育必须要突出时代性和前瞻性,以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升劳动实践的质量和效率。
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构建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把劳动教育课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意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本科阶段不少于32 学时[4],”把劳动教育课程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科目,是实现劳动教育目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应设置在大一年级段并且覆盖到所有大一新生,让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系统性地接受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促使大学生在大学的起跑阶段就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深化对劳动的认识,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二是开设必要的劳动教育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可以为劳动法律、知识产权法律、劳动安全、劳动伦理、劳动文化、创新创业等课程的学习,通过开设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对劳动知识多样化的需求,如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法律知识、国家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等,大学生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能熟悉政策,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三是要把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思政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要选准专业课程的融入点,把劳动教育特别是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劳动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将专业课程学习和劳动教育相结合,更能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导向性;另一方面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包含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劳动学阐释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劳动学说的最新发展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应是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根本遵循,劳育与德育的结合,且形成劳育与德育的协同效应,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信服力,更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认同感,使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更能在大学生中生根发芽,结出美丽的硕果。
(二)构建全员性的劳动育人协同机制
构建全员性的劳动育人协同机制,形成全员性的劳动育人合力,是提高劳动教育实效的重要法宝。
一是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学校内部的全员性劳动育人协同机制,全要素、全员性推进劳动教育在学校的开展和实施。劳动教育是一门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新型学科,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劳动教育体系的制度设计,从战略高度规划好劳动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人力、物力、经费的资源保障,辅导员、团委、学生干部、专任老师等要加强在劳动教育课程理论学习、劳动教育实践上相互协同、相互协作,提升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亲和力以及劳动教育实践的质量。
二是要构建高校、家庭、社会、政府的劳动育人命运共同体。高校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需要家庭、社会、政府的全员协同育人,需要教育多主体相互协同,形成劳动育人的共同体。要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家长应该要向自己子女输出正确的劳动价值导向,鼓励其力所能及地承担家庭劳动,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家庭氛围,影响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并形成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能力。要发挥社会主体的(企事业单位)劳动育人作用,企事业单位在提供劳动实践资源和师资资源具有天然优势,如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专业实践,可以选派专业经验丰富和富有职业精神的带教老师向大学生传授专业技能、提高专业能力,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政府部门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劳动教育的政策支持和顶层设计,加大对劳动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大对劳动教育的宣传教育,引起更多社会群众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三)构建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构建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是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是要加大力度引进具有劳动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任教师。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具有劳动学科知识背景的专任教师较少,要加大专任教师的引进力度,增强劳动教育专任教师队伍的人才保障。要拓宽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多样性,引进行业领域获得劳模、技能大师、工匠大师等荣誉称号的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老师,把劳动教育贴近时代、贴近行业发展,贴近劳动生产实际,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二是优化高校现有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加大培训力度。目前,大多数高校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大部分是跨专业性的教师兼任劳动相关教育课程的教学。要强化对劳动课专任教师的培训,让专任教师系统性深度掌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并打造一支又精又专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三是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科学研究。设置劳动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开展劳动教育相关方面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劳动教育专项授课比赛,鼓励广大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四)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高校劳动教育的目的既要帮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导向,更重要的是把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实现劳动教育的最终价值。高校应通过打造多元化的实践平台,通过高质量的劳动实践,巩固和提升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
一是打造多样化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在高校育人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大学生起到无形的育人作用,高校可以每学期设立“劳动教育文化周”,鼓励大家开展公益劳动服务,经常性开展如劳动知识讲座、劳动知识比赛、劳动教育征文、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劳动教育成果展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宣传栏、教室走廊、食堂等大学生学习生活场所,悬挂宣传劳动精神的标语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教育氛围。通过打造丰富多彩的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浓厚的劳动育人氛围中形成劳动情怀的行动自觉。
二是拓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高校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打造好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能力平台。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抓手,对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充分利用暑假“三下乡”实践平台,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体验生产性劳动,在农业生产性劳动中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大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爱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要鼓励大学生参加学校重大活动、国家和地方的大型会议、大型体育活动、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的志愿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使大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5]。”
三是加强专业实践质量的管控。专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检验平台,也是高校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劳动的重要试验场,在专业实践这一环节,可以暴露出大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的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存在的问题,高校要加强大学生专业实践的质量管控,一方面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等实习单位加强协商,选派专业水平高、职业能力强的带教老师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发挥行业骨干的传帮带作用,特别是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专业实践的督查和巡视,严格大学生专业实践,及时发现问题,管控好高校大学生专业实践质量,真正让专业实践成为塑造大学生职业精神,提升专业应用能力的重要平台。
(五)构建科学化的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建立科学、公正的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劳动教育实效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大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6]。一是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包括劳动教育课程学习是否满足学分要求,劳动实践是否达标,如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应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必修课可设置2 个学分,选修课设置1 个学分,课内外的劳动实践可以包括志愿服务、三下乡活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等,每一类型的劳动实践根据权重可以设置1~2个学分,并有完整的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证明,劳动实践(除专业实践)大学四年可以设置为12 个学分。二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对在劳动实践、学科竞赛、劳动竞赛、志愿服务等活动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给予物质和荣誉奖励并对劳动成果进行成果展示,发挥荣誉的激励作用、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成果展示的标杆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大学生热爱劳动和参加劳动,积极提升自身劳动能力。
构建系统化、实效性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是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根本保障,是提升当代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根本之策。高校应重视劳动育人的重要价值,建立以课程建设、协同育人、师资保障、实践平台、评价制度为基础的劳动教育体系,树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