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下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着力点

2020-12-19刘学谦

关键词:凝聚力物质国家

李 赞,刘学谦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 102488;2.唐山科学发展研究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一方面说明了人民需要的变化,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数量和质量看,人民的需要是无止境的,无止境的人民需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从内涵上看,人民的需要内容从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向物质、精神、文化、生态、安全、政治等全方面的不断扩展,这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人民生活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化。要从改变、提高落后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到通过平衡发展、充分发展,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工作重点由普遍性、大规模的提高各行各业生产力以实现高速度发展,转化为由补差距、补质量、补品牌、补生态、补创新等立体化的补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凝聚力是国家内不同民族、政党以及民众在理想、目标、利益共同的基础上,国家满足其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需要而产生的内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2]。世界各国发展历史表明,国家凝聚力是国家兴衰的直接决定因素。国家凝聚力强则国家兴盛,国家凝聚力弱则国家衰败。国家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其源泉是人民需要,动力是满足人民需要的能力。因此,新的社会主义矛盾下,人民需要有新的变化,呈现新的特点,满足旧的社会主义矛盾下人民需要的动力不能满足新社会主义矛盾下的人民需要,而且这种动力不会自动转化。这就要求国家凝聚力的着力点要与时俱进,新旧动力顺利转化,才能完成国家凝聚力的周期性转化,保持国家凝聚力的连贯性与可持续性。

一、社会主要矛盾与国家凝聚力的关系

(一)社会主要矛盾与国家凝聚力演进具有时间同步性

人民需要的范围从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向全面的物质、文化、精神、政治、安全需要延伸,人民全面需要的内涵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民主程度的提高不断升级,形成了高层次的全面需要。比如,人民的物质需要从简单的解决温饱问题到追求数量型的物质效用最大化再到追求更绿色、更健康的质量型的物质需要;人民的政治需要从最初追求当家做主这一地位,升级为如何发挥主人翁作用,如何参与社会的共享共治。这些都体现了人民需要的不断变化与升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体现人民需要的变化。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与增强国家凝聚力的过程相辅相成,两者互相促进。国家凝聚力如果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矛盾,则国家凝聚力增强,如果不能解决社会主义矛盾,则国家凝聚力减弱。随着旧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解决,人民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国家凝聚力也得到增强。同时,强大的国家凝聚力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加速社会主要矛盾解决步伐。随着旧的社会矛盾的解决,人民需要的不断发展变化,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就会产生。只有国家满足人民需要的能力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适应并满足新的社会矛盾,才能产生新的国家凝聚力。如果国家不能适应人民需要的变化,不能满足人民的新需要,国家凝聚力就会进入减弱期。

(二)社会主要矛盾与增强国家凝聚力具有内容相关性。

建国后,我国四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3]都体现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人民需要与社会供给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不匹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必然结果。国家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满足其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需要,而产生的内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4]。人民群众的需要及其需要的满足是国家凝聚力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国家凝聚力源泉与动力的辩证统一关系与社会主要矛盾中所蕴含的辩证统一关系具有一致性。人民需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由低层次需要到高层次需要,由物质需要到物质、文化需要再到物质、文化、安全等对美好生活的全面需要。需要的转变直接转化为国家凝聚力发展的源泉。人民需要是无止境的,是螺旋上升的,因此,满足人民需要的国家凝聚力也具有周期性。新的需要形成带来国家凝聚力新的周期开始,国家凝聚力的周期变化同人民需要周期变化具有同步相关性。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反映这种周期性。因此,社会主要矛盾与国家凝聚力源泉在内容上具有相关性与一致性。

从国家凝聚力的五大方面分析,增强物质凝聚力要更注重解决发展中存在不平衡性和生态不持续性;增强精神凝聚力在国家精神、理想、信仰、道德全要素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增强核心意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增强国家政治力的根本保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与增强,青少年一代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数字原住民”,因此,增强文化凝聚力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在文化宣传、传播中的作用;新冠疫情的发生凸显了人民生命健康在国家任何发展周期中的重要性,保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全凝聚力建设的着力点。同时国际形势不确定性、风险性增强,国家和人民全面安全是增强国家安全凝聚力的关键。

二、新时代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着力点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国家凝聚力的源泉,而满足人民不断发展变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则是国家凝聚力的发展动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全面性、动态发展性,因此,国家物质凝聚力、国家精神凝聚力、国家文化凝聚力、国家政治凝聚力、国家安全凝聚力[4]的全面增强,才能保证凝聚力的均衡发展。在新时代,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展开。因此,虽然国家凝聚力的源泉和动力并未发生本质性变化,但国家凝聚力建设已发生周期性转变,我国进入全面增强国家凝聚力时期[6],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着力点也随着发生改变。

(一)物质凝聚力建设更注重平衡性与可持续性。

国家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形成了国家物质凝聚力。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而且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需要已经得到极大的满足,国家物质凝聚力相对强大。同时,也要认识到人民物质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国家满足人民物质需要的能力与人民物质需要之间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即满足人民物质需要的不平衡性、不充分性和不可持续性。因此新时代增强国家物质凝聚力主要以补短板、达平衡为主要着力点。

一是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由原来单一的、低层次的、数量型有形的物质需要到追求多元化、高品质、个性化、质量型,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物质与服务需要。为此,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国家品牌计划”,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需要,不断增强物质凝聚力。

二是更加关注国家物质凝聚力的薄弱人群——贫困人口。国家物质凝聚力对每个个体是不均等的,国家满足了这部分群众的物质需要,就对这部分群众产生了物质凝聚力;没有满足另外部分群众的物质需要,就不会对那部分群众产生物质凝聚力。而且由于满足的程度不同,失去了公平性,不仅不会增强国家物质凝聚力,还会削弱国家物质凝聚力。满足还未满足物质需要的那部分群众的需要,促进物质需要满足的公平性,是进一步增强国家物质凝聚力的关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就是要凝聚更广泛的群众,补齐国家物质凝聚力的短板,加强国家物质凝聚力的平衡建设。

三是更加注重国家凝聚力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之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家物质凝聚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现阶段国家物质凝聚力建设的薄弱环节,这从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不满意、各种吐槽中可见一斑。因此,报告中提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就是要增强国家物质凝聚力的全面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四是认识正确人民的需要。报告中提出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1]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满足人民的需要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需要不仅不会增强国家物质凝聚力,而且还会拖垮国家财政,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削弱国家凝聚力。希腊等高福利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物质凝聚力建设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人民需要的满足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家物质凝聚力的建设也需要长期的坚持与积累。

(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在增强国家精神凝聚力中作用更加突出。

国家满足人民信仰、理想、精神、道德需要形成了国家精神凝聚力[7]。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并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首要内容。“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并明确提出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1]国家意识形态是国家精神凝聚力建设的关键因素,国家意识形态的错误会造成严重后果,例如,上世纪苏联解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意识形态上出现了错误。在一个国家,物质、文化的需要可以是多元的、个性的,但国家意识形态必须是统一的、体现国家意志的。没有统一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国家是没有国家凝聚力的,而错误的国家意识形成会造成国家凝聚力的作用方向是错误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十九大报告为指导,坚持、宣传、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

其次,报告中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国家精神凝聚力建设的思想基础。提高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的认知度、认同度、并将其自觉转化为行为,在实践中践行是增强国家精神凝聚力的根本路径。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增强国家政治凝聚力的根本保证。

国家按照人民的意志建设满意度高的政权及运行机制形成国家政治凝聚力[8]。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党的凝聚力在国家凝聚力中处于核心地位。国家政治凝聚力建设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里面包括两层意思,首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领导力、执政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党的领导力、执政力是人民群众自愿、自觉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石,是自发形成并增强国家政治凝聚力的基础。这就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民主集中制、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等等,始终保持和增强党的生命力、创造力。其次是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把全国人民凝聚成整体力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国家凝聚力的凝聚核。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增强国家政治凝聚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核心的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政令统一。疫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次大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人民的认可与拥护,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同时,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重大成效充分展示了党中央领导核心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凝聚力核心作用。党中央是此次抗疫斗争中强大凝聚力的核心,是打赢疫情战争的指挥部。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支持拥护的党中央领导核心,凝聚力才有了凝聚的作用支点,抗击疫情有了定盘星。

(四)重视互联网技术在增强国家文化凝聚力中的独特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移动客户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国家文化凝聚力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工具为人民参与国家治理,实现共享共治提供了技术支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和安全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进入了更高次的需求,即,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在新时代,在新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下,人民参与国家治理,表达自己政治诉求的欲望也越来越强大。“互联网+政务”、政府公众号、政务微信/微博平台等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在不断的兴起,这改变了原来城市管理中“政府家长制”模式,实现了群众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共享共治。其次,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既可能增强国家凝聚力,也可能削弱国家凝聚力。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重视互联网在文化凝聚力建设中独特作用,注重发挥互联网增强国家凝聚力的作用,避免不利于国家政能力建设的负面信息传播。

(五)国家安全凝聚力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

满足人民安全需要形成国家安全凝聚力。十九大报告中的国家安全观体现在对内对外两方面,对内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对外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1]国家安全观丰富了国家安全凝聚力的内涵。首先,国家安全观的对内内容指明了国家安全凝聚力建设的目标,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其次,国家安全观的对外态度则指明了国家安全凝聚力的作用方向,即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国家安全观的诠释与践行,坚持与发展这些倡议与理念,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对内增强内心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国家安全凝聚力的目标与作用方向两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保证国家安全凝聚力朝着有利于人民、国家和世界和平的正确方向发展。

三、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当代中国的国家凝聚力建设也由此进入了新时期。安全凝聚力和物质凝聚力是五个方面凝聚力的基础,政治、精神、文化凝聚力都是在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若安全和物质凝聚力不稳,其余三个凝聚力则不具有可持续性。新冠疫情的爆发凸显了安全和物质凝聚力的基础性地位。因此,在新时期要牢牢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需求的变化开展经济社会工作,在不断化解社会主义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国家凝聚力。

猜你喜欢

凝聚力物质国家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浅谈培养小学班级凝聚力的路径和方法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