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地区红螯螯虾工厂化早繁技术

2020-12-18张燕彭刚蒋琦辰李旭光王静孔祥华

水产养殖 2020年7期
关键词:工厂化交配亲本

张燕,彭刚,蒋琦辰,李旭光,王静,孔祥华

(1.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17;2.南京市高淳区和丰园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江苏 南京211300)

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俗称澳洲淡水龙虾,小青龙,体色为褐绿色或绿色,雄性成虾第一步足大螯的外侧顶端有一鲜红、柔软的膜质带,该品种原产澳大利亚北部,1992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进该品种进行小规模试养,该品种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个体规格大,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不打洞,不破坏生态等优点。江苏在20世纪90年代也曾试养过一批红螯螯虾,但因养殖成本太高,养殖产量不稳定,消费群体不足等多种原因,加上工厂化越冬技术不成熟,红螯螯虾在江苏的养殖一直没有能够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红螯螯虾在江苏地区不能自然繁衍,其苗种早期主要来自南方引进,但由于长距离运输成活率难以保障,往往导致养殖的不成功,开展红螯螯虾工厂化早繁,第一能够解决苗种长途运输的问题,第二能够提早培育大规格苗种,在外塘水温适宜时放养大规格苗种,能有效提高红螯螯虾商品虾规格以及养殖成活率和成功率。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温室的准备

江苏地区红螯螯虾工厂化繁育必须使用封闭式加温温室,无论是燃油燃气锅炉,电加热设备、集中热力管线还是地源热泵加热都可,就近取材,经济节能,入棚前检测加温控温系统运行良好,进排水、曝气增氧、过滤消毒设施正常运转。

2 亲虾选择

2.1 亲虾来源

江苏地区养殖的红螯螯虾当年即可达到性成熟,尽量筛选自己养殖场培育或附近养殖场培育的红螯螯虾作为亲本虾,减少长途运输亲本虾造成的应激反应,提高入棚越冬成活率。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可选择遗传多样性高的种群作为补充。

2.2 雌雄区分

成年红螯螯虾雌雄较容易区分,雄性红螯螯虾第一步足较粗壮,第一步足前段外侧有一条柔软鲜艳的红色膜质带,雄虾第五步足基部具有球形较硬的生殖突。雌性红螯螯虾第一步足较修长,无红色膜质带,第三步足基部具有圆盘状的生殖孔。

2.3亲虾要求

亲虾经过严格筛选,要求选择规格整齐的红螯螯虾,剔除过大或过小的红螯螯虾,要求雄性体质量70 g左右,雌性体质量60 g左右,附肢健全,重点剔除第一螯足缺失的个体,筛选体质强健,无病无伤,生命力强的留存。

3 入棚越冬

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当外塘水温降至20℃以下前,开始捕捞筛选越冬用亲本虾,吊水暂养两天后,筛选符合条件的红螯螯虾亲本虾入棚,将雌虾和雄虾区分开,消毒后分池越冬养殖,每平方可放亲本虾15尾左右,管理水平高的可适当增加暂养密度。红螯螯虾为一般在底层栖息爬行,具有避强光习性,喜欢在砖瓦间隙中潜伏或天然洞穴中爬行,越冬大棚温室光照不易过强,设置一定比例的躲避栖息场所。

4 越冬管理

4.1投饲管理

红螯螯虾食性较杂,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摄食水生植物根茎叶及碎片,或有机碎屑等,如鲜嫩多汁的水浮莲、眼子菜、苦草等,但其更喜欢摄食动物性饵料,如水丝蚓、螺蚌鱼肉等。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摄食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但在饵料不足的情况下,其相互间残杀严重。红螯螯虾白天潜伏躲避,较少活动,傍晚和黎明活动加剧,外出觅食,越冬期间每天投喂颗粒饲料2次,分别在7:00—9:00投喂日投饵量的1/3,17:00—18:00投喂2/3,以投喂后3 h基本吃完为宜。入棚早期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投喂量,增加抗应激能力,中后期增加动物性饵料投喂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促进性腺发育成熟。

4.2 水质调控

红螯螯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强,成虾比幼虾具有更强的耐低溶解氧的能力,但长时间处于低氧或恶化的水质中会限制其生长,同时不良的水质可造成有害寄生虫、细菌的大量繁殖,威胁越冬亲虾的健康,导致疾病爆发,所以水质管理非常重要。从能耗、操作管理角度综合考虑,越冬暂养水位不用过高,保持30~40 cm即可,可使用过滤消毒过的水循环养殖,但尽量单池或单排循环,避免消毒不充分导致的交叉感染,保证水质清新,透明度较高。

4.3 温度控制

保证整个越冬期温度恒定,越冬期水温控制在18~20℃,有利于提高越冬期养殖成活率,特别是换水时,应准备好相近温度的储备水源,避免温差波动超过3℃。

4.4 日常管理

每天定时检查越冬亲虾摄食、活动及死亡情况,调整投饵量,定期消毒,建立日常管理记录,做好水温、溶氧等测定记录,发现死虾要及时捞出,发现病虾要迅速隔离、及时诊断、抓紧治疗,避免水质恶化或相互蚕食造成的感染,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5 繁殖孵化

根据计划出苗时间倒推交配繁殖时间,江苏三月中下旬可将暂养池水温逐步提高到26~28℃的理想交配温度,到达交配温度后将雌雄虾按照2∶1~3∶1合并,较高的雄虾比例能够提高交配同步化水平,同时调整光照时间,交配抱卵期间减少惊扰,防止弹尾等造成卵粒脱落。15~20 d后干池将抱卵虾捡出。虽然通过温度等手段能够促进部分红螯螯虾的同步交配,但由于个体发育程度的差异,即便相同规格和环境条件的亲本虾,在半人工繁育条件下,其交配和排卵时间仍有较大差距,所以必须通过人工分拣的方式,将胚胎发育程度基本一致的抱卵虾放入专池或专门定制的产卵箱内孵化,池中部或产卵箱底部设置多孔网片或不锈钢网,使幼虾脱离母体后能有独立活动空间。胚胎发育时间可以通过卵色的不同较容易的区分出来,刚刚产出的卵呈乳黄色,逐步变为橄榄绿色,5~14 d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后期逐步由橙色变为红色,能观察到眼点、触须等,28~34 d幼体成型,40 d脱离母体自由活动。孵化期间保证溶氧充足,定期消毒,防止真菌霉菌感染。

6 幼虾培育

江苏地区由于气候温度条件及工厂化繁育车间场地限制,一般幼虾脱离母体约0.7 cm,在室内原池培育到0.8~1.0 cm后,即出苗下塘养殖。

猜你喜欢

工厂化交配亲本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杉木育种亲本生长和结实性状早期测评与选择
30 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初步评价分析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养蚕不喂桑,栽桑不采叶 重庆工厂化养蚕蕴藏黑科技
疫情当下,上半年华东地区小棚、工厂化、土塘白虾如何应对?
鲑鳟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的孵化和开口技术
交配的最佳工具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亲子代生长遗传规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