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2020-12-18吴静怡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表演游戏小班特点

吴静怡

摘 要:表演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一种基本形式,能促进幼儿语言、思维、社会性和情感的全面发展。小班幼儿乐于参加表演游戏,具有一定的兴趣性和创造性,在表演游戏中也呈现出缺乏目的性、合作性和连贯性等特点。根据小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教师应为幼儿选择情节简单、对话少、动作重复的文学作品,为幼儿提供形象逼真的材料和玩具,帮助小班幼儿理解文学作品,进行示范表演,加强角色意识和合作意识来引导表演游戏的顺利开展,提高游戏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班;表演游戏;特点;指导策路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71-01

表演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角色扮演,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表演游戏在幼儿园运用广泛,它能促进幼儿语言、思维、社会性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幼儿从小班开始对表演游戏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了解小班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表演游戏的特点,有助于教帅运用正确的策略指导表演游戏,从而提升游戏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1.小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

(1)乐于参加表演游戏,具有兴趣性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小班幼儿乐于参与表演游戏,对表演游戏有强烈的兴趣,并能体验表演游戏的快乐。小班幼儿喜欢听故事,尤其喜欢听对话简单、动作重复、情节有趣的故事;喜欢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如小猫、小熊、大灰狼、蝴蝶等小动物;喜欢表演故事中的情节,将童话故事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喜欢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文学作品中角色的特征。

(2)创新语言再现文学作品,具有创造性

表演游戏以文学作品为依托,但小班幼儿往往不会按照原有的故事情节来进行角色表演,而是会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再现文学作品。例如,小班幼儿在表演《三只小猪》时,没有用原故事中大灰狼的语言,而是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语言,对小班幼儿在表演游戏时,对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模仿和想象,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2.小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1)选择情节简单、对话少、动作多的文学作品

由于小班幼儿开始对表演游戏产生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应该为幼儿选择趣味性强且易于表演的文学作品。小班幼儿的动作发展先于语言发展,对游戏的兴趣性大于表演性,所选择的文学作品应具有情节简单、对话较少、动作重复等特点,以便小班幼儿理解和表演。例如,《三只小猪》中只出现三只小猪盖了房子被大灰狼吹走的情节;《拔萝卜》中只要求幼儿重复表演“拔萝卜”的动作;《三只蝴蝶》中出现了大量重复的对话“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由此可见,情节简单、对话较少、动作重复的文学作品,更能吸引小班幼儿的兴趣,激发其表演的欲望。

(2)提供形象逼真的服饰和道具

为幼儿提供表演游戏的环境和材料—服装、道具、布景是幼儿进行表演游戏的重要条件。小班幼儿处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角色的扮演往往容易受到材料的影响。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形象逼真、想象程度较低的服饰和道具,帮助幼儿分辨和表演角色。例如,在表演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狼》中,如果只用一些卡片做的兔耳朵和大灰狼尾巴,难以让幼儿感受角色的典型特征,教师可使用一些白色和灰色的毛绒材质制作兔耳朵和狼尾巴,帮助幼儿体会小白兔和大灰狼的直观形象。形象逼真、想象程度较低的成品游戏材料更能引发小班幼儿的想象,吸引幼儿参与表演游戏。

(3)帮助小班幼儿理解文学作品

理解文学作品是幼儿开展表演游戏的基础,而小班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小班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在表演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谈话、游戏、体验活动等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例如,小班幼儿第一次表演游戏《小蝌蚪找妈妈》时,由于不熟悉故事情节,整个故事表演稍显平淡。教师可利用集體教学活动再次和幼儿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把握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心理状况,重点强调故事中语言、动作和表情;幼儿在开展古诗表演《咏鹅》之前,教师可利用餐前活动的机会,带领幼儿一起玩《咏鹅》的手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鹅的形象特征,为下一次表演游戏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小班幼儿的表演游戏具有兴趣性、创造性的特点,但由于年龄发展的限制,也呈现出缺乏生动性、合作性和连贯性等特征。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可在表演游戏开展前为幼儿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提供形象逼真的材料、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在表演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为幼儿进行示范表演,加强幼儿的角色意识和合作意识。幼儿园应重视表演游戏的教育价值,不断提高幼儿的表演技巧,提升表演游戏的质量,最终促进小班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梅.组织好幼儿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J]. 宁夏教育,2017(12)

[2]马平平.浅谈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J]. 名师在线,2017(16)

猜你喜欢

表演游戏小班特点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运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
“幼儿在场”在表演游戏中的意义探究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角色定位略谈
探讨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