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巧妙应用

2020-12-18董艳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董艳

摘 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群体开始意识到在相关学科中优化对应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历史作为记载人类社会变化进程的人文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认识到该学科的存在意义。历史故事作为历史内容的一部分,主要分为编撰类和史实类,是吸引学生主动进行历史学习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本文接下来就将从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出发,从学科特点、学生心理等角度来具体阐述如何将历史故事巧妙的融入到对应的学科教学中,希望能以此让学生提高个人历史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故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103-02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都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掌握某一历史事件的历史时间、历史意义等知识点,这使得相关教师群体的教学内容安排都十分紧凑枯燥,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相对较低。历史故事相对于枯燥的史论明显更能获得学生的青睐,而历史故事也能在一定程度较好的体现出历史这一学科的人文性,因此如果教师能在对应的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历史故事让课堂生动起来,那么课堂教学质量就能得到有效提升。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历史故事的应用在相关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尽可能为学生打造出更加丰富有趣的历史课堂,最终促进学生群体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1.基于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高中生群体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教师和家长群体在该阶段中也更为注重他们成绩提升与否,这使得很多学生在进行学科学习时都会以追求知识学习为核心目标,学科特性、深度学习等这些都被多数学生所忽视。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主要以史论为主,而史论不仅需要学生进行背诵记忆,更需要学生能深入挖掘其中的深刻含义,因此许多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仍有待提升。历史故事可以概括性的描述为经过一定艺术加工后的史实,将原本枯燥无趣的史实更加具体化,学生对其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高。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是教师开展学科教学的首要目标。对此教师应将历史故事与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深度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例如,教师在进行《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时的教学时,该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深刻认识新航路开辟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分析,并让他们在对应的知识基础上对新航路开辟的深刻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大局观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互联网搜索对应的哥伦布开辟美洲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旅行等与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历史事件,并在网上寻找更具有艺术加工特色的相关故事后配合文字和图制作成课件。在课堂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课件,同时并为学生将课件中的历史故事用语言进行更进一步的介绍。学生在面对这些历史故事时,就会对其投入较大的倾听兴趣。紧接着教师就可在这些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各种历史延伸思考问题如“为什么麦哲伦会进行第一次环球旅行”等,随后让学生尽可能的根据自己所听到的历史故事去挖掘相关的史实背景,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極性,最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2.基于历史故事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都较为单一,高中生平时的学习压力较重,形式内容都千篇一律的历史教学对许多学生而言都不具备吸引他们进行主动学习的特性。历史故事与史实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可能会掺杂部分虚假夸大的事实,虽然这对史实真实性有着一定的干扰,但往往这些夸大部分却能成为整个历史故事的点睛之笔。教材上的内容都是抽象静态的,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都喜欢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对学生个人准确把握知识点来说并没有相对积极的作用。若想要令高中历史课堂氛围变得积极活跃,教师就应从活化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将历史故事与教学内容用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令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更深刻的知识记忆,进而顺利达成对应的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进行《汉字与书法》这一课时的教学时,该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汉字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在很多学生的知识储备中,他们对汉字、书法艺术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历史见解,但鲜少有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完整发展有全面了解。基于该课时内容相对轻松简单,教师在该课时教学中便可设计对应的历史故事教学环节用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张旭写草书戏弄杨国忠”的历史故事,以此方便在课堂教学中引出书法艺术这一历史核心知识。草书的特点之一就是飘逸洒脱,而这样的历史故事同样也是充满着浓厚的文人豪气,此时教师在课堂上将历史故事作为“敲门砖”来丰富课堂内容。同时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配合甩头发写草书的豪迈动作来令故事细节更加生动,课堂气氛也会随之逐渐活跃,而学生在欣赏这样声色并茂的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就会更加配合教师进行该课时的学习活动。

3.基于历史故事提高学生人文情怀

历史学科的人文性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常言道“以史为鉴”,学生通过有效的历史学习不仅能让自身拓展知识文化眼界,更是让个人人文素质突破的重要渠道。纵观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现状,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历史学科本身的人文性也没能得到有效挖掘。虽然有部分教师也会尝试在相关教学设计中添加人文教学环节,但形式内容主要停留在单一的说教层次,导致学生对这类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较低,自身人文素养也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培养与发展。历史故事的趣味性、生动性让很多学生都能快速的接受教师接下来开展的人文教学,学生对故事中的人文隐藏内容也会得到更好的理解吸收。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考虑将历史故事作为承载人文情怀的教学素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历史的人文特性,最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进行《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这一课时教学设计时,该课时主要涉及到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主义这一方面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思考意义,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建立起具有个人思想特点的个性化人文情怀。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所创作的叙事史诗《阿非利加》这一作品的历史故事,用其作为课堂人文教学的引出素材。对很多不了解对应历史背景的高中学生而言,《阿非利加》该诗主要讲述的是第二次布匿战争,所以当教师将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时,很多学生便会对该诗歌中所体现的人文背景产生兴趣。同时由于高中生群体已经具备足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只要在历史故事的基础上稍加引导,很多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体会到文艺复兴的这一部分历史所带来的人文意义,也能更加明白文艺巨匠在创作作品时的思想,于是便能让教师顺利完成历史人文教学。

结语:总而言之,教师在高中历史中进行历史故事的应用时,一定要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历史故事,尽量贴合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的历史学习意识不再停留于死记硬背的层面。以此促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历史思考活动中,从而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历史人文基础,最终实现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扬.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巧妙应用[J].学周刊,2019

[2]白涛.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

[3]刘笑月.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巧妙应用[J].高考,2019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