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多样化教学促思,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2020-12-18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高明学校小学部曹云霞

小学时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折线因数统计图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高明学校小学部 曹云霞

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是形成数学思维,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学习需求等因素出发,深入挖掘数学教材,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在积极思考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动力,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了具有深度的自主学习,构建了高效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一、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学习潜力

在小学数学新课改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通过思考发现新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掌握教材中的内容,这就要给他们足够的机会进行探索和深入思考,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从探究简单数学概念和公式入手,在不断收获知识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分析新知识、解决学习中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顺利完成新知识的探索。针对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点,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相互讨论探究知识的角度和思路,在相互交流中拓宽思维面,高效完成学习内容。

二、设计趣味环节,激发探究主动性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比较枯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趣味环节,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数学知识带给学生的陌生感,让他们在快乐有趣的教学环节中进行主动学习,在积极探究中推动教学的高效进行。在趣味学习环节,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还能让他们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认真思考,深入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教师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后,设计快速抢答环节,给出一个数,让学生快速说出这个数的所有因数。在抢答过程中,有的学生答得又快又对,有的学生却经常找不全所有的因数,这时抢答结果的对比会让他们进行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吗?在问题引导下,他们与其他同学相互讨论,借鉴他们找因数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掌握求一个因数的方法。

三、创设信息技术课堂,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可以让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直观图片的引导下理解数学概念,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不仅可以深入地学习教材内容,还能拓展知识面,了解更多与所学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用信息技术给他们展示折线统计图,让他们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在学习制作折现统计图时,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展示表格中的数据,并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下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在信息技术情境下,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通过观察展示的统计图,能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四、注重实践教学,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讲解——做题”的教学方式,通过设计实践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能主动用数学知识探索实践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后,再给他们设计实践问题:雨衣加工厂制作了一批雨衣,其中女士雨衣占2/5,儿童雨衣占1/4,其余的是男士雨衣。你知道男士雨衣占几分之几吗?在探索实践问题时,学生通过分析题目,从中抽出了其中的数学信息,根据异分母分数的减法计算方法进行列式计算,得出了正确答案。通过实践问题的探索,增强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在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同时,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智慧,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五、设计创新的作业形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结合多样化的创新模式开展教学时,也要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给学生创新作业形式,用多样化、趣味性的作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下时间积极探索数学作业,通过解决作业中的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层次性的作业,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学生把完成作业作为课外学习的一项挑战,通过回忆课堂学习内容来完成作业;还可以布置亲子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给自己的家长出题,然后作为“教师”给家长改作业。在亲子作业形式下,学生的责任感更强,他们为了能判断家长所做题目是否正确,会认真探究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顺利解决作业题目,加深他们对知识理解的程度,让他们在作业环节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深入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动力。

六、完善评价体系,提升学习动力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只通过他们的成绩来判断学习的好坏。在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下,只有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其他学生缺乏动力,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在创新观念引导下,教师在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对他们的学习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每次月考后,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个月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获得学习动力的同时,找到努力的方向,针对自己数学知识的薄弱点进行深入学习,促进数学知识结构的完善,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教学,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符合创新教学的观念,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进行思考、探索,促进思维活跃性和深刻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浅入深地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在积极思考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丰富、有趣的数学课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思维潜力,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折线因数统计图
解信赖域子问题的多折线算法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因数和倍数的多种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折线
折线图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