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要义索隐

2020-12-17张世昌巩茹敏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情感

张世昌,巩茹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019年教育部工作重点明确提出要“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获得感”近些年已然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在各方面教育中,获得感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考评指标。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017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就曾明确指出要“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以获得感为评价基准对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要提升获得感就必须“在改造形式的学习,改造脱离实际的学习,改造远离灵魂的学习上下功夫”[1],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只有学生的获得感提升了,思政课才能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中发挥应有之责。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它的建构逻辑是什么?在实践中应如何把握呢?这些问题是每个思政工作者都要面对和明晰的。

一、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要义

高校思政课的内涵要义包含多个方面,具体可以从方向性与真理性、自觉性与自愿性、自为性与持久性等几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方面进行把握。

1.方向性与真理性。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教师的课堂实践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收获,“获得”是基础,关键在于“感”。“感”指感觉、感想、情感等,不同于物质上的“获得”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思政课的“获得”体现的是人的主观层面的改变。从矛盾论角度看,它是事物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的统一,但更注重内部矛盾的改变,即人内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或认知结构上的变化。那么,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人的思想转变是有正向和负向双重性

的,从情绪上、情感上、观念上等都有双重性,而这里的获得感强调的是按照思想政治教育预设目标,学生所做出的正向性改变,甚至是积极的正向性改变。当然,正向性的深层意蕴在于它迎合了人类发展诉求,是真理性的体现。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追求符合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他们成长排忧解惑。思政课的理论选择与内容建构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要求,所以思政课带来的获得感多少能客观反映出思政课内容的真理性程度。另外,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2]161人类通过实践来创造“关系”,即提升人的“类本质”,并通过强化此方面来区别于动物。思政课获得感的多少体现了人类对建立“为我关系”的追求自由实践的认可程度,从这点来看,它必然也要求其具有真理性,否则获得感就会减弱。

2.自觉性与自愿性。思政课获得感是自觉性与自愿性的统一。自觉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思政课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目标具体化、规范化,将表征一定思想的内容以话语符号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这需要对思想理论和话语内容保持自觉性,从历时态和共时态上综合考量,既不浮夸也不滞后;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需要入手,内容的选择要始终吻合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要求。从学生角度看,他们思想的转变也应是自觉的过程,即他们的个体信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话语内容的激发下,在自我效能和利益心理上形成统一,外在上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内在上自我效能在利益诉求不断满足的情况下得到提升。自愿性即学生在面对选择时意志上的自由性,是之则受,非之则辞。自愿性表征着事物内部矛盾,也是其主要矛盾。人在外在行为上可以屈服自身意志而按权责意识引发的“规范”执行,但在内在意志上——心理上却只能受命于自己,所谓“出令而无所受令”。总之,自愿性是思政课获得感的一个核心要义,它对提升获得感有巨大促进作用和保障作用,体现了思政课所给予的是否是被教育者所热切诉求的。能破解问题和带来实际利益的思政课,学生的自愿性就越强,获得感也越多。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思政课获得感’的自觉性和自愿性互相补充,不可偏废,否则就会造成过度强调自觉性的‘宿命论’和过度强调自愿性的‘唯意志论’”[3]。

3.自为性与持久性。人是自为性的存在,是有意识和有理想信仰的主体,作为具有健全意识的人类个体总是以一种趋向和追求而存在,在不断否定、创造和超越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自为性表现了人不断向着更高层次成长和发展,教育获得感即可理解为人的这种自为性实践活动的改变或完善。正如马斯洛所指出的:教育“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达到的或个人能达到的最高的发展”[4]。思政课的获得感使学生从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做出改变,塑造学生个体按照一定规律和方向引导树立理想信念,丰满学生个体的“社会属性”。思政课通过人的价值理想的塑造使人从空白的自在状态转向丰满的自为状态,这是其获得感的内在旨趣。当然,这种获得感或言自为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做辅助条件,即足够完成教育预设目标并维持最终状态的时间当量,这里可称之为持久性,它是自为性的价值属性,二者统一方能体现出获得感的价值,否则出现瞬时性的状况,致使思政课的时效性甚微,获得感自然也就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把握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要义不能忽视其自为性和持久性,而且要注重二者的统一。

二、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逻辑要义

思政课获得感的实现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循,只有认清这些规律,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破解难题和建构路径,促进获得感实现的最大化。

1.破解问题。高校思政课是以点带线、以线织面的过程,每一个点都是对一个问题的解答。教师以问题建构课程逻辑,引导学生在不断解惑和释然的过程中有“过瘾”的感觉,而这个过程不需要华丽的话语修饰,也没有终南捷径,必须是顺应问题意识,抓住主要矛盾,这样才能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信仰和奠定丰厚的成长底色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最终实现获得感的应然实效。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维化、内容碎片化、交流即时化、思想多元化,这种复杂的信息交往语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形成了很大影响,所以,以生为本的思政课必须注重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做到真正回应困惑和触动心灵,先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进而才能产生“获得感”。这种问题意识的逻辑考量是多维度的:从内在上,它在于直接回答问题,体现的是增强针对性、着眼实效性,大的问题如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的破解,具体的问题如对共产党何以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等问题的辨析等;从外在上,在于抓住课程的主要目标,以问题为逻辑设计课程,环环相扣、穿点成线、逐级深化,使课程在由浅入深的过程中完成对重点、难点的破解;从衍生上,在于深化教学内容,打磨教师功力,以问题链激活教学过程中的深睡因素,点燃学生热情,用获得感促动思政课质量提升。

2.完善认知。获得感具备两个元素:获得+感,它是基于“获得”而产生的“感”,而完善认知正是“获得”的最直接体现。人的认知是由浅及深、由片面到系统、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教育对这一过程的完成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传道授业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完成的使命,学生通过思政课拓展视野、丰富认知,满足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进而获得充实的获得感。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过渡期,他们对思政课内容是有强烈诉求和期望的,学业上、职业上、情感上等,他们都有着完善自身认知的诉求。关于未来发展方向、人生前景等,需要教师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丰富认知,解决他们关于成长发展的期望。思政课一旦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实在利益,获得感便创造出来。从另一方面来看,传道授业的过程体现了输入和灌输的价值意蕴,学生从教师处获得的知识量越多,他们的直接需求、衍生需求等满足得越彻底,则他们对思政课越肯定,总之,“获得”越多,“感”才会越强烈。当然,这里也不能忽视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他们对课程结果的期望关系到他们自身的获得感,可以说学生的获得感和教师的获得感之间形成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学生的获得感越多,则教师的获得感越多。而且无论从哪方面获得感来考量,都倒逼着教师要以工匠精神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完善自身认知,否则难以实现思政课获得感的有效提升,这构成了对思政课质量提升的正向促动逻辑。

3.强化情感。情感有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思政课的获得感主要在于强化其正面情感,包括对课程内容、对教师,或对主流价值、对生活的态度等方面在正面情感上进行强化。当然,伴随正面情感的强化,学生对负面思潮、不良习惯等方面也要在负面情感上得到强化。总的来看,思政课获得感在强化情感上的主要着眼点是正面情感,让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有激情,对国家、对民族发展有信心,对主流文化信仰坚定等。强化情感对思政课获得感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首先,情感是学生获得感提升的有效起点,良好的情感源头对于他们接受教师、接受课程内容等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其次,情感上的收效也是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中,学生产生多种交叉性情感体验,并可以通过情感效应延续进行实际效力再生产,形成意志力或行动力等进而使课后的衍生性获得感大幅提升;再次,情感有主要情感和次要情感,并呈现出一定层次性,思政课要注重对学生主要情感或深层次情感的触动,这样会提升他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也是教育对象想通过教育过程实现的主要目标。而且从长远来看,思政课主要是为国家发展培养“又红又专”的后备人才,大学生是民族未来,当他们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越强时,则他们对主流价值的情感粘合度也会越强,那么,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促动社会发展上,他们所贡献的积极力量也会越大。

4.回归实践。思政课的获得感从课堂阶段来看,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获得,但从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还要回归到对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的引领和规范,否则可能造成获得感形式化、虚无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认知总要和实践联系起来,二者相互促进。人在日常实践中主要进行着两种生产实践活动:一种是生存性的实践活动,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2]158;另一种是发展性的生产实践活动,它不是为了满足个体生存需要,主要指精神方面的创造与再生产,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的如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在日常生活领域,人们必须要面对生存性的生产实践活动,它是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实践场域,具有检验与深化价值认知和方法论的作用。思政课传递给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理性认知和革命实践的统一性。完整的、科学的方法论必须经受住日常生活实践的检验,否则难以被人彻底接受,如马克思指出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138。而且,思政课获得感的最终旨归是对学生的实践行为产生指导性和规范性的功效,即用科学方法论建设和改变世界,如果只存在于意识或理论认识中,那么无异于镜花水月,产生不了实际作用,获得感也不完整,所以必须要让获得感最终回归到生活实践场域中来,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140。

三、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实践要义

明确实践要义,打通实践渠道,强化实践落实是思政课学生获得感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基于此首先要明确实践要义,这样才能找准实践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1.直面现实问题。毛泽东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5]敢于直面问题、积极破解问题是一种责任态度,也是提升获得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大学生的现实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学业压力、情感焦虑等;另一类是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价值选择、人际关系等。思政课对于大学生的这些共性问题,应积极回应,消疑解惑。首先对于个体成长中的现实问题,要有针对性地疏导,个别严重的要形成专门对策。具体来看此方面问题主要包括:青春期的情绪处理问题,学业、恋爱带来的心理矛盾问题,自控力与责任感的问题,客观评价自己与培育抗压力的问题等,它们都是大学生此阶段经常面对和亟待解决的。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尚浅,对人生的很多问题无法正确认识,平衡矛盾张力的能力也较弱,加之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很容易因一些小矛盾而引发大问题,这从近些年频发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可见一斑。另外,环境的改变,“优等生”光环褪去后产生的心理落差,自主调控学习资源时带来的困惑,性成熟期带来的焦虑等,也是大多数大学生成长中会遇到的问题。当然,不同类别学生的问题也不一样,如少数民族学生、特殊专业类学生等,各自问题不一,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建构时,要基于魂而巧于形,不能采用“大水漫灌”式或“单纯说教”式进行授课,否则不但实效性式微,还可能带来负面的获得感。

另一类是在适应社会中出现的问题。人是社会动物,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程度与处理能力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前途,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这类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类是大学生直接面对的问题,如人际关系、价值选择等,大学时代学生接触社会程度加深,来自不同地缘、不同家庭、不同民族的文化交织与碰撞,一些张力比较紧张的矛盾问题,需要他们有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此外,市场经济与交际方式网络化等也给当前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带来了很多新问题,从近些年产生较大舆论影响的大学生裸贷事件、师生恶性矛盾事件、校园欺凌事件等可窥一斑。另一类则是关于政治信仰、价值理念的问题,这也是思政课要着重把握的问题。党的十九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思政课对于不良思潮、社会热点问题等要及时关注和应对,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其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对理论、制度、道路、文化等做好阐释,主动出击破解学生疑惑,通过提升思政课的“获得”来强化“获得感”。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思政课中学生获得感主要依赖于教师个体功能的发挥,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掌舵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对学生在课程中的获得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宏观上看,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要做到“四个掌握与两个不能”,即掌握学生、掌握理论、掌握教材、掌握教法;不能符号化,不能泛娱乐化。具体来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可从以下几方面着眼: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做到“乐生”。“乐生”是“乐业”的升华,要求教师不但喜欢自身的职业,还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坚定的政治信念。思政课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快递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格。如果教师只做到专业娴熟,育人时滔滔不绝、极具激情,而现实中却人生态度悲观,甚至政治信仰不坚定或道德品质恶劣等,那么为人师表,他们通过“榜样”力量传递给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其次,教师要做到“精工”,就是要以工匠精神打磨专业技能,在理论认知和知识储备上精益求精,在育人话语建构时内容上深入浅出,阐理上逻辑自洽、入木三分。这需要他们扎实学术功底,用理论知识涵养技能,用专业能力赋能教育话语,进而提升学生的认同度。再次,教师要做到“尚巧”,即在“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明道、悟道然后“巧工”。时代在变化,学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在变化,教师在授课中要因势而新,注重迎合时代语境,转换话语形式、拓展话语载体、丰富话语体系、创新话语模态,让学生在表层感官上有倾向性,进而再在内容建构和阐理明义上进行深化,双效协同,提升学生对整个教育话语的认同度。

3.完善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机制意在尽量以优化的制度指标将学生的获得感具体化或量化。思政课中学生的获得感分为两类:显性获得感和隐性获得感。显性获得感包括知识储量的增加和能力的提升,能力包括判断是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隐性获得感则指对思政课的心理变化和自身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两点见效慢但却影响深远。完善考核机制要注重对学生显性和隐性获得感的协同促进。

显性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硬指标考核,从理论功底到授课技能,到对创新意识的把握等,从源头提升学生获得感的推动力。对于学生除了量化的文本考核外,还要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加强知行合一的能力,让学生做到真学真用,在能力提升中体验获得感。

隐性方面:注重采取多维的、柔性的考核机制,协同促进隐性获得感提升。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提高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影响学生。其次,强化学生对思政课的喜爱程度,从出勤率、抬头率、满意率等三个方面进行加强,哪个环节有问题则强化哪里。再次,加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工作量,以完善的制度进行推动和落实,从机会供给、实际践行质量、获得感提升等各个维度进行保障和监督,通过硬性工作量指标和弹性的促动机制等促进学生自愿、自觉参与其中,进而强化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最后还要注重以制度式、文化式的方式理清和把握好几种关系:一是思政课创新发展与获得感提升的关系,创新始终要以获得感提升为基准,避免其出现形式化和空泛化;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二者既平等对话又相互监督、互相促进;三是“获得”和“获得感”之间的关系,学生“获得的”提升可能只是为了“应试”而非内化,那么这种“获得”带来的便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获得感”;四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二者之间既有冲突性又有统一性,如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是消减对物质的非理性欲望,而此种价值观所体现的精神收获却是正向的。总之,完善考核机制旨在促进学生获得感的提升,而非监督与惩治,其需要有正确的态度,需要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优化。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情感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