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精心设计”

2020-12-17郭国权

考试周刊 2020年97期
关键词:精心设计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为了深入探究打造高效高中数学课堂的途径,文章通过论述精心设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的途径,为强化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提升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高中数学;精心设计;核心素养

部分高中数学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尚未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导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尚未进行科学设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精心设计”,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高中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高中数学课堂中,这样学生便能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点的魅力,能够让学生构建起良好的数学思维。

一、 高中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的价值

通过精心设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这样便能够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遵循高中学生的数学认知特点进行“精心设计”,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让学生学习数学课程内容的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精心设计是有效探究的重要基础。因此,通过精心设计高中数学课堂,便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这时学老师再引导学生自主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数学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二、 高中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的策略

精心设计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充分凸显出精心设计的作用,老师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环节、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以及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这样学生便能够更加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探究,促使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真正得到提升。

(一)设计精彩的导入环节

1. 采用“开门见山”导入法

正所谓“开门见山”导入法又被称之为是直接导入法,主要是指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以直接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快速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后续更加顺利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二面角”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习的基础内容,再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堂设计,即“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我们已经掌握了他们的度量方法,那么两个平面所成的角应该怎样进行度量呢?”这样通过复习之前的知识点将学生引入到新课的教学过程中,即“二面角和它的平面角”的内容中,这样学生便能够在回顾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入到新课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之后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采用“巧妙激趣”导入法

在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充满趣味性的内容,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课堂这个教学环节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动画情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中营造诸葛亮和三个臭皮匠相处的场景。诸葛亮和三个臭皮匠分别代表两个团队,这样当三个臭皮匠在将诸葛亮打败了之后,每一个团队的成员便需要独立进行一次解题。当这个团队中的一个人能够正确解题时,则表示这个团队取得了胜利。这时,诸葛亮便可以说:“根据我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我能够正确得出习题答案的概率可以达到80%”;臭皮匠这时可以说:“你的把握度达到了50%,而我却只有45%,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俩看上去则没有获奖的机会了”。这时,作为臭皮匠的老大,便可以说:“不用着急,如果我们几个人联合起来,便能够将这个擂台打下来。”

这时,老师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问题:“当臭皮匠中的老三能够解出题目的概率可以达到40%,所以在这三位臭皮匠中是否会有一个人能够解答出正确的答案吗?”通过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点的兴趣被充分的激发出来,这样学生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程的探究过程中,为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3. 采用“啟发规律”导入法

通常为了启发学生,可从一些数学知识点存在的规律入手,让学生在准确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例如,在学习“锥体体积”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圆柱体的容器和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容器,再合理地将装满圆柱体内的所有沙子全部倒入到圆锥体的容器中,这样填满的次数可以达到三次。然后,老师再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它们之间是存在什么体积关系呢?”然后,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进行探究,最后得出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便是圆锥体的体积。”待学生得出了答案之后,老师再提出相应的问题,如:“这个体积的三分之一关系是否均适合各类形状的锥体和柱体呢?你需要采用何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正确呢?”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探究性思考,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这样通过精心设计便能够进行有效探究,从而促使后续数学课堂的教学能够正常的开展。

(二)结合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精心设计”时,老师需要统筹整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过程。通过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便能够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探究。例如,老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案例:如果在A、B两个炮兵的阵地上,当A在B的正东方向且相距有6千米,P则为敌方的炮阵地。当某一个时刻在阵地A上发现了敌炮阵地P的一种信号的时候,而这种信号在传播时的速度为1千米/秒。B在4秒时也发现了这个信号。①可通过建立坐标系来求出P的轨迹方程;②如果有一个测控站C,而C在B的北偏西30°的地方上且相距有4千米,这样当C与B同时在收到了P的信号时,再由阵地A炮击P地,从而求出炮击的方向角。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知识点从具体到抽象、由图像到符号语言的一个转换,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上述的案例中,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采取作图法来将P点、A点和B点的位置画出来,这样便能够得出算式|PB|-|PA|=4,以此得出双曲线的图形。然后,老师再设计问题2:通过将直线BA作为x轴,而线段BA的中点主要是作为坐标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由此便能够得出点P的轨迹方程是双曲线的一支(右支),这样设计的教学问题便能够迎刃而解了。在第二个问题中的P点到B,C点的距离是相等的,而当P点在线段的BC的垂直平分线上时,便可以按照所设计的问题①构建起坐标系,从而得出点P的轨迹方程。

老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问题①主要是对一些具体的数学概念内容的理解,而所设计的问题②便是综合了多个概念内容的教学过程。通过将问题②与问题①进行整合教学,合理地将理论内容与数学课堂的教学实际情况整合起来,便能够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抽象数学问题的本质,引导高中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构建起良好的数学模型,这样对强化学生的数学洞察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此达到强化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助力学生知识点的掌握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精心设计过程中,通过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和交流,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其中,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老师可设计生活化的情境,也可以设计探究性的教学情境。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各个知识点必须是综合性的和关联性强的。同时,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境中,还需要涉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点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当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内容时,老师便可以静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有一座大桥的建设工地按照由下往上依次少1根的方式堆放钢管,而最上层堆放了4根钢管,每往下一层则多一根钢管,总计有6层钢管,试求这一堆钢管总共有多少根呢?通过创设直观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知识点。同时,老师还可以设计“马路边上堆放着电线杆或者是水管”的课堂情境。通过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便能够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点的欲望充分的激发出来。这时,老师再引导学生主动利用“梯形倒置”和“首尾配对”的方法,这样学生便能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

Sn=n(a1+an)/2

这样通过以数学问题作为驱动来精心营造数学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投身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数学素养,以此达到强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四)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尽量呈现阶梯度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时,老师需要保证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覆盖性,充分凸显出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激发作用。同时,还需要保证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阶梯型,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严格遵循高中学生的学习规律,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中,从而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逐步提升高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通过进行设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丰富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点,让精心设计造就有效探究,真正实现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目的,切实增强學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季峰.有效探究缘于精心设计:论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设计[J].高考,2018(5).

[2]王松林.浅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设计新课导语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9):90.

[3]卢军萍.巧用“问题串”活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7(36):59-61.

[4]王岩.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学数学,2013(23):21-22.

作者简介:

郭国权,江苏省高邮市,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精心设计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有效探究源于精心的设计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