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多重意蕴
2020-12-19杨慷慨蔡宗模吴朝平
杨慷慨 蔡宗模 吴朝平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 402160)
“互联网+”是当前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在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成,职业教育的关注点从形而下逐渐转向形而下与形而上并重。高职院校在加强基本能力建设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竞争制胜点进行打造,因此,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文化价值取向问题,弘扬核心价值观,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多重意蕴。
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取向
文化价值取向是个体基于价值判断进行的价值追求,是一种立足于价值的动态分析。具备一定的价值取向,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师生们在进行文化选择时,将某些价值观默认为优势观念形态,在各种价值观冲突时会对某些价值观认同并内化为自身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文化价值取向是整个社会价值体系构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反映整个社会的性质与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变化与发展的方向。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速度更加高速。“+”意味着开放、跨界和融合,而融合能提高开放度,加快吐故纳新的速度,增强适应性。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跨界融合,使得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化、人际交往便捷化、虚拟与现实融合化[2]。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特征,个体在建构自身价值取向结构体系中,既有积极的文化价值取向,也有消极的文化价值取向。高职院校中如何成功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保障培养的人才具有跨界、融合能力,适应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引导师生形成积极的文化价值取向,以便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强调互联网思维,而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用户至上。相对传统行业而言,它以用户的需求为产品开发和运营的起点和归宿,借力大数据,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对高职院校而言,互联网思维就是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人的需求与社会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遵循服务社会和服务个人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学生的需求与体验,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
二、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基点
(一)文化建设与社会服务的人生关系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高校已走进了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高校的功能已不限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融为一体,高校成为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中的人才源、科技源、信息源和动力源。高职院校兼具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特色,其发展应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为支点,努力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推进器。但研究表明,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在很多时候由于自身的底色与本色问题而显得力不从心,在服务形式、服务内涵、服务手段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要将服务社会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点,把职业精神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立足学校所在区域的学科专业、技术优势以及学校文化传统,铸就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避免地方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同质化的问题,利用好自身灵活的办学机制、行业办学背景等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特色是高职院校的“文化基因”,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学校通过有特色的文化建设,把自己的“产品”培养成“名优品牌”推向市场,并籍此获得更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机遇[3]。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树立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功能观,树立主动的服务观,不断寻找新的服务落脚点和支撑点,通过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飞跃发展,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
高职院校在追求服务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时,应将培育地方急需人才、加速科技转化、发展区域经济、优化当地资源配置、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等作为实践支撑,重点关注服务边界和服务特色。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自然追求
一是追求适度服务边界,找准服务重点。在找准服务基点的基础上,如何服务与怎样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职院校要练好“内功”,形成自己的特色,找好服务重点,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李培根院士曾指出:“反思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用边界问题来概括。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的边界进行再设计[4]。”高职院校因其地方性特点,不能贪大求全,要界定好自身服务的边界。高职院校有其局限性也有比较优势,有更多机会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追求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既是构建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分类、分层办学”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的历史传统基础上,根据社会相近领域需求的变化,在高等教育业已形成的生态群落中重新确定自己的战略选择、目标定位和发展路径,以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在特定的领域和层面上形成更加突出的个性特色,形成优势资源与市场、企业对接的新机制。高职院校要探求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时、因地制宜,找准服务重点,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提高服务的有效性。
二是突出服务特色,打造服务亮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普及化发展的阶段,高等教育形式多样、类型重组、重新定位、错位发展的格局,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高职院校要把自身发展放在国家发展的全局中去定位,在地方经济与建设中去思考,在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趋势中去谋划。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无疑是高职院校发展要考虑的第一要义,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共生共荣的关系。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应该是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也要谋求社会文化服务,满足社会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二元利益需求。
高职院校具有教育机构和文化机构的双重身份,是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高职院校自身的区位特点,要求其在办学宗旨上不要过分强调高深学问,找实服务地方社会职能的亮点,与地方社会建立良性的对话机制和互动关系。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文化建设,既可从历史资源中汲取营养,为其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源泉,又可帮助解决地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问题,发挥智囊团和人才库的作用,形成校地双赢、合作共生的良好生态。高职院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融入地方文化的先进元素,提炼自己的精神文化,改善自己的环境文化,提升学校的文化形象和综合办学实力。
三、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一)“本”的内核是在向善中超越自我
教育的对象是人,任何形态教育的目标都不能脱离人而存在。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追求就业率,对学生施以行业纪律、规范的教育过程中,注重教育的工具性,却忽视了职业精神教育的趋“善”性。在通常情况下,职业精神都是对人的责任和义务的要求,教人承担不同层次的责任,做规则允许做的事情,但如果没有“善”的引导和驱动,会使学生学习产生盲目性。责任和义务固然重要,但职业精神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促进公民有德性地生活,助力个体生命在未来更加幸福。
维克多·弗兰克认为人真正的追求就是超越自我的生活意义[5]。人的生命具有肉体、精神、智慧等多重意义,人通过重新认识自己产生向上的冲动,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追寻梦想中的生活,直面现实生活的各种挫折,实现多重生命意义的实现。人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个体需要通过自我意识来实现这个过程,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思考“我是谁”这一哲学命题。教育学领域的教育往往被定义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使命就是引导人走向自我实现或自我超越。
梁漱溟在《这个世界会好吗》中说:“人类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认为人是什么样的,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6]。”学生都能成才不是教育要实现的预设目标,教育是学生追求个体完善以实现自我价值并进行自我超越的过程。高职院校只有在全面认识到这一点并形成浓郁的学校文化氛围时,才能通过引导学生追求这样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人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可以塑造自己,“大自然只做一半就让人上路,另一半留给自己完成[7]。”未定性意味着人在生活实践中可以依据自己设定的终极完美目标而不断突破自我,并最终实现自我超越。高职院校在塑造学校文化的过程中,要努力追求以人为本,拨开教育实践中工具性的遮蔽,彰显人的本真色彩。
(二)唤醒学生同理心是文化建设的支点
发展心理学认为,同理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由于人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同理心不断发生变化。唤醒同理心更需要关注他人的感受,关注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及其心理感受。高职院校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理当把教育对象看作是具有丰富生命意义的个体,引导学生将同理心作为一种习惯长期坚持,习惯会丰富个体的心理体验和生活体验,让个体情感丰富且更具包容心。生本教育理念的要义是真正将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在教育过程中关注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学生在走进学校前就有了一定的经历,教师不应当把他们当作没有思想和灵魂的躯壳,应努力追求将同理心融入每个人的内心,让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加亲密[8]。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教育手段极大丰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随时随地地沟通尽管在某种层面上发展了同理心,但是网络世界给人的感知度极其有限,人机互动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理心必须借助实体感知和当面交互去完善。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发挥同理心的驱动作用,努力创设一个和谐、温馨和理解的氛围,培养有健全人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多元与动态的教学文化价值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教学文化的特征
教学文化价值取向就是个体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倾向性,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具有动态性、多样性和历史性的特征。
文化价值取向包含价值判断、选择和倾向,这些内容的多变性使文化价值取向的确立充满不确定性。伴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这些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使文化价值取向带有动态性特征。高职院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必将呈现出不同的文化价值追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高职院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要与时俱进。主体的价值选择总是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制约,而教学文化总是与本国的社会文化形态相适应,因而教学文化价值取向具有历史性特征。
(二)教学文化对教师教学目标与路径地影响
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文化,在高职院校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文化的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
文化价值取向是一种信仰与信念的支撑,教师据此来选择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状态[9]。教学文化的价值取向是教师对教学的基本价值的观点和看法,教学活动反映了教师对于教学实践中各种目标的不同理解和概括。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要用知识、智慧和品德影响学生,其教学价值取向影响教学观的形成。教师的教学观一旦形成,就会在头脑中产生思维框架,影响他们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现象的看法和教学过程中的决策,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学价值取向对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有定向引领作用,价值取向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教学活动目标与路径也存在很大差异。
教师如何教和依靠什么组织教学活动取决于教学文化的价值取向。如果教师侧重于对所教知识的内在价值,则会在教学过程中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心智等更加重视,会考虑怎样开展体验性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会思考最适切的方式方法去评价学生。如果教师侧重所教知识的工具价值,则会更加重视教学内容的功利性,会采用最直接的教学方法将知识教给学生,喜欢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会太关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换句话讲,就是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教材知识的记忆的认知性实践上[10]。在教育教学的历史长河中,高职院校的发展理念先后经历了从技术至上、就业导向到技术人文、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轨迹,但不管秉承何种发展理念,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在教学上都始终应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影响学生未来幸福的知识能力贮备和德性培养。
(三)教学文化对学生的双重影响
基于教学文化价值对教师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引导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形成先进的教学价值取向。持有先进教学价值取向的教师,才会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更先进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多管齐下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师会积极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总结,会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教师的教学文化价值取向对学生的发展主要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学生是逐渐完善的生命个体,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期许通过努力来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他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希望多为社会做贡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完整、高尚的人格,这些是学生学以致用的保障。二是影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学文化的价值取向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知识和技能学习产生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在高中阶段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他们乐于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希望通过努力掌握一技之长,为未来的就业创业做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强化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引导他们掌握好实践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学文化价值取向是高职院校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五、有德性的生活观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必然追求
(一)理性是有德性生活观的基本目标
德性是希腊伦理学体系中最根本的概念,其本义指任何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对人而言,德性就是使人之为人的本性。爱因斯坦说:“德性是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德性是人类选择活动的内在尺度,对于教育而言,是一种实践的智慧。德性通过某种力量维持着教育过程的良性发展,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培养教育对象的职业精神,而职业精神教育的世俗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追求有德性的生活。从本质上讲,有德性的生活是对社会的精神现象与精神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之后选择的行为生活。一些人认为精神是情感的反应,精神教育需要激情为伴,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颇。过度的激情只会导致社会的群体暴力,不同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是其追随的目标。高职院校在进行学校文化塑造时,要引导师生具有理性判断能力,不要完全陷入职业行为标准的约束之中。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反思精神
有德性的生活内涵十分丰富,但对“互联网+”时代的高职院校来说,核心是培育受教育者的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批判就是个体在对职业精神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能根据具体的精神环境和价值标准对所面临的精神冲突进行判断,是不断总结以往精神经验中失败的、积极的、理性行为。“互联网+”是继语言、文字、印刷术、无线电、电视和互联网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职业精神也在不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高职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所遵守的精神进行反思,形成批判的意识与习惯。批判精神就是在了解大量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根据主客观条件来判断自己的精神选择,把自我与他者放在彼此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反思精神对精神主体获得精神体验非常重要。个体为了获得职业精神的提升,必须反思自己与他人的精神行为[11]。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12],并将反思能力作为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不仅仅能够对自身的情感、动机、欲望、个性、意志等正确地意识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形成职业基础与远见。基于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和精神主体意识,将对两种精神的培养渗透于学生的整个学校生活中,引导教师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和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对学生进行培植。虽然反思精神并不一定能够让学生具有精神预见能力和精神判断能力,但有助于培养他们解决精神冲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进行更理性的精神选择。
追求幸福是现世生活的终极意义,有德性的教育生活指引学生迈向未来的幸福之路。恰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才是幸福的,在各种人的业绩中,没有一种能与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相比[13]。”这恰恰也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最终的目标所在。
(责任编辑:刘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