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环境因素对克氏原螯虾后代幼虾生长状况的影响

2022-03-11许荟李佳佳严维辉黄亚红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幼虾干旱胁迫生长

许荟 李佳佳 严维辉 黄亚红

摘要:为研究克氏原螯虾亲虾受干旱胁迫和生境影响后,其子代生长表现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的表现,对亲虾进行不同生境下的干旱处理(人工塑料池内干旱胁迫10 d、养殖塘内干旱胁迫20 d),胁迫结束获得抱卵虾后,在实验室内孵化并收集幼虾。在不同饲养模式(单养、群养)条件下进行30 d的生长试验,统计生长指标(体长、平均体质量、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蜕皮频率)。对试验结果进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比较亲本培育生境、干旱胁迫、饲养模式对后代幼虾生长的影响。結果表明,饲养模式对幼虾的体长、特定生长率、蜕皮频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单养组处理高于对照组处理;干旱胁迫对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蜕皮频率有明显影响(P=0.055),胁迫组处理高于对照组处理;生境对幼虾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人工塑料池组的高于养殖塘组。表明胁迫后产出的幼虾生长速度高于普通幼虾,亲代所处的生境会影响子代的生长表现;为保证幼虾的生长速度,育苗时应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关键词:干旱胁迫;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饲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S968.2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2)04-0143-05

收稿日期:2021-11-05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编号:PZCZ201746);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编号:CARS-48)。

作者简介:许 荟(1995—),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学研究。E-mail:505576242yi@sina.com。

通信作者:黄亚红,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学研究。E-mail:hyh518@ nju.edu.cn。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属于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随着螯虾产业的扩大,发展先进的螯虾育苗体系以满足养殖需要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螯虾育种以土塘“留塘亲虾自繁”为主,成本低廉,易于实行,不需要额外投入太多建设费用,是使用最广的方法[1]。这种育苗方法,是任由亲虾在第1年秋季自行交配抱卵,打洞越冬,第2年春天出洞孵化。整个过程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耗时长,且不能有效控制出苗时间和出苗量,因此难以对螯虾养殖进行高效的生产管理,存在诸多缺陷。

干旱胁迫同步化育苗技术可以提前批量化收获苗种。在繁殖期之前加强对螯虾的高营养饲料投喂,促使其性腺发育成熟;在繁殖期(9月)抽干池水,晒塘7 d,进行干旱胁迫,然后迅速提高水位,可促使螯虾短期内交配产卵,在11月时提前大量收获苗种。这样不仅可以缩短苗种培育时间,减少养殖投入,还可以在秋季得到大量规格一致的虾苗供应市场,提高养殖收益[2-6]。干旱胁迫调控克氏原螯虾同步化繁育所产苗种的质量,是决定该技术能否推广应用于实际养殖业的前提。但干旱胁迫以及亲本培育生境是否影响其后代幼虾的生长发育,还缺少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30 d的生长试验,在2种饲养模式(单养、群养)下,记录不同培育生境(塑料池、土池)所产的螯虾胁迫后代与普通后代的生长表现,以全面评估苗种的生长质量,为改进干旱胁迫同步化育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用亲虾取材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克氏原螯虾繁育基地,挑选身体健康、肢体健全、有活力的成虾,平均体长为(8.29±0.64) cm,平均体质量为(27.27±7.29) g。试验用塑料池为1.6 m×1.2 m×0.5 m的白色塑料池,试验用土池为约3 m×200 m的土塘,塘底四周挖环沟。单养试验使用底部直径为3 cm,高8 cm的圆底聚乙烯塑料杯;群养试验使用15.0 cm×11.5 cm×7.0 cm的方形聚乙烯塑料盒。亲虾试验用水为经沉淀池沉淀后的池塘水,幼虾试验用水为曝气24 h的自来水,养殖水温为17~20 ℃,饲料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提供的螯虾专用饲料。

1.2 试验设计

1.2.1 亲虾胁迫处理

亲虾胁迫处理试验于2019年8—10月进行,试验前正常驯养亲虾,每天早晚投喂1次饲料。

塑料池环境为在池底用筛去杂物的泥土堆出斜坡,保持水深约30 cm,投放少量水葫芦作隐蔽所。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设3个平行水池,每个水池内投放20尾螯虾,雌雄比为1 ∶1。胁迫开始时,放干塑料池的试验组的水,仅保持土壤湿润,然后进行10 d的干旱胁迫,结束后正常回水养殖。待螯虾抱卵后,每组取得8尾抱卵虾,共16尾,于实验室内饲喂。

土池环境为取材于实际生产一线的螯虾虾苗繁育塘口,中央水深约40 cm,环沟水深约150 cm,塘内种植少量水稻和伊乐藻。各设置1个土池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胁迫开始时,放干试验池内的水,仅在回沟中保留少量积水,然后进行20 d的干旱胁迫,结束后正常回水养殖。待螯虾抱卵后,每组取得8尾抱卵虾,共16尾,于实验室内饲喂。

1.2.2 幼虾生长试验

待虾卵孵化后,移走母虾,饲喂获得的幼体,幼体蜕皮3次后成为幼虾。幼虾生长试验的对象为体长(0.73±0.09) cm,体质量约(17.07±3.00) mg的个体。分别设置2种饲养模式(单养、群养)的生长试验。单养模式的生长试验中,在每个塑料杯内投放1尾虾,水深约3 cm,每组设40个平行。群养模式的生长试验中,模拟养殖过程中投放虾苗的密度,在每个塑料盒内投放6尾幼虾,每组设5个平行,水深约3 cm。每天用吸管更换1/4体积的水,每隔2~3 d全部换水1次,每天09:00统计死亡情况并捞出残饵,投喂1次碾碎的饲料。在试验后10、20、30 d时,统计体长。

单养组中,以人工塑料池后代为A组,其中对照组为A0组,干旱组为A1组;土池组后代为B组,其中对照组为B0组,干旱组为B1组。群养组中,以人工塑料池后代为C组,其中对照组为C0组,干旱组为C1组;土池组后代为D组,其中对照组为D0组,干旱组为D1组。

1.3 试验方法

因幼虾个体过小,为避免损伤,不宜直接测量体长和体质量。所以测量体长时,将虾与尺子同时置于水中拍照,随机抽取20尾作样本,利用比例尺计算体长;测量体质量时,称量总质量,除以数量,得到体质量的平均數。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增质量率=(mt-m0)/m0×100%;

特定生长率(%/d)=[ln(mt)-ln(m0)]/t×100%;

存活率=n30/n0×100%;

蜕皮频率=∑(nt/Nt),参考岳彩锋的方法[6]进行计算。

式中:t表示试验持续的时间;m0表示幼虾初始体质量;mt表示t时间时幼虾的体质量;nt表示t时间时组内蜕皮数量;Nt表示t时间时组内剩余幼虾数量;n0表示0 d时幼虾初始数量;n30表示30 d时幼虾终末数量。

1.4 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用SPSS 20.0进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数据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各因素的分析结果也以表格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显著,以P<0.01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虾的体长

记录10、20、30 d时各组幼虾的体长,结果见表1;检验各个因素的显著性,结果见表2。

分析结果显示,饲养模式对体长结果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6),单养组幼虾体长大于群养组,其他处理对幼虾的体长增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得,饲养模式对幼虾的体长增长影响是极显著的,而亲代培育生境和干旱胁迫处理不影响后代幼虾的体长增长。

2.2 不同处理对幼虾体质量、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分别于10、20、30 d时统计各组幼虾的平均体质量,计算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结果见表3。分别检验各个因素的显著性,结果见表4。

分析结果表明,生境(P=0.000)、饲养模式(P=0.005)、干旱胁迫(P=0.002)均对幼虾的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影响,塑料池后代的特定生长率高于土池后代,单养组的特定生长率高于群养组,干旱组的高于对照组;对平均体质量和增质量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因此,干旱组后代生长速度高于对照组后代,而不同生境后代的幼虾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的生长速度也有显著差异。

2.3 幼虾的存活率和蜕皮频率

在30 d时,分析幼虾的蜕皮情况和死亡情况并计算存活率和蜕皮频率,结果见表5;分别检验各个因素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6。

分析结果,饲养模式对蜕皮频率的影响极显著(P=0.000),单养组大于群养组;干旱胁迫对蜕皮频率的影响很大(P=0.055),干旱组大于对照组;其他处理对存活率和蜕皮频率的影响很小。因此,饲养模式会显著影响幼虾的蜕皮频率,干旱胁迫对蜕皮频率也有明显影响,而幼虾的存活率不受不同处理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干旱胁迫亲虾对后代幼虾生长的影响

生长速度、存活率、繁殖方式和繁殖力是表现生物存活能力的重要生活史特征,当受到胁迫时,部分生物会选择加强生长、生殖活动,以保证种族延续[7]。同一物种在不同生境下表现出的不同性状,即种内性状变异,体现了物种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和采取的生态对策[8]。 Kouba等对比4种螯虾种内互作和种间互作的结果发现,生长速度更快的物种在混合种群中拥有更高的存活率[7]。Kurup等证实,淡水蟹在受到残肢刺激后,会促进其卵巢发育[9]。特定生长率体现了幼虾的每日体质量增长情况,在本试验中,干旱胁迫处理对子代幼虾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对其蜕皮频率有明显影响,表明在干旱胁迫作用下,子代生长得更快。因此,根据试验结果,螯虾在胁迫下选择提高子代的生长速度以应对逆境,从而在自然竞争中获得生存优势。

3.2 不同亲本培育生境对后代幼虾生长的影响

塑料池属于小水体干旱环境,容易控制缺水程度;土池模拟实际生产过程,水体环境大,同时生境也更为复杂。设置土池的缺水环境时,仍在回沟中保留了少量积水,考虑到螯虾喜欢在石缝等狭小环境中栖息[10-12],在干旱时会通过迁移、掘洞等方式躲避逆境[13-14],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螯虾进行完全有效的干旱处理比较难。本试验结果表明,单养和群养模式下,塑料池组的后代幼虾生长速度均高于土池组,亲本培育生境对幼虾的生长速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虽然本试验中,塑料池组亲虾的干旱时间(10 d)低于土池的干旱时间(20 d),但塑料池组幼虾的生长速度仍然高于土池组,即塑料池组的10 d干旱处理效果优于土池的20 d干旱处理,故推测在一定耐受范围内,处于较小水体环境的克氏原螯虾亲代,更容易受到胁迫压力的影响,并遗传给子代。同时,土池中的干旱组螯虾可能没有受到有效的干旱压力,也可能是因为干旱已经对其造成损伤,导致其后代生长速度低于塑料池的后代。从这一方面来看,可以考虑采集亲本进行重点干旱胁迫处理,精细化培育,有助于缩短处理时间,降低成本,并获得生长质量更高的后代。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发现,营养、环境、经历等可以引起基因表达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效应可能会传递给下一代[15-16]。如目前发现动物的肌肉、脂肪生长和初情期受到DNA甲基化的重要调控,免疫系统也与其关系密切[17-19]。所以,亲代螯虾受到的胁迫压力可能导致基因表达和修饰的变化,并遗传给子代,从而导致子代表现出不同的生长速度。而环境和压力的差异也导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因此,处于不同生境和受到不同胁迫压力的亲虾,其子代生长表现也不同。但是这一推测,以及适宜的干旱处理环境和时长,仍需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3.3 饲养模式对幼虾生长的影响

幼虾生长速度快,机体脆弱,易受到外界影响,母体规格、环境波动、斗争和捕食行为、食物种类等都能影响幼虾的生长[20]。同时,克氏原螯虾喜好斗争,设置隐蔽所对保证幼虾的生长和存活也有重要作用[21]。肖鸣鹤等发现,养殖密度会显著影响幼虾的生长和酶活力[22]。方卉等研究了隐蔽所在螯虾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用[10]。田捷等研究了空间大小对幼虾生长的影响,证明不同月龄的幼虾需要的空间环境也不同[23]。所以,生长空间对幼虾的生长速度也有重要影响。

其中,群养组的幼虾有社会压力,还缺少对应的隐蔽所[24],使得它们更多地将能量用于争斗而不是生长,存活率也低于单养状态的幼虾[11];尽管二者占有相似的平均面积,但单养组的幼虾没有社会压力,不需要斗争,而较小的容器也能被视为一种保护环境[12,25];故而,单养组的幼虾可以将更多的能量用于生长,拥有更快的生长速度。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养模式对幼虾的体长、特定生长率和蜕皮频率(除培育生境外)有极显著影响(P<0.01)。刘伟杰等认为,干旱调控螯虾同步化生殖产下的后代,生长速率相似,总体小于非同步化后代,可能是因为同步化调控后,螯虾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苗,幼虾的生存空间不足,种内竞争激烈,所以个体较小[5]。建议在实际生产中,结合实际情况降低幼虾的养殖密度,并设置足够的隐蔽所,给幼虾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

本研究通过30 d幼虾的生长试验,对比不同培育环境下所产的胁迫后代在2种模式下的生长表现,评估了4龄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生长质量,发现胁迫后产出的幼虾生长速度高于普通幼虾,即同步化生产的虾苗生长速度更快;不同胁迫环境也对后代幼虾的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饲养模式对幼虾生长速度的影响极显著,为保证幼虾的生长速度,应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本试验结果丰富了环境因素对克氏原螯虾生殖影响的研究,为发展干旱胁迫同步化育苗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董扬帆,李军涛,张秀霞,等. 克氏原螯虾繁殖生物学与苗种培育技术研究进展[J]. 水产学杂志,2020,33(4):68-74.

[2]常智伟,朱端亚,严维辉,等. 克氏原螯虾提早繁育试验总结[J]. 水产养殖,2019,40(6):33-34.

[3]舒新亚,龚珞军,陶忠虎,等. 人工诱导克氏原螯虾同步产卵试验[J]. 淡水渔业,2006,36(5):45-47.

[4]朱 凛,李春宁,徐 宇,等. 一种基于苗种提前繁育的小龙虾提早上市方法初探[J]. 水产养殖,2020,41(8):44-45.

[5]刘伟杰,严维辉,张成亮,等. 克氏原螯虾同步化与非同步化育苗效果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029-15031.

[6]岳彩锋.生长环境和食物对克氏原螯虾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11.

[7]Kouba A,Lipták B,Kubec J,et al. Survival,growth,and reproduction:comparison of marbled crayfish with four prominent crayfish invaders[J]. Biology,2021,10(5):422.

[8]姚 忠,吴永明,游海林,等. 植物CSR对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22,42(1):1-13.

[9]Kurup K N P,Adiyodi R G.Multiple limb autotomy can trigger either ovarian growth or somatic growth in the freshwater crab,Paratelphusa hydrodromous (Herbst)[J].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1984,56(3):433-443.

[10]方 卉,陳友明,赵雯莹,等. 隐蔽所对不同生长阶段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J]. 水产科学,2019,38(4):533-538.

[11]Huang C,Xiong Q H,Tang J Q,et al. Shadow area and partitioning influencing mortality,healthiness and growth of juvenile Red Swamp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i (Decapoda)[J]. Aquaculture Research,2012,43(11):1677-1686.

[12]陈 婷,郭建英,唐建清,等. 克氏原螯虾在洞穴和角落生境下生长差异及生存策略分析[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5):635-641.

[13]王可洪,袁兴中,张冠雄,等. 河岸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20,31(3):1043-1054.

[14]Kouba A,Tíkal J,Císarˇ P,et al. The significance of droughts for hyporheic dwellers:evidence from freshwater crayfish[J]. Scientific Reports,2016,6:26569.

[15]Sapienza C,Issa J P. Diet,nutrition,and cancer epigenetics[J].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2016,36(1):665-681.

[16]Moore D S. Behavioral epigenetics[J].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2017,9(1):e1333.

[17]田 园,宋 敏,方富贵. 动物初情期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学报,2015,36(4):6-9.

[18]于 翔,王晨柳,文逸凡,等. DNA甲基化的表观遗传机制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应用[J]. 中国牛业科学,2020,46(5):59-62.

[19]王 波,罗海玲. 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调控肌肉发育研究进展[J]. 动物营养学报,2017,29(8):2622-2629.

[20]肖玮钰,刘可群, 王涵,等. 不同气象条件对克氏原螯虾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8):181-186.

[21]刘 琦,艾丽菲热,田 捷,等. 空间环境异质性与社会环境异质性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J]. 水产科技情报,2017,44(2):91-95.

[22]肖鸣鹤,肖英平,吴志强,等. 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消化酶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水产学报,2012,36(7):1088-1093.

[23]田 捷,陈友朋,祝安琪,等. 空间大小及饲养模式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的影响[J]. 水产科学,2018,37(6):825-829.

[24]Herberholz J,McCurdy C,Edwards D H.Direct benefits of social dominance in juvenile crayfish[J]. The Biological Bulletin,2007,213(1):21-27.

[25]Fero K,Moore P A.Social spacing of crayfish in natural habitats:what role does dominance play?[J].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2008,62(7):1119-1125.

3507501908235

猜你喜欢

幼虾干旱胁迫生长
饵料类型、遮蔽比例与养殖密度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碗莲生长记
不同隐蔽物环境下红螯螯虾幼虾的生长研究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一氧化氮参与水杨酸对玉米幼苗根系抗旱性的调控
干旱胁迫对扁豆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不同水分条件下硫肥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中华鳖对日本沼虾幼虾捕食作用的实验研究
干旱胁迫对金花茶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稻田养殖龙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