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隔离病区患者心理护理
2020-12-19王苗苗王素娜
李 曼,王苗苗,孙 娜,王素娜
(唐都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8)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隔离患者心理护理的基础。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础;不仅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关系,更注重与患者进行思想、感情方面的交流。首先对患者的家庭条件、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病情变化、思想情绪等有所了解,有计划的设计交谈的目的和内容,是谈话具有针对性,患者乐意接受。同时除语言交流之外,还应对用手势、眼神等肢体语言。表达对患者的关心与同情,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如需要转移患者注意力,可以指协助散步等。
2 解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使隔离病人以积极的态度对抗疾病
病患生病后,尤其患上传染性疾病后,通常不够了解自身所处的境地。一些人会态度消极,不敢面对现实,更有甚者倍感茫然,不知道应该怎样继续生活。所以,让病人深刻意识到自身所处的境地和需求,为病人解答出现紧张慌乱的来由是否和不了解该病的基础理论有关等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令病人掌握患病的基础知识,对疾病有个根本的了解,时刻劝慰病人要面对现实,摆正心态,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应对客观挑战。同事对自身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适当调整期望值以匹配自已的能力。遇到矛盾时勇敢面对,不要退缩,治疗期间积极配合,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一起战胜病魔。
3 帮助病人提升应对困难的能力
得病后病人通常会过高估计或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高估会导致盲目的乐观,一旦后果与预期相差过大,便会产生更为巨大的心理压力;反之,低估会导致病人悲观消极,往往不敢面对疾病,不利于疾病治疗。所以,护理人员要提醒患者注意自身的现状,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健康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依照对自己健康情况的准确评价,对自身能力做出评估,进而做出合适、无误、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客观选择。
4 正确引导稳定病人情绪
隔离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忧郁心理,部分病人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所以护理人员在病人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在引导患者采用一定的宣泄方式之外,还应帮助病人分析一些有助病情好转的主观因素,倡导病人积极对抗不利因素,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适当的安排。让患者对所患疾病的基本情况、疾病愈后,隔离必须性,出院后的生活方式、注意事项等有系统的了解。使病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将消极转为积极,加强自身应对能力和抗压能力,让患者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特别是精神方面的困惑,使病人的治疗时刻处于愉悦的心境之中,以利于早日康复。
5 音乐疗法在隔离并取得应用
音乐可以抑制各种压力反应、促进感情、情绪镇静等。音乐疗法以音乐语言进行暗示,对患者的身心有调剂作用。患者不仅可以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欣赏,而且可用优美动听的音乐是心情舒畅,忘记了疾病的痛苦。而且护理中将音乐疗法与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宣教相结合,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益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6 隔离病房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人是需要交往与社交的,从正常的环境突然转至隔离病房,不能与亲人朋友朝夕相处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对于重症患者,急危重情况的抢救经历,监测治疗的措施,复杂陌生的治疗设备、密闭的环境、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情感的缺失将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幽闭综合症。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护患沟通,包括语言交流,介绍各种监护仪器、导管等重要性,帮助其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根据贝克认知疗法的观点可知,人的认知决定人的情感和行为,不正确的认知会引发不正确的判断及推理,进而致使情感和行为产生病态变化。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和宗教背景等,使用通俗的词语为病人讲述隔离手段的必要性,帮助病人客观的面对自己的病情和隔离措施有助于缓解其精神及心理压力。
传染病隔离病区患者在隔离期间时的心理护理对控制传染病患者病情恶化,控制传染病的播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隔离病房的特殊设置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应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不良情绪反应,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我们要在护理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探索更好的护理方法,增加积累经验,增强自身知识汲取,增强护理能力,增强交流沟通的技巧等,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消除护患双方的陌生感,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让我们在护理隔离病区患者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