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度”:小学法治专册有效教学策略
2020-12-18江苏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杨晓亚
江苏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杨晓亚
当前,我国正逐步完善法治化,全面倡导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启蒙期和关键期,笔者基于一线教学实践,从把握好“四个度”这个角度,谈谈六年级法治教育专册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精准度
在进行法治教育专册教学时,教师首要的是精准把握课程设置意图,把握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才可以给每堂课的教学以准确的定位。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不是专业的法律知识的教育,而是提升学生公民素养的教育。因此教学中法治精神与法治意识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是第二位的。以《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为例,借助学生乘坐大巴旅游这一生活情境导出学生可能涉及的道路交通安全、野生动物保护等法律问题。在交流中,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知道“我要遵守交通法规”“我要保护野生动物”等法律规定,初步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中其实处处有法律。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要遵守哪些交通法规。为什么要遵守交通法规呢?如果不遵守交通法规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的法律规定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法律规定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学生在思考对话中体会到生活中的交通法规其实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和安全,按法律规定去做可以让人们生活得更有序、更美好,社会更和谐安定!体会到法律背后的精神与价值,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认同法律,并把法律规范作为自己的一种行为准则去遵守。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使得教学更有实效,体现其学科价值。
二、教学内容的关联度
小学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品德培养回归儿童生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指出: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案例,注重将核心理念、重要概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鉴于此,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六年级法治教育专册教学时,要把握好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度,使法治教育真正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切实做到“接童气”,有实效。
以《国家机构有哪些》为例,可播放学校校长室、教导处等照片,让学生说说分别是学校的哪些部门。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学校的这些部门都担负着一定的职责,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同样的道理,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保障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那你知道哪些国家机构呢?学生思考后,老师出示当地政府部门照片,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各级政府部门就是国家机构。那我们身边还有吗?让学生回忆自己上学路上、外出活动或和父母一起办事中看到的自己身边的国家机构。学生交流后出示当地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构的照片。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把握好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的关联点,教学时从学生非常熟悉的学校生活切入,从学校各部门过渡到国家机构,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国家机构之间的距离。再把学生所在地区的国家机构的图片一一呈现出来,原来这些身边的一直看到的地方或者场所就是国家机构,把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了抽象的国家机构。
三、教学方法的适切度
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时,宜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景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必要时,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真实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以《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一课为例,出示“青少年违法犯罪”“校园欺凌”等案例,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1个案例,先在组内进行研究讨论:案例中的当事人,实施了哪些行为?有没有违法?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或者案例中的当事人遭受了什么?你觉得他该怎么做?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案例说法”,其他同学现场听证,可以质疑,可以反驳,可以补充……教师做主持:适时调控、串联、点拨、引导、小结、提升。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对法律的认知深度、水平。适切的教学方法,很好地突破教学重点,锻炼了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能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教育环境的融合度
对于学生而言,家庭、学校、社区都是他们现实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接受真实法治教育的学习环境。学生法治素养的高低与这些环境中的人、事、物密切相关。所以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决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也要注意课程与家庭、学校、社区的融合,建设一个立体的法治教育环境。以《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为例,学校可组织“快乐童年,与法同行”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设计师生国旗下守法宣誓、制作悬挂宪法宣传标语、展出宪法宣传展板、进行宪法知识讲座、开展“法在身边”征文比赛等活动,在学校营造浓浓的宪法教育的环境。同时,有组织地让学生参与当地社区的宪法日宣传活动,接受发放的宪法宣传资料,观看普法节目展演,参与宪法知识现场咨询等。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进行教学延伸,将课堂与学校、与社区紧密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个全方位的宪法学习环境,学生在积极参与学校及社区国家宪法日活动中,在浓浓的学习宣传宪法的氛围中,更好地了解宪法常识,培养宪法意识,同时更好地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必要性。
总之,教师需站在儿童立场,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思维能力,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深入研读教材,制定精准教学目标,挖掘因地制宜的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营造法治教育环境。在法治教育的启蒙期,促进小学生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的形成,落实法治精神、公民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打造高效、优质的道德与法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