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的“立德树人”探析
2020-12-18王向晖华应玉
□王向晖 华应玉
经历了新冠疫情,人们发现,隐匿在疫情背后的不同文化、复杂社会关系在不停冲撞与交错,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与话题。疫情是放大镜,突显了平日里人们疏于审视的细微问题;疫情也是反光镜,折射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种种关联;疫情更是透视镜,暴露出了社会百态和人性善恶。
对于学生而言,此次疫情是其成长过程中难得的经历和洗礼。面对疫情,教师如何将疫情危机化作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危机,转危为机,让疫情成为学生成长、成熟的助推器,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上好 “疫情”这堂人生大课,主旨便是立德树人。在疫情背景下,我们到底应该 “立什么 ‘德’”“树什么 ‘人’”?
一、立 “家国”之德,树 “感恩”之人
直面疫情,国家综合研判、积极应对,各级政府科学施策、精准防控,社会各界团结一心、共同抗疫。不难发现,全民参与防疫工作,抗疫取得根本性胜利……这都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中国的优势:我们有坚实、完备的国家制度,充分保障了疫情中人民的根本健康利益;我们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工作宗旨,所以才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守;同时,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家跨越式提升的综合国力是国家和人民权利的最根本保障。
因此,每个孩子应该具有感恩与报效祖国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彰显其家国情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疫情本身和疫情中的国家作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和分析,加深对国家制度、国家能力、国家实力、国家意志的认识,从而重构对 “国家”内涵的认知,建构起 “爱国”“报国”的思维;其次,教师要创设与抗疫、防疫相关的实践情境,如设置 “每日疫情播报”“班级防疫督察”“抗疫网络宣传”等任务,让学生亲临真实的抗疫场景,链接个人与国家,加固 “家国情怀”,深化爱国之行。
二、立 “敬畏”之德,树 “自然”之人
“道法自然”理论阐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朴素辩证关系,暗示了人类在处理各类关系时应遵 “规”守 “矩”。新冠疫情突发以来,人类追本溯源,力图找寻病毒源头。穿山甲、蝙蝠、海鲜……都几近被怀疑为是病毒宿主。反观追寻病毒宿主的历程,不难发现,人们是在自我检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透过这种检视行为,可以看出,第一,人们曾淡化了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进而失去了敬畏之心与敬畏之德,于是产生了猎食各类动物的行为;第二,人们正在重塑敬畏意识,通过回顾经历、科学验证,不断认清陋习与盲目做法;第三,人们正在尝试建构和谐的关系体系,通过实证、宣传、引导,重构有 “敬畏”意识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身关系网络。
于学校教育而言,“规矩”教育势在必行。中小学生处于身体、心智发展的不成熟时期,他们对于自然规则、社会规矩的认知浅薄,更不懂得利害关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字经等 “规矩意识”教育,不断引导学生思想规矩化,从根本上避免非正常行为和严重后果的产生;同时,应加强“规矩实践”教育,通过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 “碰壁”或者 “取得成功”,体会规矩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进而加深对规矩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规矩教育,是学生“自然观”形成的重要途径。
三、立 “勇为”之德,树 “担当”之人
“勇为”是一种精神特质,更是一种时代担当。在新冠疫情中,诸如钟南山、李兰娟院士,无数医务、警务及其他行业人士,积极投身到工作第一线,用担当和责任唱响了勇为者之歌。“勇为”与 “担当”是时代最强音。
在育人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勇为”与 “担当”进行恰当的认知与实践。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其价值和意义;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甄别 “勇为 (担当)” 与 “冒进”,不勇无能之“为”;另外,学生还应理解 “勇为”与 “担当”的广义内容,即通过宣扬和倡导,让它们成为社会共识和社会行为,从而塑造具有 “勇为”与 “担当”的表征的社会之德。
四、立 “公民”之德,树 “守法”之人
“公民”是一个政治学术语,其定义涵盖了权利、义务与社会关系三个方面,规定了 “公民”作为享有平等社会生活关系和特定权利的社会人,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遵守特定的法律法规。疫情期间,不顾大局、唯利是图者有之,欺世盗名、以假乱真者有之,故弄玄虚、造谣生事者有之,避重就轻、临阵脱逃者有之……种种现象指向一个话题——公民意识缺失、守法意识缺失。
为此,学校教育有必要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依据宪法的相关规定,规范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各类行为,以维护好其正当权益、义务。首先,应加强学生道德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梳理和认识其言行,辨别好是与非;其次,要强化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律意识的养成教育,使其明确法理的严苛;同时,开展相关案例、情境的公民与法制教育,使学生置身于体验当中,更加明晰公民的权责,以做好公民意识与法治意识的倡导者和宣传者。
五、立 “科学”之德,树 “创新”之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疫情中病毒检测试剂的研发有效缩短了病例确诊的时间,增加了救治机会;人工肺的研发,为处于重症病期的患者迎来了生存的希望。可见,科学素养、创新品格是培育人才的重要指向。
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要致力于让学生树立科学观、伦理观,使其具有科学的认知和实践方法论,有符合伦理约束的行为操守;要致力于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理性思维,善思考、讲原理、不盲从;要致力于让学生有思辨、敢质疑,全面认识事物的多个方面,勇于对困惑提出不同见解;要致力于让学生知彼亦知己,培育学生的比较意识,善于对比和总结,不妄自菲薄;要致力于让学生打破常规,通过多视角思考、实践,激发创新动能,做 “创新”人才。
六、立 “善良”之德,树 “利他”之人
在科学主义视角下,“人之初,性本善”的主张指向了第二种解读——一切是空白的,便更为可塑、可教、可学。因此,对于 “善良”的解读,可以是 “教会,学习或塑造好的品行”。疫情中涌现出了许多无私奉献、与人方便的人士,彰显了 “善良”的魅力。
如何树立学生的 “善良”之德呢?首先,要做好 “善良”理念的教育与引导,通过教材渗透、氛围营造和言传身教进行落实,深化学生对于 “善良”的感性认识;其次,做好 “善良”案例或实践的体验,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体会善良行为对个人情感的触动、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加深其 “善良”认知;同时,对于善良意识与行为的评估与奖励,也是立 “善良”之德的重要方面,可以将 “善良”行为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量化地进行评价与奖励,让 “善良”理念根植学生内心。
七、立 “慎独”之德,树 “自律”之人
“慎独”指人与自我的关系,强调个体要管控好时间、事件、情绪、计划。经历此次疫情,人们发现,个体一直都在与自己对话,一直在跟自身和解,一直在做自我超越;我们也发现,自律者赢得了自我,也赢得了世界。
要慎独,先自律。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做好自我管理、自律自觉和自主自立三个方面的尝试。首先,要善于管理和把控好个人的情绪、计划和所经历的事件,这是基本保障;其次,要实时对个人制定的学习计划进行跟进和查摆,以及时改正缺陷、弥补不足;应当结合相关要求,主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谋划学习方案、调节情绪等。
在 “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师和学生深刻认识到了培养自主自律自控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在线上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学习时间安排、作业完成情况、作息安排等活动的成功实践与体验,树立了 “自律”意识。
八、立 “大爱”之德,树 “世界”之人
有仁爱之心,要敬天爱人。疫情时期,中国饱受各种攻击;后疫情时期,中国兼爱天下。如今,中国对身处疫情中各国的帮助和贡献超乎想象,中国声音走进世界话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也逐渐成形。
处于这种大爱关怀下,树立“世界”之人的教育实践值得考究。首先,对于本土文化、民族精神的热爱、秉持和传承,将是学生大爱“世界”的根本;其次,“大爱”之德无疆,“大爱”与 “世界”意识不可局限在部分国家、人种或物种,学生要放眼于 “世界”这个统一体中的万事万物,人、物、自然、社会均应受到 “大爱”的滋养;同时,立 “大爱”之德,树“世界”之人,需要合理进行自身认识和定位,不因 “大爱”而自大,不因 “大爱”而骄横。
万育德为首,根据最新版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校要切实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方法体系,为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实践、培育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如何界定、开发和利用好这种教育资源,是助力学生立好 “德”、树好 “人”的重要开端;而基于建构学说,结合新冠疫情,对 “立德树人”进行 “理论+实践”式的解构与整合,将是开展好 “立德树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基于以上论述,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唯有丰富好工作内涵、创新好育人实践,才能回答好 “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时代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