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CT诊断肝内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
2020-12-17钟瑶
钟 瑶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放射科 江苏 常州 213161)
肝内囊性病变的表现形式非常多,其中包括肝内胆管囊肿、肝脓肿以及肝囊肿的情况比较多见,还有肝未分化肉瘤、肝癌囊性变、肝炎性假瘤、肝结核、肝间叶性错构瘤以及肝包虫囊肿肝包虫囊肿还可以通过囊性病变或者囊性的形式表现,因此给临床上的肝内囊性病变诊断带来了很大的难度[1]。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150例肝内囊性病变患者进行64排CT诊断,之后通过手术、或针刺病理等方法来证实其中发生的病变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50例肝内囊性病变患者,将所有患者进行64排CT诊断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3.28±3.54岁。其中肝囊肿有46例,肝内胆管囊肿有48例,肝脓肿34例,肝癌囊性变8例,肝囊腺瘤14例。
1.2 检查方法
对所有患者利用西门子64排CT技术进行诊断,对患者进行平扫再加三期的螺旋扫描,其中64排CT技术扫描参数为120kV、180mA,层厚为5mm,螺距为0.8。在进行常规的扫描后,还要对患者进行增强检查,其中使用非离子型造影碘帕醇90~100ml,对患者的肝动态进行增强以便更好的观察,对动脉期扫描30秒左右,对患者的静脉期扫描70秒左右,然后在进行延迟扫描3~5分钟。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64排CT诊断后,可以观察到在150例肝内囊性病变患者中,患者的囊性病变形态呈现出管状、类圆形、椭圆形或者是梅花瓣等形态。其中肝囊肿患者有46例,肝内胆管囊肿患者有48例,他们的肝内囊肿没有囊壁,以及囊内密度分布比较均匀,而其余的患者均出现了厚壁或者薄壁的囊壁,以及囊内密度出现不均匀的现象。还有肝囊肿中,有些患者出现了“蜂窝征”“环征”的现象,其中肝癌囊性病变的患者在增强检查的情况下出现可“快进快出”的现象。
3 讨论
临床中,64排螺旋CT在肝脏检查具有扫描速度快、重建层薄厚程度不同以及较强的图像处理优势,重组的图像质量好等优势,在进行扫描时,可以直观的观察到病变的部位以及病变组织周围的情况,并且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这样可以极大的方便诊断,还提高了影像处理医生的诊断水平[2]。通过64排CT检查肝内囊性病变的患者时,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有肝囊肿、肝内胆管囊肿以及肝脓肿等疾病。其中对肝囊肿患者进行64排CT时,肝内囊状的表现一般为无壁,并且有低密度影,同时边界比较清楚,在进行增强扫描时,病灶没有相应的强化,通过之后的观察,可以发现肝囊肿患者的囊状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者是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3]。对肝内胆管囊肿患者进行64排CT时,由于患者的肝内先天发育为异常,也表现出囊内无壁以及囊性低密度影的症状,与肝囊肿患者表现的症状比较相似,因此可以通过囊肿内可见胆管结石影以及胆管囊肿与胆管相通来区分与肝囊肿患者的症状相似,判断患者患有肝内胆管囊肿;在对肝脓肿患者进行64排CT时,可以看到患者的肝内囊状呈低密度影,边界较模糊,并且囊壁较厚分布较均匀等特点,当进行增强扫描时,可以看见患者肝内出现环征的表现,还有部分肝脓肿患者表现为梅花瓣以及蜂窝状的现象出现,在进行延迟扫描时,病状会进行缩小[4]。肝内囊性病变也可以分为肿瘤坏死囊变以及非肿瘤囊性病变,其中的肿瘤坏死病变则指患者的肝肿瘤坏死囊变等情况,而非肿瘤囊性病又分为发育性以及炎症性。在本文中,肝囊肿、肝内胆管囊肿是属于发育性的非肿瘤囊性病变,而肝脓肿则属于炎症性的囊性病变,肝癌囊性病变以及肝囊腺瘤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判定。其中的发育性囊性病变在临床上一般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发现患有此病多是通过体检或者是偶然发现,在进行CT检查时,对动态的观察往往没有比较明显的变化,或者是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炎症性肝内囊性病变患者在临床上通常变现处发热以及血象改变的症状,还有的患者会出现肝区疼痛的症状,在进行64排CT时,根据其表现出来的症状通常可以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5]。而肿瘤性肝内囊性变患者除了患有肝癌之外,大部分患者都可能有肝硬化或者是乙肝的疾病,检查时,其余症状表现不明显,缺乏相应的特异性症状。但其中也可以根据肿瘤规则来进行判断,若肿瘤为良性肿瘤,则表现出较为规则的现象,若为恶性肿瘤,则表现处不规则的现象,根据这个特点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判断。当判断比较困难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者是通过随访观察来对患者的肝内囊性病变做出相应的诊断。