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在线精准教学模式及案例分析
2020-12-18杨澍辰
■杨澍辰
2020 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线教学是实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最佳方式。在线教学不仅是把原来的班级授课同步到互联网上,而且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创新学习资源的形态,科学规划在线学习的活动。笔者以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二节“静电现象”为例,分析并反思人工智能在在线教育中的作用。
一、案例分析
1.依托数据,精准施策。
备课前,笔者先在“智学网”平台上找到该节内容以往的统计数据,发现“摩擦起电”“正电荷与负电荷”“物体带电情况的综合判断”等知识点的得分率较低。为此,笔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备课。在教授“摩擦起电”时,播放自行拍摄的现象明显的教学视频;为解决学生对“正电荷与负电荷”的区分问题,笔者用了大量的例题帮助学生感受;为帮助学生掌握“物体带电情况的综合判断”,笔者举了学生熟悉且有趣的大量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
2.有的放矢,精准教学。
笔者以某女生梳头后头发飘散的例子引入,带领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分析现象,最终得出结论。这里通过较大的篇幅和清晰的实验视频,试图解决“摩擦起电”这一薄弱知识点。随后,笔者利用学生熟悉且有趣的大量例子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微课最后,笔者介绍了几个可以在家完成的小实验,供学生动手实践,增添了在线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在线学习的新动能。
3.多维评价,精准反馈。
“微视频+作业”的形式能做到“停课不停学”,但对学生作业如何进行检查、反馈、个性辅导,存在很大问题。借助某款在线学习平台,笔者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除了评判对错、打分之外,还能标注“优秀”和“典型错误”,并告知全班学生,甚至能用语音留言直接与学生单独交流,将个性化辅导落到了实处。
作业批改结束后,学生就能得到反馈和对应的解析,笔者也能看到各知识点的得分率以及调整后的教学效果。
二、反思与展望
利用精准教学系统开展教学,在全新的数据系统介入下,改变了原有的“讲授”“问答”等“配给”痕迹较重的课堂教学结构。技术平台出具的精准化报告,也有效支撑了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学生学习行为呈现和学情数据测量。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应在教学环节中侧重于设计能将学生学习行为显性化的教学活动,利用教学交互终端设备进行记录和采集,产生数据,经平台人工智能分析后产生结论,为在线精准教学服务。
其次,通过智能评测、数据分析实现教学的有的放矢,探索个性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聚焦班级共性问题和典型错题,精讲点评、分组讨论、互评互改;向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资源进行巩固练习;根据学生再次出现的高频错题及时展开讲解,进一步深化所学的知识,使他们牢固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再次,努力梳理在线教学中可测量学习行为数据,如学习时间的分配、学习注意力的分配、学习资源访问量等,以供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所用。
在线教学有别于课堂教学,其“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令人缺乏掌控感。“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得出的大量结论?如何及时处理在线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问题?如何收集在线教学中的可测量学习行为?如何保证学生在线学习的效率?”等一系列问题也困扰着我们,值得进一步研究。
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来促进教学是未来教学发展的大方向。而当前,我们可以看到,在线课程大多仍属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还无法真正实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支持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教学。我们希望拓宽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的范畴,加快转变当前在线教学的范式,有效破解“停课不停教”的在线教学困境。我们要积极探索促进师生“减负增效”的有效措施,由以师为主、整体匹配的班级教学转向以生为本、私人定制的个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