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探析

2020-12-17

关键词:培育劳动精神

陈 苏 谦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大厦的基石,劳动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的时代性表达,是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劳动认知、价值理念和实践智慧的凝练和总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精神不仅是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攻坚克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诉求。高校应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晰劳动精神培育的内容要求,重视劳动精神的培育价值,探索多种途径对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进行科学规划与扎实推进。

一、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内涵要旨

马克思以劳动为起点揭示了人的“类存在物”本质,指出人能够“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表明劳动能赋予人以精神特质。劳动精神既是对劳动的本质概括,又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精神信仰,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这是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基本遵循,为新形势下高校高扬劳动精神旗帜,塑造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指导方针。现阶段,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应包含以勤为本、辛勤劳动,以诚为基、诚实劳动,以新为求、创造性劳动。

1.以勤为本,辛勤劳动。辛勤劳动是一种苦干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和优良基因。“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新中国70年筚路蓝缕的发展征程中,从建国初期的积贫积弱到新时代的繁荣富强,社会主义大厦的一砖一瓦都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砌成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进步与荣光,中国人民的幸福与美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可能靠别人的施舍恩赐,唯有发扬焚膏继晷的干劲脚踏实地辛勤劳动,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股急功近利、好逸恶劳之风却悄然兴起,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崇尚安逸享乐、推崇不劳而获,对勤劳致富的真实认同感降低,排斥艰苦的体力劳动。新时代,培育大学生

辛勤劳动精神要致力于勤学和勤干两个方面。勤学,强调的是大学生要刻苦学习,勤勉做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3]面对知识更迭日新月异,大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立足专业,广泛涉猎其他各科知识;不断拓宽视野,积极投身实践,与时俱进。勤干,强调的是大学生要踏实肯干,勤奋做事。“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印证了每一次成功都是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越要成就伟大梦想,越需要付出艰辛劳动。大学生面对新时代的各种挑战,唯有“勤”字为本,苦干笃行,才能面对挑战时愈挫愈勇,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2.以诚为基,诚实劳动。诚实劳动是一种实干精神,是中华民族成就梦想的基石和共同的价值追求。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当前,建立和谐互信的人际关系需要诚实劳动,创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需要诚实劳动,建设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需要诚实劳动,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梦想需要诚实劳动。然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功利化思想,坑蒙拐骗、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等错误思潮也侵蚀着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新时代,培育大学生诚实劳动精神要致力于求真和求实。求真,强调的是大学生要立足本职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脚踏实地,坚决摒弃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的歪风邪气,立足自身实际,扎实练好基本功。 求实,强调的是大学生要立足实践,敢于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应该走进社会,贴近人民,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了解社会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助力民族复兴的实干之路。

3.以新为求,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一种创新精神,是铿锵的时代强音和突出的时代风尚。当今世界,创新创造能力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是社会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4]从天眼探空、神州飞天到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创新创造已成为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勤劳勇敢、埋头苦干,更要敢于开拓创新,善于实践创造。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精神要致力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强调的是大学生想问题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讲究方法,要敢于冲破固有思维的束缚,激发创新激情,积极进取,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创新能力,强调以问题和时代发展需求为动力,发展把创新创意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实践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战略。面对时代机缘,大学生要练好本领,找准定位,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创造的时代洪流中去。

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承载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精神。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难得的历史机遇期,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劳动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劳动精神是前进路上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能使大学生立足时代需求,将个人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勇担时代使命,最终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之力,共同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1.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必须依靠青年。”[3]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时代进步的引领者。在这场“追梦”“圆梦”的宏伟征程中,大学生是担当使命的先锋力量。培育劳动精神能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历史使命敢于担当、乐意担当、自觉担当。敢于担当彰显了承担责任的自信心,这种自信源自对中华民族凭借劳动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自豪感,源自各族儿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劳动不断得到满足的幸福感,源自新时代“劳动托起中国梦”“劳动开创未来”的激情与梦想。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能使大学生底气更足,信心更强,为大学生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奠定思想基础。乐意担当体现了个人与国家融合的归属感。“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5]。“青春梦”和“中国梦”完全契合的历史机缘使大学生能够做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在劳动创造中自觉把人生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有机融合,在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不断增强责任担当意识。自觉担当展现了承担责任的行动力,这种行动力来源于大学生对自身承担的历史使命的清晰认识,是劳动认知到劳动实践的重要跨越。这种行动力能促进大学生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砺自己的机遇,学会思考、学会劳动、学会创造,以时代使命为己任,增强能力和本领,自觉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

2.助力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阵地,承担着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富强输送优质人才的重要职责。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应立足新时代,回应教育培养人才的时代诉求,牢牢把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在教育的五个维度中,劳育具有综合育人的功能,是其他教育的落脚点。但是一段时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中,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少于体、弱于美、缺于劳”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缺失。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培育劳动精神,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踏实苦干,在劳动实践中掌握精湛的劳动技能,从而在劳动中展现人生风采、感受劳动幸福、实现人生价值。

3.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不仅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根本途径。只有实现劳动自由,人才能不再受到外在力量的控制,才能按照人本身的尺度去改变世界,驾驭并支配自己的劳动,从而在劳动中实现自身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当前,强调自由发展是大学生在充分发挥自觉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发展路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内容,关注大学生个人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完整性。大学阶段是为大学生将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要通过培育劳动精神,使大学生的劳动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身心得到自由发展,切实体验生命存在的意义,在劳动奋斗中与时代同频共振,更好地融入新时代,从而在时代需要和个人理想的活动中实现自我,在劳动实践中有更高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由此推动自身在新时代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现实路径

走在新时代的新征程,大学生任重而道远。要培育具有劳动精神的时代新人,高校要通过理念建构、舆论引导、教育重塑、实践锻造等途径进行科学的谋划和实践。

1.理念建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劳动观是马克思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将劳动视为社会的“太阳”,认为“只要社会还没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不可能达到平衡”。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发展新方位,回应人才培养新使命,阐述了一系列有关劳动的重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践运用的创造性智慧结晶。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力量的源泉。首先,高校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观点,马克思充分肯定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彰显了新时代“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既是对人才的素养要求,也是社会教育的目标导向。为此,高校应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方面规划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保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加强劳动精神培育应有的位置。其次,高校要树立创造性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当前,在诸多领域和岗位,智慧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新时代劳动的新风尚。大学生作为知识型和创新型人才,他们对创造性劳动显然比简单和机械的体力劳动更感兴趣。所以高校培育大学生新时代劳动精神可以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引导大学生自主探索,挖掘大学生的潜力,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再次,高校要树立主体性理念。在劳动精神培育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劳动激情、劳动潜能和劳动动力。马克思认为,“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我在劳动中肯定了我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6]。由此可见,自主劳动是产生幸福感的源泉,只有在自觉自愿自主劳动的过程中,大学生才能体会到劳动的兴趣和社会价值。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特立独行,他们关注劳动过程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所以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从而激发大学生积极投身劳动的强大内驱力。

2.舆论引导:营造培育劳动精神的教育氛围。良好的教育氛围是大学生正确劳动观念和健康劳动行为得以培育的肥沃土壤。首先,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形成浓厚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精神,如“勤劳勇敢、奋发进取”“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等都是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元素,高校可通过标语宣传、校园频道、网络等宣传媒介,用校园劳动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涵养学生高尚劳动情怀。同时,将劳动精神培育融入食堂,倡导“节约粮食、浪费可耻”;融入宿舍,强调“卫生整洁、热爱劳动”;融入学习,要求“刻苦钻研、诚实为人”,营造崇尚劳动、尊重知识、爱惜劳动成果的良好校园氛围。其次,加强典型引导,坚持精神激励。高校要通过思政课课堂、主题报告等形式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这些先进典型是民族精英和时代楷模,他们的精神不仅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品格风范,而且以其崇高思想和模范行为感染和鼓舞大学生不断进取;高校要把社会能人、工匠艺人、非遗传承人等引入学校,通过榜样示范和模范感召,用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鼓励大学生争做劳动模范,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要及时总结来自大学生自身生动鲜活的劳动先进事迹,使大学生身边有典型、学习有榜样、奋斗有目标。再次,加强对负面舆论的监督,消除杂音噪音。高校对网络上出现的崇尚一夜暴富、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错误舆论导向,应坚决给予批判。同时,要结合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劳动对自身成长的价值意义,激浊扬清,形成有利于弘扬劳动精神的正面舆论强势。

3.教育重塑:将劳动精神培育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共同体。高校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基地,要将劳动精神的培育融入高校教育的全过程。首先,用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推进高校劳动精神培育。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内容和载体的建设短板,而大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和提高劳动理论素养都需要相应的课程作为载体。因此,高校需要在课程体系中探索设立系列“劳动+”课程,比如劳动社会学、劳动伦理学、劳动哲学、劳动经济学等,引导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探讨,增强劳动价值认同,从认知方面激发大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其次,深化劳动精神培育和其他课程的融合。将劳动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强化劳动纪律、劳动法、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教育;将劳动精神培育与专业课融合,强化专业劳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将劳动精神培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技能,促使学生在课程融合教育中培育劳动情怀,提升劳动技能,学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再次,形成劳动精神培育的联动机制。以高校为主阵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的劳动精神培育体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劳动习惯养成的奠基作用,家长要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大学生创造劳动机会,培养独立劳动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统筹协调社会、企事业单位支持服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把政府与社会提供的更广泛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培育学生劳动精神的强大力量,形成劳动精神培育的“大合唱”。

4.实践锻造:在实际生活中强化践行。实践是大学生将正确的劳动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知行合一的最有效的途径。首先,加强大学生日常劳动教育。从整理个人卫生起居到宿舍和班级公共卫生的承担,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做、悟,学习劳动技能,体悟劳动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和不可推卸的义务。其次,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高校可创建或共享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通过专业实习、勤工助学、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经常性地到校外参加生产劳动,从而在生产劳动中掌握劳动本领,增强劳动责任感,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为大学生毕业后投入劳动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再次,积极顺应创新创业,改进劳动实践方式。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劳动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创造性和创新性成为大学生劳动的突出特点。这就要求高校与时俱进改进劳动实践的方式,以创新驱动动能转换为契机,紧密融合新产业和新技术,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新形式。比如高校要引导学生科学利用网络平台,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发挥自己的专业学识开展创新性和创造性劳动。

猜你喜欢

培育劳动精神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