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孩子爱上阅读的“大磁场”
——谈城镇小学如何提高家庭阅读的有效性
2020-12-18江苏张家港市城北小学李象红陈安安
江苏张家港市城北小学 李象红 陈安安
朱熹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开卷有益,多读书确实能给我们带来益处。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可见,阅读应该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内容。而家庭阅读则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平台。古语云:“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诗书传家,继世绵长。”有效的家庭阅读能让书籍融入孩子的生活,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终身受益。然而,在经济、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的整个家庭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家里没有几本像样的课外书,一家三口经常是每人一个手机,各玩各的,没有阅读课外书的意识,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他们大量的时间都是在手机、游戏与电视中度过,以致造成孩子分辨是非能力差,对大量的信息良莠不分,出现了不少心理问题。那么,造成小学生家庭阅读现状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小学生家庭阅读现状
1.家庭阅读意识弱,无法创造阅读条件
纵观城镇小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本地的“土著”学生,因为城市的发展,房子被拆迁,土地被征用,他们的父母靠着政策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平时做些小生意或者在厂里打打工,大部分人没有正式的固定的工作。另一方面是“新本地”学生,他们随着父母来到这座城市,通过几年打拼,省吃俭用买了房,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市民。这两类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都是一般,对待孩子的教育,大都是任其自然。在这些家长的心里,认为教育就是孩子会识几个字,读几本书,这些都是老师的事,学校的事。所以他们与孩子谈话,问得最多的便是:“听老师的话了吗?”“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课外书对他们来说,就是“闲书”,就是“不好的书”,会影响孩子的成绩,所以不能看,或者只能少看。另外,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阅读又冲击着纸质图书,很多家长认为电子书方便又省钱,孩子学习的资料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不需要花费大量的钱去买可能只看一次的图书。所以,他们很少带孩子去书店,也很少去为孩子购买课外书。这样的家庭,课外书基本为“零”。笔者曾经在班级做过一个小调查,四十五个家庭中,能经常带孩子上书店购书的不满十个。因此,大部分学生受家庭的影响,只读教科书。
2.家庭阅读氛围淡,无法引发阅读期待
英国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指出:阅读是需要场所的,阅读的场所和阅读的情绪、专注度有极大关系。实践证明,温馨、亲切的家庭阅读环境能让学生带着满足感和幸福感开始阅读之旅,孩子也将变得更加容易接近和爱上阅读。而居住在城镇的孩子,目之所及,除了村庄、河流、乡镇等自然环境外,再有的就是一群群聚集在一起打牌的人,一堆堆讨论电视剧情的妇女。他们的家长有的上的是全天班,有的上的可能是三班倒,上了一天班回来,要么忙着做家务,要么忙着看电视,打麻将,等等,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陪孩子阅读。他们自己不读书,对孩子也疏于监管,导致这些孩子几乎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放学后他们常常流向网吧、游戏厅等,或者就是与小伙伴们疯玩,或者就是看动画片、长篇电视剧。另外,也有个别家长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少方法,也不会指导孩子读书,一看到孩子空下来,就对孩子唠叨:“要多读书。”至于读什么,怎么读,他们也说不上来。在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里,学生自然没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了。
一本好书,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视野;一个爱读书的家庭,必然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如何提升家庭阅读的有效性呢?
二、提升家庭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1.转变观念,助力家庭阅读的有效
家庭生活中,父母的阅读情趣、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原生家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有意无意地模仿着。在阅读习惯的培养上也是一样。孩子的阅读需要一个“场”。试想一下,一家三口,妈妈在看电视,爸爸在搓麻将,或是在打游戏,然后让孩子在房间里读书,你觉得孩子读得进去吗?他会不会产生不平衡心理?笔者曾经在我校做过一个小实验: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说出你最想说的心里话。有一个学生就写道:“爸爸,你叫我要认真作业,认真读书,可是,每次我在做作业的时候,你却在客厅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听着电视里的声音,我的心情异常烦躁,根本静不下心来做作业,爸爸,你能给我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吗?”因此,针对这样的状况,学校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让家长明白,阅读这个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对成才极有好处。学校要鼓励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还可与孩子一起读书,无论自己的工作有多忙碌,有多累,家长每天都应当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分享名家经典。利用双休、节假日,陪着孩子上书店,选书或者买书。这对于家长是提升文化的渠道,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这样的亲子阅读,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个爱读书的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一定也爱读书。
2.家校结合,促进家庭阅读的有效
由于城镇小学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对于孩子的读书指导也各有差异,有的甚至为“零”。要提升家庭阅读的有效性,关键在家长。因此,学校可以定期通过家长学校,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与家长面对面聊一聊,让家长明白,原来家庭阅读如此重要;也可定期举办阅读培训,让家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还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推广活动,建立活动反馈制度,促进家长积极地去读书。比如一个年级可以组织一个家长读书会,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激发家长的阅读兴趣。
3.拓宽渠道,保证家庭阅读的有效
家庭阅读资源总是有限的,让孩子置身于更多、更好的阅读资源中,有利于家庭阅读的深入开展。现在,很多城镇很重视全民阅读,在公园等公共场所多处设立公益阅读书吧。家长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孩子广泛利用图书馆、公益书吧、学校等多种资源进行阅读。另外,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家长也可以正确引导孩子借助一些现代媒体,合理利用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从而扩大孩子的可阅读资源量,既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又开阔了阅读视野,保证了家庭阅读的有效开展。
4.体验成功,实现家庭阅读的有效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长期反复训练,才能变成孩子的自身需要与自觉行动,最终才能成为我们所希望形成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同样如此。因此,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必须把家庭读书活动引向深入,引向长远。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每学期可以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如结合城镇学校实际,在学生中开展“诗词大赛”“阅读之星”“最爱读书的家长”等评比,而在评比的基本条件中,要规定家庭要达到一定的藏书量及阅读量。还可以请评上的读书之星与家长一起谈谈自己读书的体会,让孩子与家长共同享受读书的乐趣。当他们获得了读书的成功后,就会坚持更广泛地阅读。如此良性循环,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好书,读到好书,享受到好书,在耳濡目染中,学生渐渐就把读书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一日不读书,学生便也会有“面目可憎之感”,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