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内涵、原则及其路径

2020-12-19郑琳川

关键词:德智体美美育劳动

郑琳川

(1.西华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自此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四育转变为“德智体美劳”五育,这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适应国家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重要使命,要深刻理解并把握“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内涵意蕴与原则要求,着力在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上下功夫,为党和国家培养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内涵意蕴

(一)德:成才的基本前提

德是一个人成才最基本的要求和底线,对大学生来说,“德”乃为国家民族谋复兴之大德、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之公德以及修身律己之私德。大学生首先要有为国家民族谋复兴之大德。大学生的大德大在站位高,是胸怀祖国,热爱国家和民族的崇高之德。爱国是一个人最深沉持久的情感,是立德之源,当代大学生首当立爱国之德,理直气壮地爱国。大德大在价值真,是一种追求真理与价值的理性之德。大学生立大德,就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2]青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生的德性追求。大德大在有担当,是一种担当国家民族大任的责任之德。青年大学生生逢强国时代,肩负强国使命,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和力量。其次,大学生还要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公德。其一,大学生是高知识高素质群体,要带头遵守社会公德,以自身良好的公德修养引领社会风尚。其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建设者,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追求,心中装着人民,青春要在服务社会和人民的事业中绽放人生光芒。最后,大学生要有修身律己之私德。良好的私德包括个人思想素质、品行修养和道德情操,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德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箴言,就是要求青年学生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大学生只有不断修身律己,涵养个人德性才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二)智:成才的核心素质

“智”即知识、技能、智慧、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里有本领就是指“智”,它不仅仅指知识和学问本身,还包括智能、智慧。智慧狭义来讲是由智力系统、知识系统、方法与技能系统、非智力系统、观念与思想系统、审美与评价系统等多个子系统[3]蕴育出的综合复杂的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当代大学生既要具有扎实的学识,学好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尽可能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精进的专业能力;又要具有较高的智慧,具有较好的逻辑、判断、辨别、分析、情感、决策等能力。在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分秒变换的时代浪潮下,“智”还指涉创新创造能力。大至国家之间,小至企业与企业、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人才的竞争。2005年党的十六中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号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讲话强调青年要提高创新能力,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指出“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1]可见,当代大学生拥有智慧和才干、具备创新能力,既是个人成才的核心要求,也是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成为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

(三)体:成才的保障条件

体,人本也,身体就是人最基本最本真的存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育人,不仅包含锻炼身体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还蕴含着体育精神和价值观的传达。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能够认识到坚持、拼搏、毅力、忍耐等体育精神以及规则、输赢、尊严等价值观的涵义。“体育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去赢,及如何体面且有尊严地输”,因此,与其说体育是强健人的体魄,不如说体育同时也在强健人的灵魂。一个人要成长成才,健康的身体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保障,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泡影。现在很多青少年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或户外活动的时间大大少于上网和打游戏时间,对身心发展极为不利。青少年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据2018中国国民健康大数据报告显示,中国人疾病总人口和发病率非常高,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其中关于青少年青春期贫血发生率38%,全国肥胖儿脂肪肝发生率超过40%。由此可见,加强体育工作势在必行,事关每个人的生存发展,事关国家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美:提升成才的境界

“美”是什么,“美”是一个难以界定难以描述的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是有用的,美是恰当的”,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这里的“美”不是指外貌之美,而是思想之美、人格之美和心灵之美的和谐统一。首先,美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智体劳四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2015]71号)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其次,美育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不同于其他四育的感性教育,“美育是感性教育、情感教育,也是综合教育,具有愉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激发创新和全面发展作用。”[5]美对人如此重要,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美育的培养。党的十六大首次把美育写进报告,党的十七、十八、十九大报告中都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多次谈到要加强美育工作,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讲到:“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4]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自然、欣赏艺术、热爱文学,努力做心灵纯洁、情趣高雅的人是高校以美育人的目标和任务。

(五)劳:成才的实现途径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并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首次将“劳”增加进“德智体美”四育之中,“劳”即劳动,指的是跟劳动相关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对劳动进行了较多的论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社会性活动,也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在《资本论》中他对劳动的二重性,劳动创造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认为劳动是“全部生产力的源泉和人性的真正表现”,“劳动是人类创造世界的最高能力。”[6]“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劳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劳育一般意义的理解就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在新时代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要学生认识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品质。它是实干精神、吃苦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的融合统一。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基础上,倡导劳动光荣伟大的时代风尚,生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努力奋斗的劳动价值观。

二、高校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实践原则

德智体美劳五育是一个系统全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逻辑整体。从要素间关系来看,德是引领,是方向,也是约束,贯穿其他四育之中;智是主体和核心,是人才最大的竞争力;体是基础和保障;美从内部体现在品德、智慧中,外由身体和劳动实践体现出来;劳在实践中充分展现德智体美,通过实践通向成才之路。由此可见,德智体美劳是互为作用互相联系的,它们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大学生成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五育时应深刻认识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遵循科学的原则和要求,着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坚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育人相统一

所谓高校第二课堂是指“在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活动(即第一课堂)之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包括知识性的、学术性的、文艺性的、健身性的、公益性的等等,是对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8]第一课堂是传统的课堂形式,以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为主,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域;第二课堂主要以文化、科技、实践活动为形式,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整体,两个课堂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不可偏废。相对来说,智育的培养主要在第一课堂,德育和体育既有第一课堂又有第二课堂,美育和劳育以第二课堂培养为主,高校要建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育人主体互通,育人资源共享,育人平台共建,育人力量整合。要充分发挥十大育人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党政领导和各级管理者、服务人员的育人功能,实现全员参与育人,共同助力两个课堂育人的协同推进。

(二)坚持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相统一

所谓知识教育是指教师立足学科背景,结合课程教材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所谓价值教育是指教师要通过课程教学和素质教育将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知识性和价值性是融为一体的,既有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也有渗透进知识体系的价值观念,只有知识体系没有价值体系是不完整的教育。价值教育之于知识教育而言,就是升华灵魂、激发理想、坚定信念,铸魂育人关键就在价值引领。知识教育是相对客观的,当然,没有绝对价值中立的知识传授,因为知识本身没有价值倾向,而传授知识的教师是有价值立场的。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既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传授知识技能,又要坚守价值立场,“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9]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共同致力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统一

所谓理论教育,就是关于理论的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关于知识或事物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的教育,理论教育具有规范性、知识性特征,一般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而实践教育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开展的教育,一般是指课堂教育以外的,配合专业开展的实习、实训、实践等相关活动,主要形式为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就像教育的两轮,两者都要齐头并进同向通行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只重视理论教育,学生缺乏实践锻炼,不能真正获得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只能是纸上谈兵;只重视实践锻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也会失去方向和根基。陶行知认为“学习要知行合一”,习近平指出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0]高校要不断丰富实践教育形式,拓展实践教育平台,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理论教育做到联系实际,实践拓展要用理论来指导,两者相互融合统一。

(四)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所谓显性教育是指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能为受教育者明显关注或感受的教育实践活动;隐性教育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指寓于实体性的教育之外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明显关注或明确感知的教育实践活动。[11]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增智的知识技能更多以显性教育的方式实现,比如各类专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艺术课等,同时在这些课程教育中也潜隐着价值引导和思想渗透功能,而课堂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艺术活动等则更多是隐性教育的形式,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愉悦与放松中接受教育引导,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长久以来显性教育占据教育主导地位,隐性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然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网络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自媒体学习平台广泛应用,受教育者拥有更多更广的信息输入渠道,显性教育的优势逐渐消解,隐性教育亟待加强。高校要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调统一,就要将课堂教学主渠道与其他教育渠道相协同,将课上与课下、网上与网上相融通,调动一切资源、人员、组织共同致力于全面育人的事业中。

三、高校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实现路径

(一)育德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德为五育之首,树人须先立德。高校育德首先要立师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前提要求。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12]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要“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3]其次,高校育德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引领、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教育,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校园风气。具体来讲,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二)育智

当今世界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要培养有真本领、真才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把育“智”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要站位于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新要求,了解国家战略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同步同向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既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灌输,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杜绝把“智”狭隘地理解为知识和技能之类的智力范畴。这就要求高校既要做好传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又要观照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带来的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还要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智慧。创新能力是人才最核心的能力,高校要着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还要加强大学生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心理及良好的情感品质,提高学生的情商、逆境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育体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壮年,大学阶段就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储备好身体。达芬奇说:“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张伯苓也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高校如何育“体”?第一,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育“体”的重要性,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确保体育课保质保量开展,提高每个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第二,要营造浓厚的体育竞技氛围和强身健体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文化活动,各类评优评奖要重视体育导向,积极创设优秀的体育文化,形成重视体育、重视身体、勤于锻炼、乐于锻炼的良好氛围。第三,高校还要全面改善办学条件,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加强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健身设施设备,尽量向学生开放场馆设施,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体育资源。此外,高校还要在育“体”的同时育“心”,身心本为一体,都是一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要让学生从锻炼成健康的身体中来锻炼出健康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品质,通过体育锻炼,能够让学生在“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感染下修炼心灵,磨炼意志,敢于拼搏,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成为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四)育美

美是需要培养的,一个人具有美的素养和创造美的能力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高校美育就是以美育人,目标就是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鉴别美,做有美感的大学生。首先要加强美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好艺术类通识课程以及人文科学课程,根据大学生不同专业特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程吸引力,以课程主渠道育“美”。其次,要加强美育与专业课程、其他课程的融合,与德育、体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互渗,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相融合的育人合力。再次,学校要顶层设计学校美育建设,建立健全硬件设施,以校园之美、文化之美陶怡化育学生。最后,学校还要教育引导学生鉴别“美”与“不美”,以正反面教材来开展教育,防止虚假、负面、丑陋的信息资源对大学生美育效果的消解,提升大学生鉴别假恶丑追求真善美的能力。

(五)育劳

劳动是通向成功的途径,劳动长知识,劳动增才干,劳动修身心,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劳动育人的重要价值,树立全面发展理念,加强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宣传教育,通过确立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构建、文化熏陶等途径,将劳动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和文化艺术活动中,积极拓展宣教渠道,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各类智能平台加大对优秀劳模、时代先锋的事迹报道,形成弘扬劳动精神的正能量舆论场。其次,要加强学生实践锻炼,提升学生劳动技能。高校要适当增加学生实践课程周期,让学生在实践实习中充分了解专业了解社会,提升做人做事的本领;要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平台,让学生尽可能得到不同性质、不同场域、不同工种的实践锻炼,为择业就业做好准备;还要加大对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投入力度,扩大社会实践覆盖面,不断丰富实践类型和形式,让学生投入到社会熔炉中锻造。最后,高校要创新劳动育人方式,将劳动育人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德智体美美育劳动
论公民美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热爱劳动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