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区精神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2020-12-17

关键词:苏区劳动精神

何 桂 玲

(嘉应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劳动是人的本质和内在规定,也是教育的起源。教劳结合,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也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应试教育、计划生育等复杂背景下,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不断被弱化。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要求重视教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劳动教育在教育方针中的重大意义。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集中体现,在“培养什么人”上与高校人才培养是内在统一的,对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具有内在的精神价值引领和实践指导作用。高校要发挥苏区精神在新时代的育人功能,贵在认知、要在情感、重在践行。结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从认知、情感、动作行为领域三个维度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劳动观,深化劳动认知,厚植劳动情怀,形成主动的劳动行为和习惯,“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2],有助于培育合格的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彰显苏区精神的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首次将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概括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3]。这一对苏区精神的高度概括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环境极为艰难、斗争形势极其险恶的时期,不断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创建革命事业的政治和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与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

1.认知领域的思想统一性。在讨论“目标不是什么”时,布鲁姆认为学生“能够通过州立

中学熟练测验”不是教育的目标,真正的教育目标是“学生通过测验必须学会和掌握的知识和认知过程”[4]。因此,要达到学生劳动教育的目标,首先要认知劳动。恩格斯曾经总结,马克思是在劳动的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5]265劳动是人之本质对象化于客体的过程,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及一切科学活动都属于劳动,它本身蕴含着直面实践、直面困难、直面问题的精神,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总结出的认知方法,具有认知上求真的意蕴。而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苏区精神,正是不脱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我党在革命实践中克敌制胜的方法论体系,这与劳动教育在认知上具有高度的思想统一性。

2.情感领域的心理共鸣性。情感目标是指情调、情绪或接受与拒绝程度的目标。布鲁姆指出,“我们发现,在文献中,这类目标大多是用兴趣、态度、欣赏、价值观和情绪意向或者倾向这类术语来表示的”[6]。人们在对劳动认知的思想基础上,会进一步在心理层面对劳动产生情感认同和热爱。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7],正是对劳动的内容、形式、意义、价值的认知、赞同;“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8],就是对劳动和劳动人民最深层的热爱,也体现出对劳动生活的强烈归属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也是苏区精神“一心为民”的价值旨归和精神特质,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在中央苏区时期形成的,源于毛泽东在全国“二苏大会”上提出的“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怀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进行社会改革实践,相信劳动的力量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极其艰难的革命环境下践行“为民、清廉、无私”,争创“第一等”工作,练就了劳动人民眼中和口中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热爱人民的劳动情感认同,正是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得到广大苏区人民真心拥护之原因所在。

3.动作技能领域的实践同向性。布鲁姆和哈罗把动作技能领域分类的基本点确认为是可观察动作,有助于学生在体育能力、舞蹈及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9]对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就是引导他们将学习到的劳动知识内化为切身的劳动认知,在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劳动情感,最终成为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劳动)被看作是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而这个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10]马克思认为人的潜能会在劳动过程中不断被挖掘并发展起来,是实现自我、创造自我与升华自我的过程。习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7]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原中央苏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曲折艰辛的探索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社会矛盾,在治党、建军、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敢于斗争、敢于实践、敢于革命的改革实践精神,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注重调研、注重实证、勇于改革创新的实践精神,是新时代下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强有力保障,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与劳动教育目标具有实践同向性。

二、缺失红色基因的劳动教育: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马克思强调:“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5]473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几经波折,潮涨潮落。劳动教育的弱化成为我国当前教育迫在眉睫的问题,在家庭、社会、学校中被弱化、淡化、形式化的劳动价值畸变,源于本土文化的传承欠佳以及西方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在青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期,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1.意识淡薄,劳动认同感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劳动分工也日益精细化,加之新媒体的高速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青年一代与劳动渐行渐远,“‘劳动’已经不再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劳动人民’也不再是一个光荣的称号”[11]。劳动的缺位使大学生不能正确认知劳动的历史地位、价值和意义等,也失去了艰苦奋斗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中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入侵,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劳动认同感,有些大学生不再相信劳动是幸福和财富的源泉,这大大削弱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自信。

2.劳动排斥,劳动情感偏差。在应试教育、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下,加之社会媒体不负责任的“炫富事件”“一夜成名”“奢侈拜金”等夸张扭曲个案的影响,大学生劳动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对劳动产生排斥,对劳动人民缺乏尊重,认为劳动低下。有些学生学习上“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及格万岁”;生活上浪费粮食,攀比消费,“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工作上认为“劳动是为了赚钱,工作是为了生活”。对大学生关于“劳动的目的是什么”的调查数据发现, 43.636%的学生选择“获取劳动报酬,满足生活需要”,40.909%选择“为了实现个人发展,达到一定社会地位”,只有15.455%认为是“服务他人与社会,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12]以上现象说明学生对劳动情感的体验、认同和价值观上,缺乏“为民、清廉、无私”的意识,不崇尚劳动,不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普遍认为学习劳动是为功利不是为自己,创造财富是为金钱不是为自我实现,就业创业是为个人而不是为服务社会。这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大大相悖,不但否定了劳动的意义,也否定了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的价值,没有将劳动当成个体生命的一部分,导致不尊重劳动、不尊重劳动人民的排斥意识,直接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相背离。

3.劳动困难,劳动实践能力弱。学习是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现实情况是高校学生挂科现象普遍存在,某高校教务处公布的新学期补考门数竟超过万门,极端个例挂科达20多门[13],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学习劳动行为问题不小。另据《中国教育年鉴》的统计,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劳动的时间,在教学计划内所占比重还不到10%,在教学计划外的实践环节也没有足够重视和实施,不少流于形式。[14]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普遍实践水平弱,期望“钱多事少离家近”,缺乏吃苦耐劳的能力素质,造成了“企业总招不到人,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的循环怪圈。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苏区精神背道而驰,更谈不上争创一流。对企业的访谈也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不满意的地方是心态浮躁,期望值太高,吃苦耐劳的精神还不够”[15]。劳动教育的弱化明显成为高校学生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的阻碍,也是他们以劳动者身份进入社会自我实现的短板。

三、培育共同价值的劳动教育:苏区精神融入劳动教育的路径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两会期间提出,要“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是潜在的教育资源,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革命旧址大多分布于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其保护难度大、影响力也远远不够,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应首当其冲挖掘红色资源、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地方发展,将苏区精神融入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1.挖掘苏区红色资源,深化劳动认知。高校要发挥自身强大的智力支持、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优势,打好原中央苏区品牌,推动各二级学院用好当地苏区红色资源。在挖掘原中央苏区丰富的历史、文化、文艺、教育、经济、群团建设等教育素材基础上,组建团队补充和完善红色史料,归纳、整理、加工成为第一手资料,进一步深化师生对苏区史实的了解和认知,不断汲取原中央苏区的智慧、经验和教训,推动各专业的创新发展。全面整体地设计红色体验之旅,保护和利用好革命旧址,以重走苏区生命线为主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师生在设计引导下体验中国共产党坚定信念、克服困难、直面社会改革的精神,加深师生对党艰苦奋斗、改革实践的历史记忆,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的认知,坚定“幸福不会从天降,撸起袖子加油干”,进一步深化他们对劳动的意义、价值和历史地位的理解,从而推动师生反思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如何秉持劳动观、实践观去解决问题,处理矛盾。

2.苏区精神融入高校文化育人体系,厚植劳动情感。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6]。高校要夯实教育阵地,将地域文化引入文化育人体系之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有计划地将苏区精神融入办学理念、德育课程、就业创业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落实相关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让苏区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在劳动中实现自我发展,在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实现中形成积极的就业创业观,用劳动的双手创造未来美好幸福的生活,将自己的青春梦融入祖国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梦中。

3.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强化劳动实践。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重要”[17]。劳动本身就是实践,劳动是教育的起源。高校可以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将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校内各二级学院可结合专业,依托第二课堂、班级团日活动、支部党日活动等,开展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活动,如“大学生苏区宣讲团”“苏区精神我来唱”“苏区精神我来演”“苏区精神我来写”“苏区精神我来说”等,将苏区文化历史鲜活展现在大众视线中,营造丰盈活力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校外要用好用活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与红色基地建立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思政课程、就业创业课程、红色社团、公益实践、暑期三下乡等专业见习、实习实践基地,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在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一线调查实践中挖掘学生的专业特长,拓展他们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让他们在求真务实的学习实践中提高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习近平同志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7]。因此,高校要用好用活苏区红色资源,引导大学生积极观照现实,投身劳动实践,在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实践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猜你喜欢

苏区劳动精神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苏区创业致富人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