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乡镇学校家校合力实施立德树人的策略

2020-12-18江苏省淮安市老子山九年制学校贾兆亮

小学时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班会课行为习惯乡镇

江苏省淮安市老子山九年制学校 贾兆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一向被认为是教育的主导者,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和学校成绩往往是评价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和办学能力的主要依据。其实,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学习能力的增长也和社会、家长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在整个社会重视教育、关注教育的前提下,学校既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元能力素养的培养,还要重视引导、指导家长与学校通力合作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实施家庭教育。

一、以严治校,重视创建,突出以德树人教育

国家现在强调教育均衡,但是事实上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还是不很理想的。其重要原因是家庭因素,一些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条件不好,对孩子求学深造的要求不高。于是,由于没有家庭提供的优越条件,没有家长有效的指导和要求,很多学生就没有刻苦学习的欲望,没有动力就没有积极性,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个人习惯,甚至品质素养就会滑坡。这就需要我们学校要加强重视和要求,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突出思想道德教育,以德树人。

1.注重德育,以严治校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培养学生会做人、善学习、有责任、高修养。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要求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以德育人”为根本来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说,“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对于乡镇学校来说,因为生源的问题,我们的文化科教学的质量一般不高,而学生文化课不认真学习,势必心有旁骛,将心思放在吃喝玩乐等方面,于是,他们的行为习惯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我们学校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学习和教育,将《学生行为习惯》《学校生活一日常规》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必修课,重视班会课,让学生处牵头制定详细的班会课内容和进度,如确定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貌教育、公民道德、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班会课主题,相关部门每周检查班会课开展情况,上交班会课上课记录,定期进行班级常规检查,从卫生、纪律、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规范。并且每学期都制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规划以及实施方案,重视落实,始终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2.优化环境,深化实践

以德树人,注重学生的素质品质教育不只是让学生心中有底线、有高压线,更要让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德育的主题。一方面,我们注重营造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对操场、楼道、文化长廊、展板橱窗等进行设计,将艺术性与教育性融为一体,让面面墙壁在说话,时时处处都到位落实育人理念。我们落实以德树人的要求,在文化布置中多选一些励志性、德育性强的宣传图、人物、故事和哲理语言,让学生处处感受到德育教育。我们还注重班级内部的环境营造,每期的黑板报要有固定的德育方面的内容,教室内除了建立图书角、学习园地之外,一定要有荣誉墙、班级公约、班级学生常规得分表等;还有定期设置的反思栏,让学生们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另外,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如常规习惯养成月、雷锋活动月、劳动实践周等,还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如诗歌朗诵会、国庆歌会、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立志成才。

二、家校合作,精准定位,推进立德树人教育

学校属于公共领域,更多是从全局、整体角度促进学生的公共理性、品德以及行动能力的发展;而学生的个性、行为习惯等存在一定的隐性,也就是他们在老师眼中是一种表现,在老师没有关注到的时候又是另一种表现;家庭属于私人领域,家庭教育中家风、家教、家训构建对孩子的影响较大,家庭教育会潜移默化成就孩子鲜明的个性。在乡镇学校的教育中,我们是要突出文化学科的教育,而乡镇学校的生源和升学状况不理想,更需要我们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功能,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更好地实施以德树人的教育。

1.重视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也需要实施立德树人。但是由于乡镇学生的家长自身条件的限制,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家庭教育不到位的现象。因此,我们学校及相关的德育工作人员要加强研究,重视对一些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从学校层面来看,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来提升家长综合素质和教育孩子的能力。一般来说,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可从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交往等角度切入,依托统编教材和自编教材,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学段的家长、不同行为习惯表现的家长展开培训。在具体的指导中,我们要明确侧重点,如低年级的学生家长我们可以从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始,着力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实做事等,让家长学会能够观察孩子的变化,能够根据孩子的反映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在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的指导中,我们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比如在重要考试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召开以年级为单位或者全校性的家长会,从学校的层面谈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举措,跟家长交流如何促成孩子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的提升;还可以是由班主任组织的家长会,学校和年级部统一思想,明确家长会的内容,然后让班主任在总体思路下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召开全班家长会,或者部分家长的家长会。还可以请专家做励志方面的、道德品质提升方面的专题讲座或者演讲等。此外,还可以从学校层面建立家长学校网络平台,组建家庭教育Q Q群、微信群,给家长提供家庭教学方面的学习平台和交流渠道。各班级组建家长群,班主任及时通报班级的各项活动和存在的问题,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

2.活动实践,提高家校合力质量

乡镇学校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因此,我们家校合作在推进以德树人的教育中,就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如我们学校在湖区,有些学生的家长从事渔业生产。因此,我们在社会实践课上就让社会实践老师和班主任带着孩子们到湖边、渔民家里,去看看渔民们的生活和生产作业,让他们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活动中感受到渔民劳作的辛苦,生出好好学习的想法;体会劳动、帮助别人的快乐,获得一些奉献的人生体悟。当然,我们也可以与家长交流,让家长在假期或者平时给孩子们一定的劳动任务,使得他们的成长记录册上不仅有真实的劳动成长的内容,更有真切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在与家长们的一起劳动中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关爱,获得努力学习、回报父母的情感和自我提升的动力。而我们学校、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素养的教育,促成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

总之,教育是伴随着一个人终身的大事,在条件相对落后的乡镇学校教育中,我们要突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重视学校层面的德育教育,加强和家长的紧密联系,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与家长一起努力合作实施以德树人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

猜你喜欢

班会课行为习惯乡镇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