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四联”疫苗在草鱼病害防控中的应用试验
2020-12-18张辉白海锋任燕袁永锋李引娣
张辉,白海锋,任燕,袁永锋,李引娣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河水产研究所,陕西 西安710086;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38)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四大家鱼”之一,在水产养殖产量中占有较大比重。据国家渔业年鉴统计,2018年草鱼养殖产量5 504 000 t,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8.6%,养殖规模现已达几千平方千米。长期以来,在养殖过程中由于不断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益,养殖病害发生不可避免,而且逐年严重。调查发现,对草鱼危害较大的疾病俗称草鱼“四病”,即病毒性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为了有效防控草鱼“四病”的发生与蔓延,作者及其科研团队在陕西省黄河滩草鱼主产区和渭河滩草鱼高产区进行了草鱼“四联”疫苗免疫应用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示范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塘条件
试验池塘分别位于渭南市合阳县幸福渔场和西安市临潼区任留渔场,幸福渔场选择池底平坦、光照充足、保水性好、增氧设备完善、进排水方便的相邻2口池塘,面积均为10×667 m2,水深2.0 m。任留渔场选择40×667 m2池塘内循环水槽2个,槽道长24 m,宽5 m,水深2.5 m。
1.2 疫苗来源
草鱼“四联”疫苗全部采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制的疫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防治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草鱼出血病冻干弱毒活疫苗,另一种是防治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的细菌性三联灭火疫苗,两者按配比混合后注射。
1.3 鱼种放养
苗种放养前,试验池塘和槽道均按照水产养殖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彻底清塘消毒。草鱼种均购自当地鱼种场,选择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草鱼春片(每尾100~200 g)。每个池塘放养草鱼种5 500尾,同时套养鲫鱼和鲢鳙鱼1 200尾。每个槽道放养草鱼种11 000尾,槽道外池塘布设生态浮床(覆盖率10%),套养鲢鳙鱼22 000尾。
1.4 试验时间
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
1.5 试验方法
池塘和槽道分为试验塘(槽)和对照塘(槽),试验塘(槽)进行疫苗注射。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消毒处理10~15 min,然后用连续注射器进行胸腔注射,注射计量0.2 mL/尾,注射部位胸鳍基部,与鱼体呈45度角入针,进针深度1~2 cm。注射后立刻将鱼种放入水中。
1.6 日常管理
试验期间池塘以投喂草鱼颗粒配合饲料为主,以青饲料为辅,槽道全程投3%~6%,每30 d根据打样测得的鱼体质量进行调整。定期换水或补注新水,保持水质稳定,每半个月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1次,同时,做好试验记录。
2 结果
2.1 免疫效果
经过6个多月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经过免疫接种的池塘和槽道草鱼发病率明显低于没有接种疫苗的对照池塘和槽道。统计出免疫池塘草鱼成活率98.5%,比对照塘提高了7.1%,免疫槽道草鱼成活率99.6%,相比对照槽道提高了4.4%。草鱼“四联”疫苗免疫保护率池塘达85.7%,槽道达82.6%。池塘草鱼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比对照塘大0.04%/d,槽道相比大0.06%/d。饵料系数分别降低了0.22和0.35。
2.2 产量与效益
10月底至11月初起捕批发,统计结果显示:试验池塘单产草鱼1 621.8 kg/667 m2,比对照池塘每667 m2增产117.3 kg,试验槽道捕捞草鱼36 420 kg,比对照槽道增产1 460 kg。草鱼出塘价按照12元/kg计算,疫苗免疫池塘新增产值14 076元,免疫槽道新增产值17 520元。草鱼“四联”疫苗成本加注射人工费以0.2元/尾计算,免疫池塘和免疫槽道利润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3 925元和15 823元(鱼苗免疫后投入成本中的饲料和渔药支出减少)。
3 讨论与分析
该试验使用的草鱼“四联”疫苗为草鱼出血病冻干弱毒活疫苗与细菌性“三联”灭活疫苗的联合疫苗,对草鱼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以及出血病等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提高了成活率,增加了产量,应用经济效果显著增加,说明草鱼“四联”疫苗注射是预防草鱼“四病”的有效措施。同时,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通过苗种注射疫苗、微生态制剂调水减少了渔药使用,提高了水产品安全保障,减少养殖废水排放,保护了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收益。
试验选择了两种草鱼养殖模式,其中池塘免疫保护力大于槽道,而槽道的草鱼特定生长率增加值高于池塘,这主要与草鱼养殖方式不同有关。试验中采用草鱼苗种胸腔注射的方式,对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如果操作不当,将损害到草鱼内脏,会严重影响草鱼正常生长发育,因此,疫苗注射可采用腹腔注射(腹鳍基部入针)和肌肉注射(背鳍基部入针)。从试验总体来看,对不同模式养殖的草鱼进行“四联”疫苗免疫,均能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和经济收益,极具推广应用价值。因此,草鱼“四联”疫苗可以在陕西省区域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