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思维的本质及发展策略分析

2020-12-17李蕾

考试周刊 2020年97期
关键词:教学思维教学探究初中语文

摘 要: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促進学生全面成长,教学思维成为中学教师推动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将从中学语文教学思维入手。探究其本质以及在实际教学中发展的具体策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维;教学探究

一、 引言

教学思维是宏观上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方针。教学思维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有效结合认知规律与教学规律,针对教学需求与学生实际水平,完善自身教学策略,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要研究对象。

二、 初中语文教学思维实质

基于思维视角,初中语文教学思维可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教”思维,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思维的基本构成、实际发展规律、个性调整方式等,强化自身教学引导性,完善教学设计,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各类思维模式,通过教材课本内容映射在学生脑海之中。针对“学”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是否在教学思维的影响下,在语文阅读、综合写作、综合表达等方面有所提升,进而通过教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根本上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三、 初中语文教学思维发展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

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形象思维在教学思维中的地位逐渐突显,是教师发展教学思维的重要方向。形象思维本身是指,思维主体在对认知对象有充分地感受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概括总结、拓展联想等方式,对认知对象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探究其本质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能力要求思维主体能够将典型形象从客观事物中抽取出来,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无论是针对写作能力培养,还是针对文本阅读教学,形象思维都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此,教师在发展教学思维中,首先应通过形象思维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进而使其在文字中,感受到语文学科魅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其思想境界与想象力。而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是运用形象思维模式的最佳途径之一。古诗词内容是作者通过文字创造形象的精髓,是美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古诗文中,形象包含了环境、人物、情节等具体因素,教师通过形象思维式问题导学,引导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对形象进行深刻理解与分析,同时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感触与想法表达出来。

例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课时学习中,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作者苏轼在这首词里表现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对这首词进行分析,首先还原词中苏轼在一场出猎中的行为表现,将其豪迈之情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其后,通过对词中典故的分析,探究苏轼在词中更深层的报国之情,进而对苏轼的形象有了更全面地认知。最后,通过对词中场景以及作者形象的还原分析,学生对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个人经历,有了更高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教师通过形象思维开展后续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形象思维,提升了自身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并通过表达环节,强化了自身的知识总结能力与表达能力。

(二)拓宽教学视野

形象思维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思维的深度,而抽象思维有助于扩大教师的教学思维视野。抽象思维本身是指思维主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方法,进而对认知对象的内在联系与本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的思维过程。抽象思维是将概念作为思维基础,通过概念将认知对象的实质挖掘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抽象思维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学生运用知识概念强化推理判断过程的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从概念入手,以此将抽象思维模式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具体可从不同语言环境下难字生字的具体含义、文中人物形象具体语言描写概念、文中各片段以及全文的写法概念、各句式蕴含的修辞手法等方面入手,剖析文章主体。

除了发挥概念认知在抽象思维中的作用,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水平,将判断以及推理的思维模式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升教学思维的全面性,例如在《孔乙己》的课时学习当中,针对课文第一段对鲁镇酒店的环境描写,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解读酒店环境,分析描写人物孔乙己所处的时代背景,相较于直接向学生交代文章时代背景,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在阅读中通过逐字逐句的解读方式还原文中场景的能力,还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自主阅读能力。学生在解读完该片段后,结合下文中孔乙己特殊的形象“唯一穿着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对孔乙己的形象在酒店中的突兀性有一个清晰地认知,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判断思维过程,对孔乙己遭受嘲笑与蔑视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使其在更深的文章理解基础上,配合教师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通过抽象思维扩展了自身教学思维视野,将抽象思维模式渗透到课堂当中,引导学生运用抽象思维模式对文章进行剖析,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与阅读能力。其次,学生在该思维模式影响下,通过阅读实际运用,提升了阅读经验,使其在以后阅读同类文章时,能够快速运用思维进行解读,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强化了教师教学思维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积极影响。

(三)提升教学思维连贯性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思维上虽然有出彩之处,但忽视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自身所学知识通过包含判定、对比分析、推理总结在内的环节,运用逻辑性将其串联为一个系统认知过程。使得教师的教学思维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一定的脱节,不利于保持教学思维的连续性。因此,教师应当注意逻辑思维在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在掌握逻辑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将其表现出来。

例如,在《不求甚解》的课时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其中关于读书的内容,训练学生的逻辑。教师可以在他们通读完课文后,针对课文中作者关于读书的观点进行探讨,使学生在研究文中关于读书观点的词句片段时,通过逻辑思维将文章中作者的思路挖掘出来。在探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他们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整篇文章,进而挖掘出作者在三个方面阐述其对于读书的看法。其一,读书的目的。学生通过对文章提供的正反两方面视角,分析读书的正确目的,并在思考与探讨的过程中,运用自身的逻辑加以总结,充分锻炼其逻辑思维,提升自主思考能力。其二,读书的方法。通过文章内容,学生通过阅读逻辑顺序,分析作者关于读书方法的看法,进而总结出作者对读书实际方法抛出的结论,将其通过探讨表达出来。其三,读书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除了对不求甚解的读书方式表示反对以外,是否也从侧面反映出读书的作用。通过逻辑推理与延伸,学生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后,总结在正确的读书态度与读书方法下,读书发挥出的作用,帮助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认知,并通过逻辑思维将其串联为完整的文章阅读认知体系,帮助其在逻辑推理过程中,提升对文章逐层分析,步步深入探究的能力,进而使其能够快速地运用逻辑思维,找出与问题对应的文章片段,及时切入分析问题关键。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逻辑思维的影响,提升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个击破学习问题的能力,进而保证了教学思维的持续影响,同时也使教师利用逻辑思维,提升教学思维的连续性。

(四)思维多元性

教师在提升教学视野的同时,应当注意自身思维是否呈现单一性,看待问题是否片面。为避免类似问题,教师可将辩证思维引入到自身的教学思维当中。所谓辩证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思考过程中通过唯物辩证法等进行思考的思维模式。相较于其他思维模式,辩证思维可以为思维主体提供更多的思维视角,使其可以对认知对象进行更全面地洞察分析,进而实现对相关问题的动态探究。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学习过程中,辩证思维都可以使师生拥有更灵活的眼光,针对课堂知识内容,双方也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内涵,不仅可以拓展教学深度,也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辩论赛的形式将辩证思维渗透到课堂之中,针对课程问题探讨,可展开学生辩论,师生辩论的课堂活动,根据科学合理的辩论角度,从课文中选出支持自己论点的内容作为论据。在辩证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的思维角度,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更加全面地认知,拓展了自身的思考角度,形成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辩证思维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思考意识与学习沟通基础,使其在高效的学习环境下提升自身语文学科综合能力。

(五)沟通交流

在当下的教育发展形势下,教师应该意识到,闭门造车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教学思维发展也是如此。教师在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拓展教学思维的同时,也应该及时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自身教学思维走进死角,也可以吸收他人思维中的精华,继而提升自身的思维水平。为此,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及时收集教学反馈,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思维的角度与切入点,确保教学思维在实际教学中的实用性。第二,定期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共同研究教学思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尚且有哪些问题与不足,及时填补相关漏洞,共同分享经验,推动教学思维发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思维发展工作中,应当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为教学思维提升提供良好环境,积极拓展思维视野,保证教学思维的连续性与多样性,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全方位推动教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璐璐.从教学内容视角探究语文教学的集成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9(4):155+161.

[2]张朝昌.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本质及发展策略[J].語文学刊,2019,39(1):89-95.

[3]刘福城.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学周刊,2019(11):117.

[4]董丽.例谈语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基本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44.

[5]孙士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J].学周刊,2019(24):52.

作者简介:

李蕾,山东省烟台市,山东烟台市海阳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思维教学探究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及教学思想转变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营销教学探讨
数学教师要科学运用教学思维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