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非裔之“侨”,身份建构之“易”

2020-12-19

萍乡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非裔族裔黑人

刘 瑾

美国非裔之“侨”,身份建构之“易”

刘 瑾

(安徽外国语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 安徽 合肥 231201)

“侨易学”作为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兴理论,对于美国非裔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从“侨易学”理论出发,分析侨易主体黑人在美移民生活境况,洞察黑人与美国社会的互动效应,见证黑人在侨动过程中身份建构的嬗变。从而得出,黑人要想在多族裔,多文化的美国社会中重拾自我,并在跨文化氛围内获得族裔生活的范式规律,则:既不能规避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必须珍视本族裔的中坚思想,保持族裔认同感,最终经历“侨动”与“易变”的洗礼,并完成黑人的少数族裔身份建构。

黑人;侨易学;身份;非裔文学;跨文化研究

一、相关研究与问题提出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提到“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以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208正基于此,传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原创性相结合,在近年已经被中国学界提上日程,也出现了一些新理论、新观点,甚至是新兴的学科。其中在跨文化研究领域里,“侨易学”理论便是属于其列。

国内学者多运用“侨易学”,结合当下全球化、现代化的场域理念,为人们观察世界、体会人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赵晨在文章中谈到对“侨易学”的一些认识,结合对全球治理的研究,提出全球化中的“侨”的改变和以“易”来指导治理全球化的一些设想[2]。邓深则通过凸显小说中所关联的跨文化语境下,制度中“变化”与“不变”之维度,为“侨易”的理论概念提供文学世界与历史现实中的例证[3]。张芸运用文化“侨易”中的文化下延来解释由“思想”到“器物”的侨易过程,完成了哲学人生观等形而上论题至大众传媒和房地产广告界的位移[4]。

而国内外对于美国非裔的研究主要从后殖民、流散批评、性别和文化等视角切入,但是主要还是集中于意识形态批评,鲜有“建立二元三维的空间框架,以兼具流动性、恒常性、互涉性、元一性的整合视角”[5]来研究作为精神向度的身份认同的批评路径。本文结合侨易学理论和方法,试图从侨易主体黑人在美国移民生活,黑人与美国社会的互动效应,美国黑人作家的文学创作等方面,分析黑人在侨易空间下,身份建构与“易”的关系,探讨在多元文化氛围内族裔生活的范式规律。

二、“侨易学”理论

“侨易学”基本理念是“物质位移,精神易变”,即因“侨动”发生“易变”,“研究内容的核心在于探讨异文化间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文明结构形成的总体规律”[6]18。“侨易学”是基于中华传统智慧源泉之易经,加之李石曾先生的“侨学”,两者相结合而提出。“侨易学既是一种理论,一种哲学,但同时也是一个领域,一种新兴的学科”[6]20。李石曾先生指出:“侨学是研究在移动中的若干生物,从此一地到彼一地,或从几个处所到另一个处所;研究他们的一切关系上与活动上是表示的一切现象”[7]332,包含移民现象但又不止于移民现象。“侨易学”在“侨学”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易经》之思维,其重要特点是“变”,但又不单单是“变”,又所谓:“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8]“侨易学”在表达哲学思想中“万物交感”一层含义时,引申出“易”的第四义“交易”。而“交易”是侨易过程的关键环节,异质元素间“交互”而“易”——事物的质性变异。因此,“易有四义”,即“变常简交”。加之“侨有四义”,即“侨移”“侨戏”“侨升”“侨系”,简之“移仿高桥”[9]190。

三、黑人从非洲到北美的初次“侨”与“易”

最初非洲黑人并非自愿移民,而是以“会说话的牲口”的契约奴身份被迫贩卖到美洲大陆。当他们离开家园,踏上北美海岸,便失去与原有家族和故土的联系。随着物质位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黑人在美洲大陆经历了无根可寻、独立个体身份的“易变”。

(一)侨易现象

早期黑人从非洲到北美的侨易现象已经勾勒出颇为完整的场域空间框架,其核心概念侨易主体、侨易路线、侨出语境、侨入语境等,彼此相互作用,在综合交错互动中发生效果。早期黑人的侨易路线(即侨易主体发生的路径)是从西非海岸、贝宁海岸、比夫拉地区,通过大西洋中间通道,最后到达美洲。因其路线大多围绕海上,所以在此次地理位移的过程中,黑人的侨易动脉(侨易器具)是船只,其空间狭小,卫生状况堪忧,疾病肆虐,运送航线上黑人死亡人数异常惊人。促使黑人被迫侨易的条件是,北美种植园经济利益的刺激,加之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发展,产生对劳动力的极度需求。黑人在侨出语境所承载的是人类最早使用工具、拥有语言体系、形成种族部落的非洲黑人文明。而他们在侨入语境接触的是实行欧洲律法,且极度缺乏劳动力的北美英属殖民地的种植园文化。

(二)“易变”之经济话语地位

对初到美国的黑人,在经济话语地位上发生着“易变”。在经济层面,黑人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在种植园经济作用下白人与黑人呈现出奴隶主与奴隶、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种种关系。白人不仅掌握了对物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同时还制定各种法律、法规以约束、掌控黑人的人身自由。他们对黑人拥有绝对的使用权,且坐享黑人的劳动成果。在划定的区域内黑奴身戴枷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作为白人的私有财产,黑奴没有建立家庭的权利,可以被任意转让、买卖、甚至是处决。在经济领域内,黑人奴隶们创造财富,而白人奴隶主阶层把财富转为资本,成为资本的持有者,而社会位置由“占据者在权力(或资本)的分布结构中目前的、或潜在的境遇所界定”[10]142。因此,在北美殖民地中,白人奴隶主阶层占据着整个侨易场的主动性和话语权,但黑人从非洲的自由人被迫“易变”为创造财富的机器,成为白人奴隶主的终身财产。

(三)“易变”之文化意识形态

在文化领域,黑人进入白人奴隶主控制的侨入语境后,“易变”为难以秉承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无魂”之身。非洲一直有着部落和家族生活的传统,而在种植园的侨入语境中,黑人无组建家庭、使用自己的名字和语言的权利,与侨出空间的关系链发生断裂。而对黑人而言,文化身份代表的民族共同的历史经验、文化符码,一一消失殆尽、荡然无存。文化身份是自我与社会连接的桥梁,而在动产奴隶制下,桥梁的倒塌,使得黑人在侨入语境中被迫“易变”成社会意义上的“非人”。然而,随着黑人侨居时间延长、侨动人数增多,种植园经济等侨易条件的刺激,同时侨入语境需要侨易对象的文化适应,而且侨入语境势必对侨出语境产生强势影响,黑人的侨易效应有主动、增强之势。黑人在文化层次方面的“易变”,还呈现于文化信仰等方面。1700年,黑人奴隶的行为方面已经受到奴隶主阶层的控制。当局政府认为还应从文化意识形态上彻底驾驭黑奴,并且移入奴隶主所信奉的文化形式,剔除黑奴的非洲本土信仰模式。针对文化“移易”,“既有强调变化的一面,更有强调‘交易’,交互之间的关系与变化。”[6]20多数黑人有选择地接受当地政府推行的文化,面对侨入地文化与非洲传统,文化相交之后,出于侨出语境的考虑,适应“移变”,更加地适应侨入语境。黑人在此次“易变”过程中,展现了“仿易四义”之“仿变”,即带有变化性的摹仿,选择性地接受侨入语境对其内在精神的影响。在黑人吟唱的灵歌中,体现了其接受侨入语境过程中的“仿常”,即使有摹仿,但其内在原则不变。黑人的灵歌与白人的颂歌曲调相似,但表达的内容却仍是对黑人对终身奴役的生活常态的控诉,是对非洲根文化的继承。在“仿变”后,出现交易,但一定是带着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仿交”。通过灵歌表达颂扬之情时,黑人有意识地、建构性地回归非洲文化的精髓,使其人性化,成为兄弟、姐妹。在“仿简”的过程中,黑人世界的信仰产生简约规律,非洲传统文化与美国白人文化之间碰撞与交融,产生既能承载、延续非洲共同体情感的根之文化,又能够更好地生存于侨入地,徜徉于白人文化之外的美国非裔黑人文化。

(四)“易变”之教育领域

对黑人来说,接受侨入地的教育是其发生“易变”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更早的时候,初到美国的黑人,作为奴隶,被剥夺了使用非洲语言的权利,同时又禁止学习侨居地语言,因此黑人受教育的机会非常渺茫。南北战争,在制度上宣告了奴隶制的灭亡,对黑人教育起到“易变”中“桥变”(桥梁架设,使之发生质变)作用,使黑人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国社会接纳。非裔黑人获得一定程度的公民权,联邦政府、军队、教会开放了对黑人的教育,专门为黑人开办了学校。在战后十余年的重建时期,有自由民局、南方公立学校等架桥方式促进黑人的教育。一些有思想,有富足能力的黑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自己的黑人同胞接受教育,这对之前被贩卖到美国的黑人奴隶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黑人学习兴办教育,使得同胞最大程度上能够接受教育。1865年,佐治亚州的黑人群众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委员会,而且黑人民众自筹资金开办学校。南方黑人建立了以黑人教师为师资的“当地人学校”。1866年北方巴尔的摩的组织——有色人种道德教育协进会通过募捐来支持南部黑人教育。大规模的黑人接受教育之后,自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为黑人更好地适应美国社会生活做了充足的文化积累和精神准备。

四、黑人在美国社会内部的“侨”与“易”

(一)侨易现象

20世纪,在美国黑人的历史上,出现了两次空间上的位移,侨易路线从南方的种植园到北方的工业社会,类型属于“侨易过程II”,即“都市侨易”。黑人第一次都市侨易时段是从1916年至1929年。侨易条件是南北战争的爆发,震撼了黑人的思想意识,“使他们对南部经济和社会的不满具体化为迁徙的直接动机”[11]。加之北方工业化发展,需要大批的劳动力,促成了这次约150万黑人迁徙。黑人第二次都市侨易时段是从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70年,有400多万黑人从南部迁移至北部及西部工业地区。侨易条件是美国战时的经济状态对大批劳动力的需求,加之南方农场机械化增强,而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弱,推动了黑人第二次都市侨易的发生。“黑人族群向往北方城市可能给他们带来好运,然而走向北方并非意味着他们‘美国梦’的实现,城市空间将他们边缘化,他们无法在城市找到归属和自主感,他们在城市里变成空间里的他者。”[12]23

黑人两次“都市侨易”,使得北方城市黑人人口陡增,白人对此颇为紧张。最终,白人主流社会对黑人进行种族隔离。黑人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种种受限,对侨动北方后的侨易现象进行层层思考,因“侨”生“易”,其侨易效应异常明显。黑人在侨动过程中不断增强民族意识,努力攫取作为人的权利,竭尽寻找精神家园,“认领被解放自我的所属权”[13]95。黑人在自我提升的“高变”过程中,对于自我的身份有了更多的诉求,并促使非裔民族主义的觉醒。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哈莱姆文艺复兴,加维运动,以及60年代的民权运动。

(二)“都市侨易”之一

20世纪20年代,黑人第一次“都市侨易”使哈莱姆成为纽约黑人知识分子集居地,被誉为“黑人文艺之都”。正如“侨易学”所说:“精神质变是一切社会变动的起因,尤其是伟大人物的精神质变更会起到推动一个时代或以后若干时代的思想波澜的作用。”[6]21哈莱姆的黑人艺术家们在文化意识形态、政治见解等各方面引导着全美的黑人,他们将自己的种族情感化作艺术作品,向美国主流社会诉说黑人的真实生活,以及“都市化”后的“新的心态”和“新的精神”。美国学者曾述评到,“哈莱姆文艺复兴实际是非裔美国人形成非裔美国文化独特性的第一个机会”[14]。它带动全美黑人积极塑造着对自我肯定的“新黑人”形象。提升只是外象,其内在仍是恒定,保持既有规则的“易变”中“高易四义”之“高常”,黑人文艺复兴运动都是为传扬非裔美国文化,让美国社会更好地理解黑人。提升层次后,所见所闻、交流与交往,较之以前“高交”过程,更有助于黑人运用发展与提升的眼光处理事物。如果说哈莱姆文艺复兴的“精神质变”是通过艺术形式,展现非裔美国人民族意识觉醒,那么加维运动则是其在政治经济上开始呐喊自己的种族意识。这场民族主义运动是由马库斯•加维(Marcus Garvey)发起,其主张是“回非洲去”,鼓励非裔美国人重返非洲,建立属于黑人自己的政权国家,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民族自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民权运动吹响了号角。

(三)“都市侨易”之二

非裔美国民权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都市侨易”之后,“物质位移导致精神质变”,黑人面对国内种族隔离的不公平的待遇,积极提出非暴力运动,争取民主权利,实现真正的种族平等。之所以重视“精神质变”,是因其对社会产生影响,物质、精神、社会组成环环相扣的生物链。由于种族歧视,黑人的侨入地只能是黑人聚居区,在此隔离地带,黑人经济生活水平低下,毫无人身基本权利可言,“他们在城市里开始最鲜明地表现他们不再逆来顺受”[15]544,变相地牢固了种族纽带。黑人层次的提升,思想境界更加接近大道至简,即“易变”中“高简”,对于黑人来说,一切简之为民主。非裔“共同体”以民权运动的形式向美国社会争取从未享有过的民主,其中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的非暴力斗争达到了民权运动的顶峰,在一定程度上“易变”美国社会。美国增加了黑人投入政治活动范围,并为此扫除了带有种族压迫的法律。1964年国家颁布了民权法,旨在支持非裔美国人在种族、教育、选举、就业等各方面的平等;而1965年的选举法实施后,非裔在参加选举及担当政府官员比例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政治生活上进一步保障了非裔的民主权利。尽管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没有完全消失,但非裔在自我“易变”的过程中,捍卫种族的尊严,同时也“易变”美国社会的种族平等之路。

五、美国非裔文学身份主题的“侨”与“易”

几百年来,非裔美国文学史是黑人在美国社会“易变”的一面明镜。纵观文学史,黑人作家对于本族裔侨动美国后发生的“易变”有着千姿百态的呈现。但正如侨易学所说,“‘易’有若干含义,‘不易’也是其中一面,‘恒常’的一面。在变中求不变,在‘易’中求‘常’。”[6]20时间的“律动”,空间的“焦虑”,身份建构问题一直是黑人作家关注的“常”,是研究美国非裔文学的重要突破点。同时,在不同的侨易时间下,黑人作家运用不同的写作方式展现族裔的身份建构问题。

(一)奴隶身份

早期黑人作家,是非自愿侨动,其身份是奴隶,主要以口头文学形式,如民间传说、劳动歌曲、灵歌等,表达反抗终身奴隶身份的思想。到18世纪后期,出现了黑人奴隶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奴隶身份自述奴隶制的残暴,而奴隶叙事也成为美国黑人重建族裔身份的文学形式。在侨入语境下,经历侨易时间,该时期作品是欧洲文学传统、非洲文化传统等综合作用而新生的文学。早期黑人文学更加强调作者自述,其展现出黑人自传的反话语力量,作品如弗莱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运用自传,为自己呐喊,与命运积极抗争,控诉了奴隶制的血腥。哈丽雅特•雅各布斯(Harriet Jacobs)采用奴隶自述,“试图同时抗议奴隶制和对女性的压迫。这种对于双重边缘化的黑人女性的关注在以后不同时期的非裔美国女作家的作品中得到延续。”[16]96

(二)“两个灵魂”身份

随着“都市侨易”的发生,黑人不断从南部农村涌入城市,出现哈莱姆文艺复兴,黑人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黑人对于人性的认知产生巨大变化。杜波伊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曾提出双重意识的概念,解释黑人的身份困境。“一个人总是感觉到他的二重性——美国人,黑人;感觉到两个灵魂,两种思想,一个黑色身体中的两种敌对的思想。”[17]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是美国黑人身份认同的特性,这间接造成了黑人在美国社会不可见性,因而,黑人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下,更为边缘化、弱势化,但黑人文化需要在这场异质文化的“交易”过程中“发声”。对于生存在美国的非裔,一方面希望获得美国社会对族裔的公民身份认同,但同时,又表达出对自我种族文化身份的追寻和建构。黑人的双重意识和对侨入地秩序的探寻构成了侨易二元的结构系统。“按照‘二元三维’的原则,这流力因素的第三维应该是‘学”:以侨辅学、以学促易、易道元一。”[6]40黑人在美国生活的几百年中,“学”中争取着“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权,进行抗争的“新黑人”形象。该阶段涌现许多作家、作品,如以抗议小说著称的先锋作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运用反英雄“坏黑鬼”比格•托马斯的典型,“打破了白人神话中逆来顺受的黑人形象,也改变了文学作品中黑人几乎都是在白人统治社会里被侮辱、被损害的形象。”[16]100拉尔夫•艾立森(Ralph Ellison)运用无名黑人青年寻求自我的经历,“描绘了在美国种族社会中黑人‘身份’的缺失,是对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现实、人与自我的关系的深刻思考。”[16]101

(三)根之身份

随着60年代民权运动的推进,尽管美国种族问题仍未消失,但黑人民主权利得到极大地改善。阿罗频多(Sri Aurobindo)曾说过:“一切生存问题,原本皆是和谐问题。”[18]4“‘求和’是一种平衡结构的确立与维护”[6]280,要解决黑与白的矛盾,对于黑人来说,必须在内部汲取力量,寻找族裔文化之根,进而在大道元一的世界里达到黑与白的恒常状态。在这一阶段,提升层次之后,黑人在美国社会发生了“高交”,黑人社会生活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一批美国公共知识分子,黑人作品的主题不再是一味的抗议,而是提升至在“求和”的平衡结构中,不放弃自我的身份,启迪非裔之光,认同黑人属性的范畴。该时期,黑人作家作品“无论从主题挖掘的深度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大大拓宽了黑人文学的视野”[16]102。如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创作主人公茜莉,通过这一女性形象,沃克“探讨黑人的内部关系,即黑人男女之间的关系、黑人家庭关系和黑人的自我,从而揭示黑人自身的弊病,并提出克服的途径。”[16]158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通过主人公佩科拉的悲惨结局,提出“在白人社会的价值观念中,黑人和黑性是作为他者存在的,那么,黑人要建构自我身份,首先必须抵制不是内化白人的价值体系。”[16]107还有主人公奶娃通过回归祖先的所在地,“寻找到自己的‘根’,增强了对黑人文化的自信,从而对于自我有了新认识,最终成长为像祖先那样自由‘飞翔’的人。”[16]108

结语

从非洲大陆到北美殖民地,从美国南部到北部,黑人在与美国“互动”中发生“易变”,其经历可以运用“物质位移、精神质变”这一基本原理得以阐释。黑人侨居美国社会,不仅给生活带来了变化,而且还规约其文化理念和价值判断。“每一文化区都有它底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底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19]黑人在多族裔,多文化的美国社会,拒绝“臣服式”地遗弃族裔身份,既不逃避主流文化的现实,同时珍视族裔的中坚思想,保持族裔认同感,在逐渐逼近“侨易”的高明境界——“高简”的过程中,使黑人身份产生烙痕,追寻本民族的文化之根,质朴而展现其风骨,拥有灵魂的归属感。黑人在整个“侨易”之旅中,经历异化与失落的洗礼,重拾自我,完成其少数族裔的身份建构,为自我建构了合理的生存环境。

[1]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2] 赵晨. 侨易学在全球化研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J].中国图书评论, 2015,(2).

[3] 邓深. 制度侨易的“变”与“常”[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

[4] 张芸.“诗意地栖居”的文化侨易与媒介现象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

[5] 叶隽. 德国文学里的侨易现象及侨易空间的形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

[6] 叶隽. 变创与渐常[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7]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 李石曾先生文集(上)[M]. 台北: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 1980.

[8] 钱锺书. 管锥篇(第一册)[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9.

[9] 叶隽. 侨易(第二辑)[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10] 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11] Carole Marks. Lines of Communication, Recruitment Mechanisms, and the Great Migration of 1916-1918[J]. Social Problems, 1983(1).

[12] 赵宏维. 托妮•莫里森小说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13] Toni Morrison. Beloved[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87.

[14] Worley, Demetrice A.and Jesse Perry, Jr., eds.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 Anthology of Nonfiction, Fiction, Poetry and Drama[M]. Lincolnwood, Illinois: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1993: xix.

[15] 约翰•霍普•富兰克林. 美国黑人史[M]. 张冰姿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16] 杨仁敬. 新历史主义与美国少数族裔小说[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17] W.E.B.Du Bois. The Soul of Black Folk[M].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82.

[18] 室利•阿罗频多. 神圣人生论(上)[M]. 徐梵澄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19] 金岳霖. 论道[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7.

of African American,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LIU Jin

(Department of Public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hui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1201, China)

As a new theory with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Kiao-Iology provides rich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African American studies. Starting from the theory of Kiao-Iology,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black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analyzed, together with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between the black people 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to learn about the evolution of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he black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immigration. It is indicated if black people want to regain themselves in the multi-ethnic and multi-cultural American society and obtain the normal pattern of ethnic life in the cross-cultural atmosphere, they should not avoid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must cherish the core ideas of their own ethnic group, maintain their sense of ethnic identity, finally experience the physical and spiritual baptism, and complete their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black people; Kiao-Iology; identity construction;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cross-cultural research

I561

A

2095-9249(2020)01-0072-05

2019-12-30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6D84)

刘瑾(1982—),女,安徽合肥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文学理论。

〔责任编校:吴侃民〕

猜你喜欢

非裔族裔黑人
黑人谈河流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影史上第一个黑人与白人接吻的镜头,是他剪辑的!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散居族裔的生存困境:浅析《砖巷》中的男性角色
善跑不擅游的黑人
善跑不擅游的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