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始终坚守初心使命 深入推进自我革命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九个专题的体会

2020-12-18于晋芳

支部建设 2020年30期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官僚主义执纪

□ 于晋芳

坐落在太行山中段西麓、晋中市东南部的榆社县,是帝王故里、化石之乡,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被誉为“出兵、出粮、出干部”的模范县。然而,作为我省少有的山区县,榆社县工业底子薄弱、矿产资源匮乏、经济欠发达,成了晋中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2014 年,榆社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村151 个、贫困人口17035 户48144 人,贫困发生率达42%。

近年来,为摘掉贫困帽子、全面奔向小康,榆社县通过“易地搬迁”“发展产业”“居家灵活就业”“土地增减挂钩促脱贫”“鼓励贫困群众外出考察学习、劳务就业”“开通三级干部扶贫夜校”等多种措施来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和认可度。2020 年2 月2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榆社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批准榆社县退出贫困县。这意味着作为2019 年全省17个脱贫摘帽县中唯一的省定贫困县、晋中市最后一个脱贫摘帽县,榆社县如期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榆社县纪委监委始终立足职能、扛牢责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开展“清风行动”专项治理,不断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为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不久前,本刊记者电话连线了榆社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姚铁军,就榆社县纪委监委在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访。

记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榆社县纪委监委是如何强化全县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

姚铁军: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榆社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强化全县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必须立足职责定位,整合监督资源,强化日常监督。

姚铁军书记在社城镇调研中药材种植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首先是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各乡镇纪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结合履职督导谈话、重要时间节点监督检查等日常工作,综合运用谈话函询、督促提醒等方式,对所监督单位党组织扶贫领域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根据整改情况,适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推动全县扶贫领域问题有序、扎实整改。其次是加强巡察监督。坚持巡察重点向脱贫攻坚倾斜,精力向脱贫攻坚倾注,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推动全县所有乡镇和扶贫领域部门单位的巡察全覆盖。县委第八轮巡察实行常规巡察和机动巡察相结合,将扶贫领域反馈问题整改纳入巡察范围,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巡察监督。目前,6 个巡察组正在对1 个乡镇、36 个村和9 个县直单位进行巡察,通过监督以“外在压力”督促有关单位把扶贫领域问题整改到位,抓实抓细。

我们还根据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榆社实际,牵头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通过制定方案、成立领导组,明确15 个责任单位,召开专题部署会、培训会,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排查问题线索,分类处置,及时传达市纪委监委要求,梳理各责任单位问题排查整改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推动专项治理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共排查起底合作社1179 户,使用财政资金的合作社419 户,涉及金额24200.96万元,其中享受财政资金专业合作社366 户,涉及资金22680.45 万元。经初步摸排,发现存在问题合作社共181 户,共梳理问题293 个,已整改256 个,正在整改37 个。梳理研判汇总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线索7 件,查结3 件,党纪政务双处分1 人,移送司法1 人,留置2 人,组织处理2 人。正在办理中4 件(初核4 件)。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榆社县今年在扶贫领域开展 “清风行动”的具体情况。

姚铁军:在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清风行动”中,我们重点对2019 年以来市纪委转来的省委督导和审计反馈的43 个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各乡镇纪委和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对照监督职责,主动认领问题清单,对所监督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排查。截至目前,全部完成整改。

5 月中旬,榆社县纪委监委对全县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召开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督办会,面对面给乡镇纪委和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交账”,要求立好责任状、守好责任田,逐个问题线索“清零”。

为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快查快结、处置到位,我们建立了专项台账,指定专人负责跟踪问题线索处置查办情况,每周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汇总,做到底数清、数字准、情况明。委领导要通过日常督促提醒、定期听取汇报等方式,对所有交办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实行督办推动、销号管理,确保各承办单位按时按质实现扶贫领域交办件的“清零”。截至目前,共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68 件,查结44 件,组织处理91 人,党纪政务处分22 人,党纪政务双处分1 人,移送司法1 人,正在核查12 件。

与此同时,及时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加强与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沟通协调,对日常监督、信访举报、专项检查、上级交办、巡视巡察中发现的涉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线索集中管理,对新受理的问题线索和市纪委转办的整改清单,分析研判,优先处置,及时查办,建立台账,定期汇总更新,确保件件有落实。涉及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由县纪委直接进行线索处置及调查审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今年以来,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60 件165 人,组织处理124 人,党纪政务处分41 人。

此外,我们还持续严查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协助县委认真整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对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行查处,2020 年以来共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3 件139 人,党纪政务处分33 人,组织处理106 人。

记者:“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在开展以案促改的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要紧扣惩防并举,深化结果运用,以案促改促防,以案治根治本。榆社县纪委监委是如何用身边的典型案例作“活教材”,扎实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的?

姚铁军:从严抓实“以案促改”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身边“活教材”的警示作用,做实做细执纪审查的“后半篇文章”,在“治标”的同时取得“治本”的功效。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结合实际,在对粮食补贴领域、低保五保领域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开展了新农保领域的专项治理。共发现新农保领域问题32 件,问责126 人,党纪政务处分22 人,组织处理104 人。针对发现的问题,向榆社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下发监察建议书,要求其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自查自纠,追缴资金、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同时强化通报曝光,今年以来,对查处的案例进行梳理筛查,通报典型案例5 批21 起,强化警示震慑作用,切实起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作用。

针对扶贫资金、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的实施意见》《榆社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成果的实施办法》《榆社县扶持畜牧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成果的实施办法》《榆社县2020 年笨鸡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榆社县扶持扶贫车间企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成果的实施办法》,督促县政府出台《榆社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织密制度的笼子,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强化权力制约,通过下发监察建议、通报曝光、专项治理、完善制度,实现查处一个、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效果。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查处的问题还比较单一,省纪委明确的6方面26类问题中,查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履职尽责方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方面、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学风会风文风方面、调研检查考核方面和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等五方面涉及的还比较少,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查找落实脱贫摘帽后脱贫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到位的问题,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要求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尤其是查处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件时,要进一步重视审查其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形成鲜明导向、强力震慑。

猜你喜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官僚主义执纪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监督执纪故事三则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58起典型案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
资中县:“三招”化解乡镇执纪难
三台县:“三大行动”从严执纪
英国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法国作家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