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新突破 家校共育新篇章*
——基于“以劳育人”理念的学生劳动素养实践研究

2020-12-18毛剑东蔡燕娜

中小学校长 2020年4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劳动

□毛剑东 蔡燕娜

劳动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当下尚未根本上扭转劳动教育被弱化和被软化的尴尬局面:忽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劳动意识有待强化;缺少知行合一的现实体验,劳动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家校共育的持续追踪,劳动习惯有待培养。家校共育劳动素养,是学生立足社会生存的有效抓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工程,拉近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心育桥梁。

一、挖掘劳动素养内涵,制订劳动共育目标

课题组积极挖掘劳动素养的内涵,结合新时代学生应具备的素养,制定劳动素养的“三养”目标,即培养劳动情怀、储养劳动能力、涵养劳动品质。

劳动情怀主要指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所具备正确劳动价值观和积极劳动精神,具体包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赞美劳动、热爱劳动和创造劳动,懂得劳动最美丽、最伟大、最光荣的道理。

劳动能力旨在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储备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智慧,拥有相对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探究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

劳动品质指学生在树立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格品质,比如自立自强、吃苦耐劳、勤劳节俭、服务他人、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

二、盘活劳动生活资源,设计劳动共育内容

基于时代要求和学校及学生实际,学校积极盘活学生身边丰富的生活劳动资源,紧紧围绕以劳育人的价值,分别从浸润类、实践类和感悟类“三大”板块,设计相对完整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由此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浸润类劳动:融知于形。浸润类劳动指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在耳濡目染的家校氛围下,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备一定的劳动知识,给予润泽与熏陶:劳动环境类,比如校园劳动文化长廊、班级劳动文化墙、家庭劳动家风家训等;劳动视听类,比如观看劳动影视、听劳动广播、看劳动微视频网络等;劳动榜样类,比如校园劳动小达人、家庭成员劳动示范、社会劳模讲座等。

实践类劳动:集技于内。实践类劳动指通过行动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储备劳动知识与技能,并在身体力行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校园体验类劳动,包括日常性劳动(比如整理书包、清洗红领巾等)、体艺性劳动(比如攀岩、剪纸、插花等)、探索性劳 动(比如DI、智能机器 人等)、农耕性劳动(比如种番薯、养花等);家庭体验类劳动,包括内务性劳动(比如清洗冰箱、换枕套等)、烹饪性劳动(比如做家乡特色菜、清洗简单瓜果蔬菜等)、服务性劳动(比如招待客人、帮父母洗头等);社会体验类劳动,包括公益性劳动(比如社区植树、写春联等)、节日性劳动(比如编中国结、编蛋套等)、职业性劳动(比如我是小跟班、职场体验等)。

感悟类劳动:精质于心。感悟类劳动指学生在实践体验后形成的脑力劳动,外形于内,重在感悟中培养学生劳动品质:书写表达类劳动,比如留言式劳动、日记式劳动、作文式劳动等;言语表达类劳动,比如谈话式劳动、演讲式劳动、唱颂式劳动;高行为表达劳动,即由实践感悟后提升的高行为表达,比如高自理式劳动、高服务式劳动、高创造式劳动。

三、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唤醒家校共育意识

设立家校委员会,完善管理组织体系。为有效提升家校共育品质,学校根据学情、家情、校情和社情,打通“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的共育管理模式,制订“同频共振”组织体系,成立校级、年级、班级和家庭“四位一体”的家校联动委员会,形成家校合力,由此保障家校劳动教育的有效运行。

组建家校讲师团,更新劳动教育理念。转变家庭的劳动观念,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首要前提。为此,学校成立了一个由50 余人组成、具有不同研究专长的校级家校讲师团,细化时间节点和年级节点,以点辐面,利用家长学校和新父母课堂,通过开设不同专题的系列讲座和亲子案例活动,传达先进的劳动教育新理念,引导正确的劳动教育行为,引导家长劳动观念、传授劳动知识、指导家庭劳动教育策略,从而达成教育共识。

巧用家校互联网,实现交流互动共享。学校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加强与家长的密切沟通,集“通知、学习、交流、互动”于一体,实现家校即时沟通,拓宽交流渠道。比如巧用校园公众号平台,在分类推送功能平台上设置“我技我秀”“劳育在线”“校长信箱”等板块。学校利用智慧校园,建立众享圈平台,每天发送家庭劳动教育短信,涉及学生挑战及劳动教育中各方面的问题,共促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共创劳动家校环境,营造劳动共育氛围

设置“动手吧”劳动体验基地。学校充分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学校优势和家庭环境构建基地,设置“动手吧”劳动体验基地,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劳动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个体或集体方式,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自主构建劳动能力:一是打造人人到岗的“家校耕作室”。借助学生所在的班级和家庭,让其变成“耕作室”,让孩子成为“耕作者”。二是打造会讲故事的“绿野农庄”。学校依托校内固有资源,开辟校园种植养殖基地——“绿野农庄”,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三是打造四季花开的“空中花园”。学校利用校园建筑设施,创建“空中花园”基地,打造会呼吸的花苑,并采用集体劳作方式,让学生种植花草,识别四季花种类。在“空中花园”劳动体验基地,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不单有教师,还有拥有业余爱好养花的家长。

美创“贴贴吧”劳动文化墙面:一是班级最美劳动文化角——秀一秀。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开展“最美劳动角”评比活动,老师和学生各出奇招,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创建班级劳动角,内容包括劳动值日表、劳动细则、劳动口号及模范展示区。二是校园最美劳动黑板墙——展一展。学校充分利用校园黑板墙,大力宣传劳动文化,板块内容的布置由家校共同精心策划,里面的板块布置主要用来展示孩子们的劳动成果,比如“古老的劳动工具”“劳动德育小故事”“红色劳动模范秀”“校园小劳模”“劳动手抄报”等,让学生真切感受劳动文化环境带来的全方位浸润,由此育成学生积极劳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三是家庭最美劳动文化区——创一创。通过亲子共创方式,在家庭劳动区域布置个性化的劳动小贴士,比如张贴劳动名言、家庭劳动口号、劳动蜜语等,共创温馨和谐的劳动氛围。

搭建“时空吧”劳动宣传平台。学校借助信息互联网平台,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宣传平台,调动听、看、说等各类感官,运用校园微信公众号、红领巾电台和劳动影视宣传,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崇高”的浓厚氛围,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一是讲劳动模范故事,让学生见证平凡中的精彩,知晓劳动模范故事,感受劳动模范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二是传古今劳动故事,涵盖古今神话、绘本、童话、传记等题材,让学生在倾听中传承劳动文化,涵养劳动品质。三是颂身边劳动典型,比如服务他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优秀劳动事迹,表扬校园“劳动之星”,树立校园典型榜样。

五、开发劳动多元课程,共促学生全人生长

除在国家基础性课程的学科劳动渗透外,学校紧紧围绕“劳动习能”“劳动熠美”“劳动启智”“劳动陪育”等方面,开发以实践类为主的4 类16 门校本课程体系,“四者”有机结合,极大丰富学习的内容、形式与空间。

习能类课程:以观察、认知、体验为主要实践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生长、生活、生存需要与技能为主要课程内容,开设美食烹饪课、内务训练课、家政服务课、校园实践课,打通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一体化行动“磁场”,由此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熠美类课程:以感知、体验、欣赏为主要实践方式,以培养学生劳动文化底蕴、体艺特长、审美能力与生活情趣为主要课程内容,开设传统手艺课、健体训练课、劳动诗词课、民俗文化课,旨在丰富劳动知识、拓宽生活视野,实现对劳动素养的发展性培养。

启智类课程:以合作、探究、创新为主要实践方式,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质疑、解决能力为主要课程内容,开设班级创意课、自然观察课、航模竞技课、DI 创想课,着重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开发思维、团结协作、激发创新意识。

陪育类课程:即家校共育类课程,以社会实践类劳动为主要内容,由家校共同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社会。课程以交流、学习、开放为特色,创生平等、共生、互融的伙伴课程,主要开设社会公益课、职业体验课、家校游学课、传统节日课,积极打造“互动互助,共享共生”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提升劳动品质。

六、开展劳动趣味主题,智行劳动历练方式

学校积极拓宽劳动体验渠道,全方位打造家校合作渠道,以劳动情怀、劳动能力、劳动品质为支点,开展“十大”劳动趣味化主题活动,并灵活运用主题实践模式——“先体验、再感悟、后养成”的逻辑线路,即聚焦真问题—营造体验场—开放式对话—反思性表达—行为引领—素养提升,分别从拍一拍、约一约、当一当等多维视角,促使学生真体验、真感悟和真成长。

第一,指向劳动情怀的主题类活动。为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价值观,学校开启家校一体化“直通车”,开展如下“三类”主题活动:家校劳动“幸福约”——通过开展共创家校劳动个性口号、共约劳动规则等子活动,营造生长共同体;最美劳动“留心寻”——开展寻找身边“最美劳动人”摄影比赛、画我眼中的劳动人民等子活动,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劳动瞬间;劳动家风“你我传”——通过亲子主题演讲比赛、劳动微语录等子活动,传承优秀劳动家风,培养劳动情怀。

第二,指向劳动能力的主题类活动。在体验中丰富学生的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储养劳动智慧,主要开展如下“四类”主题活动:小鬼当家“快乐做”——在家校助力下,开展“萌娃进菜场”“萌娃当管家”“萌娃定计划”等子活动,让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及服务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获得劳动幸福感;名家进校“手艺传”——利用家校互动资源,把有劳动拿手绝活的家长请进校园,让其深入课堂,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手把手传授劳动手艺,让学生近距离感知感动的魅力,比如习节日传统劳动风俗、传生活劳动技能、承宁波老底子劳动手艺等;月劳动技能“对对碰”——根据学生每月劳动技能的习得,开展全校劳动技能大赛,采用“选拔+抽点”方式进行比赛,评选班劳动小达人和校劳动之星,做到赛事“月月比”“月月评”“月月秀”;个性劳动“智慧创”——鼓励学生劳动智慧的创造,引导学生研发个性化生活小窍门,比如编劳动烹饪顺口溜、拍摄“我技我秀”微视频等,让学生成为劳动传播者,激发创造兴趣,共享劳动智慧。

第三,指向劳动品质的主题类活动。为更好涵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学生利用家校固有资源,开展如下“三类”主题活动:职业体验“一日跟”——结合校内外实践场,跟随父母体验一日职场工作,体验工作流程,分担相应的劳动任务,感悟劳动中的百般滋味;五彩义工“志愿行”——采取个人自愿报名原则,由家校组织学生利用每周固定时间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性劳动,在活动中参与实践、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快乐农庄“帮帮乐”——利用校园“绿野农庄”基地,带领学生在田地上播种、锄土等,了解农耕知识,培养集体劳动意识,涵养吃苦耐劳、勤劳节俭等优秀品质。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