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引领下的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2020-12-18杨淑英

好家长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卫生保健教职工保健

文 杨淑英

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生命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我园在园所“和文化”的引领下,积极尝试“全程优化、全面覆盖”的管理模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全程优化——由“静态”转向“动态”

(一)源头优化,理标准

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审视,只有让教职工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保健管理工作中,才能真正融入教职工的智慧,并被他们认可。例如,幼儿在早点时间段,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对幼儿盥洗和进餐行为的督查。因此,在制定保健操作规范的研讨活动中,大家提出要规范班级早点时间段的“两教一保”工作的具体分工与职责,加强幼儿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的教育。同样,随着对幼儿出勤统计上报、规范传染病隔离制度等项目的探讨,保健管理内容与目标在教职工的参与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我园的《幼儿一日生活保健操作手册》。

(二)过程优化,促落实

在“和文化”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在保健管理工作中不断关注细节,优化过程。保健管理工作涉及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人、事、物,可谓事无巨细,所以,我们发动教职工对自己工作中的各环节进行反思。如上学期全园出现第一例手足口病时,我们立刻启动传染病应急预案,再由保健部细致缜密地排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在严密的防控措施下使病毒没有继续扩散。优化过程管理,也离不开日常检查监督,我们牢抓保健工作“两案九制”的落实,由保健部会同园部、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定期完成各项任务,确保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

(三)评价优化,求效果

让教师参与评价,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让教师分解保健工作的内容,如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养成、传染病预防和隔离工作的有效落实、晨检制度、环境卫生与消杀管理等。其次,组织教师、保育员、营养员探讨本岗位保健工作的要求,将具体落实与实际考核挂钩。在此基础上,再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分工,让他们参与到保健工作的检查与反馈、调研与评价中来。同时,坚持落实评价与反思制度,通过每周例会、保健案例讨论、经验访谈等多种形式的反思与研讨,形成管理合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全面覆盖——由“单线”转向“互联”

(一)家园互动,善用家长智慧

要培养幼儿的健康生活习惯,家长责无旁贷。因此,我们通过“家园通”平台、家长会等形式,将卫生保健知识、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等内容,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家园双方共同对幼儿实施生活教育。其次,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其参与幼儿园的保健管理工作。如建立膳管会、家长志愿者驿站,让家长代表每周都参与幼儿配餐管理,每月参与保健督查工作,每学期参与两次会议研讨活动。我们尝试搭建家园互动平台,不仅提高了保健管理的实效,还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区园联动,巧用社区资源

幼儿园的保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幼儿园加强自身的保健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争取社区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在保健管理工作中,我们争取了园所所在社区的支持。如我们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联系,聘请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为园外辅导员,邀请他们定期走进幼儿园为教职工开展“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急救知识”等内容的讲座;还邀请他们走进课堂,针对幼儿开展“我换牙了”“个人卫生习惯”等健康教育活动。将幼儿园保健工作纳入所在社区的工作中,不仅提升了幼儿园的保健工作质量,也提升了社区品质以及周边居民的认可度。

(三)联防联控,引进专业指引

做好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还要引进专业指导和管理。因此,我们建立了卫生保健工作联防联控制度,向区疾控重心、区妇幼保健所、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等专业部门寻求专业指导。如及时汇报幼儿园保健工作现状,定期邀请专业人士来园专项督查保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请他们针对教职工和家长进行传染病防控的专业指导,提升大家的疫情防控意识和知识。当园内有传染病发生时,我们也第一时间向区疾控中心报告,并由区疾控中心会同街道疾控部门来园实地评估、环境消杀,同时给出病情专业指导意见。联防联控、专业指导,有效提升了我园的保健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卫生保健教职工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儿童卫生保健知识绘本的交互设计研究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提高策略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利川市培训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员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