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知识视野的内涵和要求
——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为例
2020-12-17吴恒
吴 恒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点要求,其中的“视野要广”强调了思政课教师要具备知识视野。[1]作为思政课教师的基础性素养,知识视野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我们以高校《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为例,探讨这一“知识视野”的具体内涵和要求。
一、扎实的理论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鲜亮底色”
习近平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教师用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武装自己,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设置的应有之义。
1.“教育者先受教育”。[2]2010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中,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性质做出明确的规定:《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的教育。所以,从课程性质而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思政课教师要具备的首要素质。这其中,掌握马克主义思想武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本身就直接涉及到众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有马克思、恩格斯的,也有列宁的,还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比如,马克思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数学手稿》,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辩证法的要素》等;还比如,毛泽东的《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江泽民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技术创新》,胡锦涛的《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习近平的《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等,这些相关著作实际上不仅仅是该课程的文化内容,也是该课程的理论渊源。思政课教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真学,才能真懂、真信。通过学习,教师可以最直观系统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如果能够恰当地将其融入到课程的日常教学中,还可以使该课程的理论阐述更具说服力。
2.真学才能真懂。懂是学的结果,学要真学,懂要真懂。一是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由一系列基本原理组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对马克思主义懂得愈多,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愈准确、全面、深刻,也就愈能熟练地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二是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革命性。比如,在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时,要有辩证思维,不仅看到经典作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而且要看到经典作家对科学技术不合理使用的批判。恩格斯就曾说过,“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4],但马克思同时也看到了,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5]。这就不仅实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解,而且实现了对自然辩证法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理解。马克思告诉我们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出现了异化现象,对待科学技术要具有批判的理性。这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科学技术社会论”,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治理。三是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以及二者的统一,都以实践性为基础。”[6]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本本,它从诞生到发展无论在哪一个时期,都是马克思主义者联系实际的创新性总结。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不仅蕴含了大量的实践思想,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总而言之,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科学性、批判性、革命性和实践性,也就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3.真懂才能真信。理性的信仰以理性作为根基。学习马克思主义,懂得马克思主义,就会在思想深处引起共鸣。伟大思想力量转化为内心力量,这就是真信。真信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在生态文明思想渊源的研究中,就有学者立足于西方资本主义学者的相关理论,忽视或故意遮蔽马克思、恩格斯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中,就有过诸多关于人类破坏“人与自然关系”遭致自然界报复的论述,比如:“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7]这些重要阐述不仅让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更重要的是从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思想力量。他们认为,只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人的类本质的回归。尽管我们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人类社会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明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既不会失灵,也不会过时,更不会无用。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我们只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就能源源不断地汲取其中蕴藏着的科学智慧和巨大力量。思政课教师把伟大思想的力量,转化为自己强大的精神信仰,也就能彻底“征服”学生,实现到“武器的批判”的转变。能够用经典作家的精彩论述,实现学生在思想领域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心灵的交流对话,在思想上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才是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的根本目的,也是思政课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
二、丰富的学科知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看家本领”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马克思的“博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马克思“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9]。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包括哲学(史)、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等方面的学科知识,是《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师的“看家本领”。
1.哲学(史)是思政课教师授好《自然辩证法概论》课要具备的基础知识。这里的哲学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也包括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统一,是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对于自然辩证法而言,本身的研究对象就是自然界,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开始了直立行走,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形成了人类社会。所以,自然辩证法在定义上,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学科内容和体系就包括了“两观”和“两论”,即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认清世界的物质性,把握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对于理解自然观的精神实质、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培养教师自身的科学精神,比如怀疑的意识、批判的理性、谦恭的心态、坚韧的毅力等,也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师同样要了解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的知识,比如关于古代中国和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讲解中,就要能够理顺“元气”“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原子”等物质是自然界的本原的观点的代表人物,理解朴素唯物主义的作用,清楚“原子论”与马克思博士论文之间的关系、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2.科学技术(史)是《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师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一方面,从学科由来及其设置来看,科学技术(史)是自然辩证法的直接来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和具体的科学技术三者关系中,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上升到哲学的必经环节和纽带。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就是其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总结的成果。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就被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中彻底动摇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三大发现”。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在我国,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学科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的“自然辩证法十二年研究规划草案”。2009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仍将之命名为“自然辩证法”,亦称“科学技术哲学”,包括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这一学科在我国的“进化”史也表明,自然辩证法学科由来及其设置均离不开科学技术。另一方面,从学科的内容及其知识目标来看,科学技术(史)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成分。从人类历史的进程来看,科学探索和技术创造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曾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10]。也正是对科学的探索和技术的创造,才使得人类的生活不断从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跨越。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中的“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时,了解和熟悉科学技术史就能够以具体事例加以论证,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3.科学技术前沿是《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师拓展自身知识视野的重要领域。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此,习近平指出,“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11]。这里的“世界科技前沿”,就是指那些对人类而言,更为复杂、更为前沿,拥有足够改变人类命运潜力的科学技术。比如5G,思政课教师不仅仅要了解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更重要的是瞄准5G的巨大力量,它不仅是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必不可少的催化剂,而且是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再如,边缘计算、太空互联网、网络切片、量子通信、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等概念,都要有所认知。只有了解这些,我们才能对一些时事热点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分析,才能做到“学高为师”。“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12],也只有了解和熟悉科学技术前沿,才能增强中国科学技术自信。对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适应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运用融媒体分类学习:一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自媒体,比如学习强国的大自然、科技、技能、健康等频道,还比如科普中国、科学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技头条等APP;二是新闻网页,比如人民网、搜狐网、新浪网等主要门户网站的科普、科技栏目,还比如中国科技网、科普中国等专业网站;三是传统媒体,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版》《经济日报》等主要报纸的科技版,还比如《科技日报》《上海科技报》等专业类报纸,再比如《科学世界》《走近科学》《科学画报》等专业类刊物。
三、强烈的问题意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动力之源”
习近平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13]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则要在此基础上,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因而,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是《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师立足实际、“站稳C位”、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
1.善于发现问题。问题是现实中的问题,问题是教学的起点。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就是教师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问题伴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作为思政课教师无论多想把课上好,但如果我们不会发现问题,教学实效性都不会高。首先要具备怀疑的意识。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指出:“理性告诉我说,和我认为显然是错误的东西一样,对于那些不是完全确定无疑的东西也应该不要轻易相信,因此只要我在那些东西里找到哪管是一点可疑的东西都足以使我把它们全部都抛弃掉。”[14]科学起源于好奇(惊奇),其本性首先是怀疑。没有疑问,就不会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例如,科学史上的日心说,化学中的离子理论、相对论等许多理论,在提出时就没有立即取得科学界的共识和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15],而是在提出后不断出现的新的疑问中走向深入。所以,在科学史上那些新学说一旦提出,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如果没有怀疑就要求获得承认,那就肯定不是科学。其次要有一双洞察问题的眼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是一名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尤其要“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1],当今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向纵深发展,全媒体时代的青年学生已深度触网,思政课教师也要认清并高度重视这一时代变化的特征,充分认识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对青年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的重要影响。教师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发现青年学生关注的重难点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比如,以中国科技、军事威胁论为代表的“中国威胁论”,教师在谈及该话题时,就要关注互联网上“中国威胁论”发展的新动态,了解“锐实力”“中国高调宣传”等话题,就会发现“中国威胁论”已“更新升级”,即渲染中国道路、中国发展模式是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
2.勇于直面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解疑释惑的过程。思政课教师遇到问题,不能回避,也不能掩盖,否则学生就会质疑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担当。目前,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较多集中在一些“纵横比较”领域:一是中国在与世界的横向联系中产生的问题。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众多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发性科技事件此起彼伏,它所带来的网络舆情也一次次冲击着已深度触网的当代青年。比如,美国制裁中兴事件、打压华为5G事件带来的科技落差问题。思政课教师不仅不能因为它们“负面”“复杂”就畏惧,而要能够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直面此类问题;否则,狭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会对青年的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要做到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政治要强”“思维要新”,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1],一方面,对涉及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问题的科技事件,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另一方面,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考察、整体考虑,不仅要从世界格局变化中,从当今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中,看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美日等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而且要看到我国科技创新的优势和潜力,更重要的是从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中,看到我国突破核心技术的“决心、恒心和重心”[16]。二是中国纵向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上有一个绕不开而又复杂、难以回答的问题,这就是科学技术史上著名的“李约瑟难题”。除此之外,还有类似的问题,比如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里对“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呢”问题的追问;钱学森提出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等等。回答这些难题既需要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知识,更需要我们有中国的立场、世界的眼光。
3.有效解决问题。要有效解决问题,就必须提高思政课教师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实世界的问题错综复杂,有的来自外部,有的来自内部;有的是历史遗留,有的是从未遇到,许多问题相互纠结、连锁反应。思政课教师要能够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遇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在外延上拓宽自身的学习本领,特别是当今形势发展变化快,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比如,人工智能的法律和伦理问题。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为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让人们步入更加智能的万物互联时代,但它所引发的网络安全、大数据应用中的隐私和公平性、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创新与安全等各方面的经济社会问题,同样不可忽视。要回答这些问题,思政课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完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提升思维能力。有效解决问题,思政课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17]。比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在网络空间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但是似乎越争论问题越多,从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本身,争论到农药的问题、绿色有机食品和转基因食品之间的关系问题等。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上述能力,具备转基因食品的相关知识;深学笃行辩证唯物主义,联系实际,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找出问题的核心和症结所在,再逐一分析食品的安全性评价、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可控性、转基因农业技术的趋势性问题,从而让学生系统认识这一长时间的热点问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者必须先受教育,授业者也必须精其业,解惑者还必须释己惑。扎实的理论素养是教师的“鲜亮底色”,也是教师的行动指南;丰富的学科知识,是教师的“看家本领”,也是教师的基础素养;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教师的“动力之源”,也是教师的责任担当。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政治使命,更要在明道信道中,拓宽知识视野,在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中,传道授业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