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配合 积分奖罚 管理制度 实践活动
2020-12-18杨仁美
◇杨仁美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靖安小学江苏】
在多年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说的和课外做的不一样。言行不一致,不单单孩子会,成人也是一样,有些方面明明知道是不对的,但还是会去做。例如,过马路时,明明知道闯红灯不对,但是在没人没车的情况下,还是会闯红灯;在公交车上,明明都知道要给老弱病残让座,但还是有人不这么做;学生在学校学习,明明知道下课不能追逐打闹,但还是管不住自己……我在思考是不是我们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没有一个很好的策略或者说一个有效的机制,促使课堂教学的内容落实到平时的行为中。笔者联系自己的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收获。
一、家校配合机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假期有收获》,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第一条“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和第6条“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而编写。通过本课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假期生活需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合理安排;要懂得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分享;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虽然在课堂上,孩子知道假期要合理安排,不能浪费时间,要有计划,但是到真正放假的时候,还是跟以前一样,每天睡懒觉,不按时运动和学习。所以,我想,在放假之前,老师和家长就要互相配合,为孩子们制订好一个假期计划,让孩子每天按照计划进行假期生活。家长每天在家长群里展示计划执行情况,可以是照片、语音或者视频的形式,这样不但能督促孩子按计划进行假期生活,同时也能知道别的孩子是怎么样安排的,互相有一个学习和改进的机会。比一比赛一赛,孩子会更有兴趣,更有动力,假期也会有很大的收获,不再是碌碌无为,荒废时间。
二、积分奖罚机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儿童规则意识的形成,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内容。《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规的制订、管理、执行,是公民意识的启蒙。目前多数学校的班规(尤其是低年级)多由班主任制订,且多为禁止性规定。学生在执行中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规则的制订者首先应是规则的受益者,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班规的制订,有助于学生理解班规的意义,提升自我教育能力以及主体性,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学会运用规则,共同维护和建设一个和谐的班级生活。规则制订好了以后,有很多孩子特别是男孩子依旧不执行,下课喜欢追逐打闹,上课讲话,乱扔纸屑……这里就需要同步制订一个积分奖罚机制,对于遵守班级生活规则的学生给予积分奖励,对于不遵守班级生活规则的学生则扣除积分。一个月统计一次,对于积分多的学生给予奖励,并发给奖品,以促使学生遵守班级生活的规则,让学生慢慢知道班级生活要有规则,有了规则才能更自由地学习和生活。
三、管理制度机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十课《我们不乱扔》,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5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第7 条“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而编写。通过本课教学,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乱扔垃圾、保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不乱扔垃圾不仅是为了保持公共环境的干净整洁,更是一种责任和文明的体现;在行为习惯上,要让学生通过发现、评析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对于不乱扔这个行为,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管理制度。上海率先进行垃圾分类,后面其他城市也要一样,有了这个管理制度机制的监督就会杜绝乱扔的现象,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了这项管理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成人都能轻松做到不乱扔垃圾,真正做到言行一致。
四、实践活动机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是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10条明确提出:“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是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几十年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人的家乡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不仅基础设施走向了现代化,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人们的生活观念、文明素养也在发生着变化,处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教材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变化,增强对家乡建设的信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但这些情感的培养靠课堂教学中说一说看一看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所以我们每学期都有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通过参观、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变化。通过实践活动机制,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生活的悦纳与责任感,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的情感;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认识社会、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与公民法治意识的初步养成。学生的切身感受肯定比课堂上的说教要深入人心得多。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是以社会规范为对象的价值习得,应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进行实践性教学,引导孩子向生活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着力体现课程的实践性特征,理应成为教师的倾心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